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正名:褐冠鹃隼
拉丁学名:aviceda jerdoni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blyth, 1842)
英 文 名:blyth's baza
中文俗名:凤头老鹰
保护等级:cites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级, 国家重点保护Ⅱ级 |
|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 鹰科 accipitridae → 鸢亚科 milvinae → 鹃隼属 aviceda → 褐冠鹃隼 aviceda jerdoni |
|
cites濒危等级: 附录ii 生效年代: 1997
iucn濒危等级: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濒危等级:生效年代: 2003年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 生效年代: 1989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 稀有 生效年代: 1996 |
|
现有5个亚种:
a.j.jerdoni,分布在印度北部,缅甸,马来西亚,我国云南,广西,海南。
a.j.ceylonensis,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西部,南部。
a.j.borneensis,分布在加里曼丹。
a.j.magnirostris,见于菲律宾。
a.j.celebensis,分布在苏拉威西岛,苏拉岛。 |
|
中等体型(45厘米)的褐色鹃隼。形长的冠羽常垂直竖起。上体褐色,下体白色具黑色纵纹,胸腹部具赤褐色横纹。与凤头鹰的区别在冠羽长许多,翼尖几乎长及尾尖。飞行时两翼尤其近端处甚长且宽,平尾。
虹膜-黄红色;嘴-黑色,蜡膜浅蓝灰;脚及腿-黄色。
叫声:飞行时发出哀怨的叫声pee-weeoh,第二音逐渐消失,似蛇雕雕。 |
|
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及苏拉威西。
主要分布省份:广西 海南 云南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岑王老山 茂兰 茂兰 东寨港红树林 尖峰岭 后河 铜壁关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五指山 吊罗山 |
|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云南西南部及海南有几次记录。可能在中国有繁殖但不肯定。 |
|
从树栖处捕食,喜森林边缘,常活动于有遮盖处。
褐冠鹃隼通常栖息于密林中,以多种小型动物和昆虫为主要食物。 |
|
动物界 Fauna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 鸟纲 Aves → 今鸟亚纲 Neornithes → 突胸总目 Carinatae → 隼形目 FALCONIFORMES → 鹰科 Accipitridae → 鸢亚科 Milvinae → 鹃隼属 Aviceda → 褐冠鹃隼 Aviceda jerdoni |
|
- lat.: aviceda jerdo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