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目 > 袋鼠科
目录
No. 1
  袋鼠科(macropididae),有袋目的一科。是个种类繁多的大科,超过50种,包括各种大袋鼠、树袋鼠和袋。大袋鼠分布于澳洲大陆和附近岛屿,是现存体型最大的有袋类,其中大赤袋鼠macropus rufus体重可接近90公斤,大灰袋鼠macropus giganteus体重也可接近70公斤,它们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袋鼠,并且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大袋鼠是双足跳跃行走动物的代表,跳跃能力极强,速度很快。袋是一些不同类别小型袋鼠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以及附近岛屿均有分布。有些袋与大袋鼠同属袋,体型和大袋鼠大体相似,类似于小型的大袋鼠。有些袋与大袋鼠体型略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体型最小的种类体重不到两公斤。树袋鼠起源于陆栖的袋鼠,由于适应了树栖生活,体型习性和陆栖的同类有了一定的差别,体型有些似熊,与其它袋鼠相比,前肢较长而后肢较短,和其它袋鼠一样,树袋鼠仍然保留了很强的跳跃能力,可以在树枝间跳跃很远的距离。树袋鼠分布于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及附近岛屿,少数分布于澳洲东北部,生活于茂密的热带雨林中。所有的袋鼠都是植食性动物,其中相对比较原始的成员以嫩叶为食,而比较进步的成员则食草。袋鼠是澳洲主要的大型植食动物,占据其它大陆上有蹄类的生态地位。
No. 2
  (大袋鼠科)有11属63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几内亚及其邻近岛屿。包括树袋鼠属Dendrolagus、林袋鼠属Dorcopsis、小林袋鼠属Dorcopsulus、兔袋鼠属Lagorchestes、纹兔袋鼠属Lagostrophus、大袋鼠属Macropus、甲尾袋鼠属Onychogalea、岩袋鼠属Petrogale、丛林袋鼠属Thylogale、沙袋鼠属Wallabia、短尾袋鼠属Setonix。身体大小差异很大,体长23.5~160厘米;头小,尾长而被毛,基部变粗;后肢比前肢显著强大,前肢具5趾,后肢缺第1趾,第2、3趾小,并由皮层连接在一起,第4趾最长,第5趾次之;雌兽都有很发达的袋囊,内有4个乳头,但通常只有2个有机能。除树袋鼠可树栖外,都适应跳跃生活、草食性。具有类似反刍的消化方式,能占据对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不利的区域。雌兽在袋囊中有了幼仔后,仍可交配受孕,但受精卵发育到100个细胞就停止发育;如袋囊中幼仔死亡,胚胎则继续发育,几周后第2个幼仔又可降生。
英文解释
  1. lat.:  Macropodidae
近义词
大袋鼠科
相关词
哺乳动物有袋目珍稀动物哺乳纲澳大利亚脊索动物门袋鼠哺乳动物纲
包含词
鼠袋鼠科
分类详情
张开纹兔袋鼠亚科张开袋鼠亚科张开树袋鼠属张开纹兔袋鼠属
张开蹶鼠属张开丛林袋鼠属张开沙袋鼠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