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名:menispermum dauricum dc.
英文名:daur batkudze,daur moonseed
别名:防己藤、汉防己、山豆藤。
科名: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缠绕木质藤本,长达13米;根状茎圆柱形,细
长,皮棕褐色,常层状脱落。小枝淡绿色,有细条纹。叶盾状着生,圆肾形或卵圆形,长、宽约7—10厘米,基部近心形或截形,边缘3—7浅裂或近全缘,背面谈绿白色;叶柄长6—12厘米。圆锥花序腋生;花序梗长2—3厘米;花黄绿色;雄花尊片6或8,倒卵形, 2轮,花瓣’6—8,卵圆形,肉质,稍内卷,较尊片小,雄蕊12或更多,花药球形。核果近圆形,直径8—10毫米,熟时黑紫色。花期;月,果期9月。
产江苏各地,生长在山坡丛林中或攀援于岩石上;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均产。 根和茎入药,有祛风、利尿、清热和镇痛的功效;含山豆根碱、青藤碱,汉防已碱等多种生物碱。
【异名】蝙蝠藤(《澹寮试效方》),金丝钓葫芦(《国药的药理学》),黄条香、防己葛、黄根(《中国药植志》),野鸡豆子(《吉林中药手册》),爬山秧子、山地瓜秧(《东北药植志》),小葛香、杨柳子棵(《山东中药》),光光喳、狗葡萄秧(《辽宁经济植物志》),小青藤、黄藤根、黄根藤、大叶马兜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狗屎豆(《吉林中草药》),马串铃(《陕西中草药》),金线吊蛤蟆、什子苗(江西《草药手册》),宁巴(蒙名),嘎马得见农棍(朝名)。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藤茎。
【采集】8~11月割取藤茎,晒干。
【药材】干燥藤茎,圆柱形,直径2~10毫米。表面黄棕色至黑棕色,有明显纵沟,节上有叶痕、侧枝痕或芽痕;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皮部易剥落,木部导管呈孔洞状,中央有白色髓。有时基部稍带有圆柱状的根茎,直径12~24毫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粗糙,具纵纹及支根痕;质坚硬,断面粉性,类白色,木质部导管孔洞明显。气无,味淡。以干燥、青棕色、枝条均匀、粗如小指者为佳。
【化学成分】我国东北及日本产蝙蝠葛含生物碱山豆根碱、汉防己碱、蝙蝠葛碱、木兰花碱。叶含青藤碱、尖防已碱、双青藤碱、光千金藤碱、去羟尖防己碱。
【药理作用】山豆根碱在麻醉动物身上有降压作用,脉搏波增大,呼吸有短暂之兴奋。其降压作用原理为中枢性的,同时对血管也有直接扩张作用(0.000001~0.00001浓度可扩张离体兔耳血管)。此外,对神经节的阻断(5~10毫克/公斤可阻断猫颈上神经节的冲动传导)无疑也是引起降压的一个原因。在临床上,对轻症高血压患者有效,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好转,但对严重患者无效。它能抑制兔离体小肠的收缩及降低在位肠的张力,有解痉作用。还可降低血胆甾醇。毒性很小,治疗宽度较大,猫静脉注射最小致死量为35毫克/公斤,给药后,动物(特别是小鼠与蛙)表现全身兴奋,而后有较长期之抑制。
蝙蝠葛碱为季铵化合物,有良好的肌肉松弛作用(兔垂头试验),其作用性质与箭毒同。对犬、猫、兔也有降压作用,并能阻断猫颈上神经节的冲动传导,故与六烃季铵(c6)相同。对离体兔肠可使张力升高,阿托品可阻断之。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治腰痛。瘰疬。"
【选方】治腰疼:蝙蝠藤二两(老人用三两),酒煎服二剂。(《澹寮试效方》)
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又叫北豆根
【功效】祛风清热,理气化湿。
【主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风湿痹痛、麻木,水肿,脚气,痢疾肠炎,胃痛腹胀。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寒,无毒;①《四川中药志》:“味苦辛,性寒,无毒。”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苦,寒。”
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3钱。
【资源分布】 产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川等地。 |
|
蝙蝠葛
(《中国药植志》)
【异名】蝙蝠藤(《澹寮试效方》),金丝钓葫芦(《国药的药理学》),黄条香、防己葛、黄根(《中国药植志》),野鸡豆子(《吉林中药手册》),爬山秧子、山地瓜秧(《东北药植志》),小葛香、杨柳子棵(《山东中药》),光光喳、狗葡萄秧(《辽宁经济植物志》),小青藤、黄藤根、黄根藤、大叶马兜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狗屎豆(《吉林中草药》),马串铃(《陕西中草药》),金线吊蛤蟆、什子苗(江西《草药手册》),宁巴(蒙名),嘎马得见农棍(朝名)。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藤茎。
【植物形态】蝙蝠葛
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数米,全株近无毛。根茎长,较粗壮,黄褐色。小枝具纵条纹。叶互生,有长柄,楯形,基部心形,先端急尖,长达6~12~15厘米,宽达6~12-17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色淡,嫩叶有微毛,以后平滑或于背面生黄绿色的毛茸。花腋生,形小,直径3~4毫米,黄绿色,雌雄异株,雄花通常具萼6枚,花瓣6~9,雄蕊20左右;雌花通常具3心皮。核果肾圆形,径1厘米左右,黑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路旁、灌木丛中。分布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蝙蝠葛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8~11月割取藤茎,晒干。
【药材】干燥藤茎,圆柱形,直径2~10毫米。表面黄棕色至黑棕色,有明显纵沟,节上有叶痕、侧枝痕或芽痕;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皮部易剥落,木部导管呈孔洞状,中央有白色髓。有时基部稍带有圆柱状的根茎,直径12~24毫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色,粗糙,具纵纹及支根痕;质坚硬,断面粉性,类白色,木质部导管孔洞明显。气无,味淡。以干燥、青棕色、枝条均匀、粗如小指者为佳。
产于江苏。
本品在江苏地区作清风藤使用,并外销他省。
【化学成分】我国东北及日本产蝙蝠葛含生物碱山豆根碱、汉防己碱、蝙蝠葛碱、木兰花碱。叶含青藤碱、尖防已碱、双青藤碱、光千金藤碱、去羟尖防己碱。
【药理作用】山豆根碱在麻醉动物身上有降压作用,脉搏波增大,呼吸有短暂之兴奋。其降压作用原理为中枢性的,同时对血管也有直接扩张作用(0.000001~0.00001浓度可扩张离体兔耳血管)。此外,对神经节的阻断(5~10毫克/公斤可阻断猫颈上神经节的冲动传导)无疑也是引起降压的一个原因。在临床上,对轻症高血压患者有效,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好转,但对严重患者无效。它能抑制兔离体小肠的收缩及降低在位肠的张力,有解痉作用。还可降低血胆甾醇。毒性很小,治疗宽度较大,猫静脉注射最小致死量为35毫克/公斤,给药后,动物(特别是小鼠与蛙)表现全身兴奋,而后有较长期之抑制。
蝙蝠葛碱为季铵化合物,有良好的肌肉松弛作用(兔垂头试验),其作用性质与箭毒同。对犬、猫、兔也有降压作用,并能阻断猫颈上神经节的冲动传导,故与六烃季铵(C6)相同。对离体兔肠可使张力升高,阿托品可阻断之。
【功用主治】《纲目拾遗》:"治腰痛。瘰疬。"
【选方】治腰疼:蝙蝠藤二两(老人用三两),酒煎服二剂。(《澹寮试效方》) |
花木百科 Flowers encyclopedia |
蝙蝠葛介绍
蝙蝠葛 (Menispermum dauricum)
科属:
防己科 蝙蝠葛属
别名:
山豆根、汉防已
形态特征:
小枝绿色,叶互生,肾形或卵圆形,长5-12cm,全缘或3-7浅裂,叶柄盾状着生。花单性异株,短圆锥花序腋生,花小,淡绿色,花期5-6月。核果近球形,紫黑色,果期7-9月。
分布与习性:
产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地区
多生于海拔200-1500山地灌丛中或攀于岩石上。耐寒
繁殖与栽培:
播种及分株繁殖。
应用:
根和茎含山豆根碱、汉防已碱等多种生物碱,有剧毒,供药用。
图片: |
|
蝙蝠葛碱 | 蝙蝠葛叶 | 蝙蝠葛属 | 蝙蝠葛根 | 毛蝙蝠葛 | 蝙蝠葛山豆根 | 二去甲蝙蝠葛碱 | 蝙蝠葛(山豆根) | 蝙蝠葛碱|说明书|用法|药理作用| | 蝙蝠葛碱说明书用法药理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