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蓝斑背肛海兔
  notarchus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海兔科)
  俗名海兔。
  国内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岛、香港;国外分布在日本、菲律宾。
  中型个体,体长90-120毫米。体近纺锤形。头颈邯显著。头触角粗大,外侧具一深沟,呈耳状,表面生有树枝状绒毛突起。眼位于嗅角基邵的前寸,黑色,无眼柄。足宽大,平滑,前端呈截状,两侧扩张,末端呈短尾状。身体为黄褐或青绿红,背面和边缘有数个青绿或蓝色的眼状斑。
  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潮间带及潮下带泥沙质海底或栖息在海藻上。爬行运动,由于水温和食物条件变化,有类群移动的现象。杂食性,主要取食底栖硅藻,也吞食原生动物、挠足类等。2-3月为产卵旺季。
  卵群带晒干后称为"海粉",具有解血热的医疗作用,亦可食用,是一种名贵的海味品。
  药用价值:
  【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异名】蓝斑背肛海兔,海珠。
  【性味归经】甘、咸,寒。无毒。入肺、肝经。
  【功效】清热养阴,软坚消痰。
  【主治】肺燥咳嗽,瘿瘤,瘰疬。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50~100g,或入丸散。
  【方选】(1)治疳疾坏眼:谷精草、小青草(俱炒)、青黛、海粉、刺疾黎30g,为末,早用羊肝7片,拌药9g,蒸熟食(《慈航活人书》)。
  (2)治阴虚、肺燥、瘿瘤诸症、海粉5~10g,煎汤服,每日1次。
  【文献摘录】
  《本草纲目拾遗》:“海珠,生岭南,状如蛞蝓,大如臂,所茹海菜,于海滨浅水吐丝,是为海粉。鲜时或红或绿,随海菜之色而成,或晒晾不得法则黄,有五色者。曰此物名海珠,母如墨鱼,大三、四寸,海人冬养于家,春种之濒海潮田中,扁插竹枝,其母上竹枝吐出,是为海粉,乘湿舒展之,始不在结,以点羹汤佳。“
  《医学入门》:“治肺燥郁胀咳喘,热痰能降,湿痰能燥,块痰能软,顽痰能消。
  《随息居饮食谱》:“溥 胆热,祛湿化顽痰消瘿瘤、愈瘰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