目录 拼音: yán guī yú hǎo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组织等之间解释: 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资料来源: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例子: 奉教撤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谜语: 颂辞 重新和好他们闹翻过一次,已言归于好 了。 yán guī yú hǎo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奉教撤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言:句首助词,无义;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组织等之间
示 例: 郭沫若《再谈郁达夫》:“我们几位老朋友,尽管闹翻过一次,结果还是~了。”
示 例 : 奉教撤兵,~。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近义词: 破镜重圆、重修盟好
反义词:话不投机
灯 谜: 颂辞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连年不断。齐桓公建立霸业后,为了重修诸侯之好,于公元前615年在葵丘召开结盟会议,史称“葵丘会盟”。
参与会议的诸侯国有鲁、亲、卫、郑、许、曹等。在结盟大会上,诸侯国各抒已见,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一决议:第一,不得阻塞水源;第二,不得阻挠粮食的流通;第三,要尊贤育才,选拔贤士,不得世袭官职。盟会结束时,齐桓公最后要求:“凡是参加同盟的各国,大家订立了盟约之后,一定要遵照执行,消除过去的隔阂,重新友好相处。”后来,人们用“言归于好 ”来表示重新和好。 成语名称 言归于好 汉语拼音 yán guī yú hǎo 成语释义 言:句首助词,无义。指彼此重新和好。 成语出处 《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 使用例句 奉教撤兵,言归于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回 : make up n.: kiss and be friends, make friends again, bury the hatchet, square oneself (with), come together again, sink a feud, make it up with sb., reconciliation 重温旧梦 , 旧梦重温 , 破镜重圆 , 和好如初 , 欢聚一堂 , 重修盟好 , 破镜重合 , 言归和好 反水不收 , 已成定局 , 一去不返 , 乐昌分镜 , 乐昌破镜 , 分钗 , 分钗断带 , 覆水难收 , 马前泼水 , 谚 , 木已成舟 , 既成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