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袍笏登场
目录
袍笏登场 Wat debut gowns
拼音: páo hù dēng chǎng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解释: 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资料来源: 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袍笏登场也等闲,若他动色到柴关。”

例子: 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páo hù dēng chǎng páo hù dēng chǎng
  袍,古代官服;笏,古代大臣上朝所执手板。袍笏登场,就是扮演大臣的演员登台演戏,现在常用来比喻坏人上台,有贬义;或比喻新官上任,有讽刺意
No. 3
  袍笏登场也等闲。——清· 赵翼《瓯北诗钞》
穿官服执手板,登台演戏 Wear official uniform enforcement hand, stage acting
  穿官服执手板,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多含讽刺意。 清 赵翼 《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诗之一:“袍笏登场也等閒,若他动色到柴关。” 陶菊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七章:“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 段 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
No. 5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做。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No. 6
  成语:袍笏登场
  拼音:páo hù dēng chǎng
  解释:袍:古代的官服。笏:音户,古代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手板。 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比喻坏人上台做官。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出处:清·赵翼《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之二》:“袍笏登场也等闲。”
  示例: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二十七章)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英文:taking position of power,as in a dress rehearsal <dress up and go on stage--said of a puppet upon his take-over>
  近义词:走马上任、逢场作戏
  反义词:告老还乡
近义词
忘恩负义, 虚情假意, 走马上任, 加官晋爵, 虚情假义, 留有余地, 人生地疏, 虚与委蛇, 下车伊始, 新来乍到, 下车之始
反义词
同心僯力, 同心戮力, 尽忠报国, 常来常往, 之死靡它, 归去来兮, 归心如箭, 归心似箭, 忠心赤胆, 忠心耿耿, 忠贞不二, 忠贞不渝, 告老还乡, 命途多舛, 削职为民, 精忠报国, 齐心协力, 齐心合力, 赤胆忠心, 披肝沥胆, 捐躯报国, 有死无二, 旧地重游, 时乖命蹇, 故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