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血人参
  【血人参的功效介绍】:
  血人参 (《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叶胡枝子的根。
  【植物形态】绿叶胡枝子,又名:木本胡枝子、白氏胡枝子、山附子、三叶青、三头草、金腰带、三叶枝、山乌豆、知天文、蜞药、豆荚、女金丹、土附子、粘衣草。
  落叶灌木,高1~2米。
  3出复叶,小叶长卵形或椭圆形,长1.8~7厘米,宽1~4厘米,先端急尖,黄绿色,上面光滑,有白毛,下面有浅棕色毛,尤以中脉附近为多。
  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2,在花萼之下;萼片披针形,5裂,具密毛;花冠蝶形,长8毫米,黄色,翼瓣和旗瓣的基部常为紫色,旗瓣较龙骨瓣为短;雄蕊10,两体;子房上位,花柱内弯,柱头小,顶生。
  荚果长倒卵形,有网状脉,下部及柄具绒毛。
  花期7~8月。
  果期9月。
  生于山坡丛林或路旁杂草中。
  分布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贵州、湖北、四川、山西、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茎皮(木本胡枝子皮)、叶(木本胡枝子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采挖后,去掉粗皮鲜用或晒干用。
  【药材】根头部形大而不规则,表面粗糙;下部较细长,表面有细微的纵皱纹;全体均有皮孔,外皮呈灰棕色,去皮后内显灰紫色。
  质坚硬,断面淡黄色,纤维性,稍有香气。
  产于贵州、福建等地。
  【性味】辛微苦,温。
  ①《福建民间草药》:苦辛,温。
  ②《贵阳民间药草》:涩微苦,平,无毒(煮熟后味香甜)。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血人参的功效】解表,化痰,利湿,活血。
  治伤风发热、头痛、咳嗽,淋浊,妇女血瘀腹痛,血崩,痈疽,丹毒。
  ①《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行气,除湿,解毒。
  ②《闽东本萆》:达表宣热,化痰止嗽。
  治伤风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小儿惊风,蛔虫腹痛,妇人瘀血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炖肉。
  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小儿痰哮:血人参干根一两。
  水煎一杯,冲蜂蜜服。
  (《闽东本草》) ②治肺痈:鲜血人参、苦锦各二两。
  焙焦,研末,拌猪肝服。
  (《闽东本草》) ③治红淋白浊:血人参二两,牛耳大黄五钱,牛膝五钱。
  煎水后,以鲫鱼四两,割开不洗,用姜二钱,葱一钱,醋四、五钱。
  煎汤服。
  (《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全身发黄,四肢无力:血人参三两,豆腐半斤,炖服。
  (《福建民间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