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萨格勒布,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古城。这里曾经孕育了无数个历史名人、文化创新和世界发明。萨格勒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乐观的克罗地亚人在这座古老的土地上还继续书写着历史的新篇章。
克罗地亚地处欧洲中部,西临亚得里亚海,是前南斯拉夫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首都萨格勒布,人口七十多万。
萨格勒布是中欧历史名城,建于十一世纪,最早由一些居民聚居区逐渐发展来。十三世纪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到了十九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萨格勒布市也逐渐从老城扩展出新城。目前整个城市由三部分组成:即由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的老城,也称上城区,和由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新区,又称下城区,以及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
萨格勒布市目前还保留着早年发展起来的老式有轨电车。它是萨格勒布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耶拉西奇广场位于萨格勒布市中心,这里设有许多政府机构、银行及商业办公中心,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克罗地亚民族英雄班?约瑟夫?耶拉西奇的巨型雕塑。1848年在耶拉西奇带领当地民众击败了匈牙利人的入侵,使克罗地亚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国家。在广场周围还集中了许多十八、十九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构成了萨格勒布主要的景观。
横穿耶拉西奇广场的是萨格勒布著名的伊利卡大街,这里集中了许多商店和大型超市,是萨格勒布主要的商业街。10年前由于战争的影响,使克罗地亚经济曾一度滑坡,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开始稳步增长。
在伊利卡大街中部,托米西瓦街上,有一座老式铁缆车。它将山上的老城与山下的新城连接在一起。乘坐缆车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抵达上城区。进入上城区人们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洛特尔萨克塔。
从塔顶极目远眺,萨格勒布尽收眼底。其中最显著的当数建于中世纪的著名教堂,圣?马克教堂了,那色彩鲜艳的彩色屋顶让人们立即想起飘扬在各处的克罗地亚国旗。其彩色图案由二个臂章和衬底组成,分别代表中世纪克罗地亚的三个古王国,其设计思想带有典型的斯拉夫风格。
在圣?马克教堂的旁边就是为克罗地亚政府机构,议会和市政厅所在地。离圣?马克教堂的不远,矗立着萨格勒布最高的古典建筑,圣?史蒂芬大教堂。尽管它仍处于整修中,但它的雄伟与高度足以让我们体会到中世纪克罗地亚建筑的高超技艺。
在圣?马克教堂的另一端就是保存完好的萨格勒布古城门,它是老城仅存的一座城门,建于罗马时代。
与石门相望的就是著名的洛特尔萨克塔了,它曾经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有趣的是至今上面还设有一尊大炮,当然,它不是用来守卫城门的,而是用来报时的。这里有一位服务人员,每到中午十二点整时,他就会鸣响大炮,这已成了萨勒格布的一个传统。
从圣?史蒂芬大教堂出来就可以来到号称萨格勒布“菜篮子”的多拉克菜市场。每天清晨,菜农们就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把最新鲜的水果、蔬菜摆上来,这里既有鲜亮的蔬菜水果,也有面包、奶酪等食品。在菜市场的一角,你也可以看到由当地农民用鲜花提炼出来的名叫“拉万达”的香水,它是姑娘最喜欢的土特产。
萨格勒布大学的国家图书馆就是克罗地亚政府花巨资修建的。这里藏有克罗地亚有史以来的各种图书,也是克罗地亚国家档案馆所在地。这里配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明亮的大厅,舒适的环境,是萨格勒布大学生们自习的好地方。克罗地亚教育发达,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特斯拉”线圈就是由克罗地亚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广泛用于各种电器当中。而我们常用的钢笔和自动铅笔也是由克罗地亚人爱德华?番卡拉发明的。现在英语中的“pen”就是由他的名子而来。在他一生中共申请80多项专利,涉及化学、机械、工程和航空各个领域。
多年来,克罗地亚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许多历史名人。克罗地亚人格尔季奇拍摄的卡通片“巴尔塔扎教授”曾经风靡欧洲。相信著名电影制片人布兰科?鲁斯蒂的“辛德勒的名单”和“角斗士”许多中国观众都很熟悉,而萨格勒布的卡通学校为世界培养了许多卡通人才。
有人说萨格勒布是博物馆的城市,市内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其平均面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多。在博物馆里,您不仅可以欣赏到克罗地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发明创造等,也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藏品。米马拉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是克罗地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好场所。 |
|
萨格勒布(克罗地亚语:Zagreb),是克罗地亚的首都,也是一个直辖市。
人口
2001年官方公布人口数字是779,145,如果按照当地警察部门以申请登记在萨格勒布投票的人数计算,2005年人口有973,667。根据2001年人口普查,九成以上居民是克罗地亚裔人。
经济
克罗地亚的工业大部份集中在萨格勒布,包括金属、电器设备、纺织、化工、制药、印刷、皮革等,服务业方面有金融、旅游业、贸易等。
萨格勒布在2004年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23730美元(欧盟平均为28114美元)。2005年平均失业率约8%,为国内平均失业率之一半。 |
|
萨格勒布 Zagreb,克罗地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克北部,面积1,291平方公里,人口77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9.3℃,年均降水量871毫米。该市与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萨格勒布原意为"战壕", 1094年首次在史料文献中正式出现,迄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萨格勒布是在两座毗邻的山岗上发展起来的。1557年萨格勒布首次以克罗地亚首都名义出现。1850年,两座山岗正式合并成一座完整统一的城市。萨格勒布在克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工业部门有石化、电力、医药、机械、电器和食品加工等。著名的大企业有伊纳石油公司、克电力公司、普利瓦制药公司和康查尔机电公司等。萨格勒布也是克最重要的文体、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其中成立于1669年的萨格勒布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
萨格勒布位于克罗地亚的西北部,具体说来,地处萨瓦河西岸、梅德韦德尼察山脚下。萨格勒布是中欧历史名城,整个城市由三部分组成:由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的老城;由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新区;二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市中心为耶拉西奇广场,这里设有许多政府机构、银行及商业办公中心,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克罗地亚民族英雄班•约瑟夫•耶拉西奇的巨型雕塑。在广场周围还集中了许多18、19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横穿耶拉西奇广场的是萨格勒布著名的伊利卡大街,这里集中了许多商店和大型超市,是萨格勒布主要的商业街。
城内最著名的教堂是建于中世纪的圣•马克教堂,其彩色图案由两个臂章和衬底组成,均代表中世纪克罗地亚的古王国,其设计思想带有典型的斯拉夫风格。最高的古典建筑是圣•史蒂芬大教堂,其雄伟与高度足以让人体会到中世纪克罗地亚建筑的高超技艺。在圣•马克教堂的另一端就是保存完好的萨格勒布古城门,它是老城仅存的一座城门,建于罗马时代。古城门对面就是著名的洛特尔萨克塔,它曾经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至今,上面还保存有一门大炮,当然,不是用来守卫城门的,而是用来报时的。每到中午12点整时,大炮就会鸣响,这已成了萨勒格布的一个传统。
萨格勒布还是座有着抵抗侵略者传统的城市,该市西北66公里的库姆罗韦茨村是前南联盟缔造者铁托的故乡。铁托早期进行的革命活动主要是在萨格勒布。
萨格勒布,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古城。这里曾经孕育了无数个历史名人、文化创新和世界发明。萨格勒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 乐观的克罗地亚人在这座古老的土地上还继续书写着历史的新篇章。
克罗地亚地处欧洲中部,西临亚得里亚海,是前南斯拉夫六个加盟共和国之一。首都萨格勒布,人口七十多万。
萨格勒布是中欧历史名城,建于十一世纪,最早由一些居民聚居区逐渐发展来。十三世纪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到了十九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萨格勒布市也逐渐从老城扩展出新城。目前整个城市由三部分组成:即由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的老城,也称上城区,和由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新区,又称下城区,以及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
萨格勒布市目前还保留着早年发展起来的老式有轨电车。它是萨格勒布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耶拉西奇广场位于萨格勒布市中心,这里设有许多政府机构、银行及商业办公中心,在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克罗地亚民族英雄班?约瑟夫?耶拉西奇的巨型雕塑。1848年在耶拉西奇带领当地民众击败了匈牙利人的入侵,使克罗地亚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国家。在广场周围还集中了许多十八、十九世纪的巴洛克建筑,构成了萨格勒布主要的景观。
横穿耶拉西奇广场的是萨格勒布著名的伊利卡大街,这里集中了许多商店和大型超市,是萨格勒布主要的商业街。10年前由于战争的影响,使克罗地亚经济曾一度滑坡,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开始稳步增长。
在伊利卡大街中部,托米西瓦街上,有一座老式铁缆车。它将山上的老城与山下的新城连接在一起。乘坐缆车不到一分钟就可以抵达上城区。进入上城区人们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洛特尔萨克塔。
从塔顶极目远眺,萨格勒布尽收眼底。其中最显著的当数建于中世纪的著名教堂,圣?马克教堂了,那色彩鲜艳的彩色屋顶让人们立即想起飘扬在各处的克罗地亚国旗。其彩色图案由二个臂章和衬底组成,分别代表中世纪克罗地亚的三个古王国,其设计思想带有典型的斯拉夫风格。
在圣?马克教堂的旁边就是为克罗地亚政府机构,议会和市政厅所在地。离圣?马克教堂的不远,矗立着萨格勒布最高的古典建筑,圣?史蒂芬大教堂。尽管它仍处于整修中,但它的雄伟与高度足以让我们体会到中世纪克罗地亚建筑的高超技艺。
在圣?马克教堂的另一端就是保存完好的萨格勒布古城门,它是老城仅存的一座城门,建于罗马时代。
与石门相望的就是著名的洛特尔萨克塔了,它曾经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有趣的是至今上面还设有一尊大炮,当然,它不是用来守卫城门的,而是用来报时的。这里有一位服务人员,每到中午十二点整时,他就会鸣响大炮,这已成了萨勒格布的一个传统。
从圣?史蒂芬大教堂出来就可以来到号称萨格勒布“菜篮子”的多拉克菜市场。每天清晨,菜农们就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把最新鲜的水果、蔬菜摆上来,这里既有鲜亮的蔬菜水果,也有面包、奶酪等食品。在菜市场的一角,你也可以看到由当地农民用鲜花提炼出来的名叫“拉万达”的香水,它是姑娘最喜欢的土特产。
萨格勒布大学的国家图书馆就是克罗地亚政府花巨资修建的。这里藏有克罗地亚有史以来的各种图书,也是克罗地亚国家档案馆所在地。这里配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设备,明亮的大厅,舒适的环境,是萨格勒布大学生们自习的好地方。克罗地亚教育发达,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的“特斯拉”线圈就是由克罗地亚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广泛用于各种电器当中。而我们常用的钢笔和自动铅笔也是由克罗地亚人爱德华?番卡拉发明的。现在英语中的“Pen”就是由他的名子而来。在他一生中共申请80多项专利,涉及化学、机械、工程和航空各个领域。
多年来,克罗地亚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许多历史名人。克罗地亚人格尔季奇拍摄的卡通片“巴尔塔扎教授”曾经风靡欧洲。相信著名电影制片人布兰科?鲁斯蒂的“辛德勒的名单”和“角斗士”许多中国观众都很熟悉,而萨格勒布的卡通学校为世界培养了许多卡通人才。
有人说萨格勒布是博物馆的城市,市内有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其平均面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城市都多。在博物馆里,您不仅可以欣赏到克罗地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发明创造等,也可以看到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藏品。米马拉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文物是克罗地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最好场所。
萨格勒布,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古城,它即是克罗地亚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曾经孕育了无数个历史名人、文化创新和世界发明。萨格勒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乐观的克罗地亚人在这座古老的土地上还继续书写着历史的新篇章。 |
|
Sagelebu
萨格勒布
Zagreb
南斯拉夫第二大城,最大工业中心和重要文化中心,克罗地亚共和国首府。位于国境西北部,东距贝尔格莱德388公里,西距卢布尔雅那135公里;背倚梅德韦德尼察山,南临萨瓦河,地理位置重要。面积 284平方公里,人口76.3万(1981)。气候温和,1月平均气温0℃,7月21.7℃,年降水量890毫米。1093年见于史籍,当时为天主教布道点。后来兴起两座分开的城堡,一座是平民居民点格拉代茨,另一座是教会居民点卡普托尔,直到19世纪才把两城堡联结起来。古城堡所在地区现称“上城”,城堡间的新建成区称“下城”。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电机电器、纺织、化工、食品、印刷、皮革等。城市中心辟有共和国广场,从广场向西延伸的伊利查大街为城市的中轴,沿街商店林立。广场向南至中央火车站之间,是一大片伸展约1公里的绿地,相间分布着科学院、现代艺术陈列馆、考古博物馆等高大建筑。广场西北和东北面,分别是两座古城堡遗址。在格拉代茨城堡的入口处,耸立着高大的德瓦奇钟楼,其后为著名的圣马克大教堂,塔楼高耸,金碧辉煌,是全市代表性建筑。市内有创建于1776年的萨格勒布大学以及南斯拉夫科学艺术院和原子能研究所。
(张善余) |
|
- n.: Zagreb, Zagrebačka
|
|
- n. Zagreb (Croatie)
|
|
萨格勒布市 | 萨格勒布县 | 萨格勒布机场 | 萨格勒布学派 | 萨格勒布迪那摩 | 萨格勒布火车头 | 萨格勒布大教堂 | 萨格勒布迪纳摩 | 萨格勒布希波纳 | 萨格勒布克罗地亚人 | 萨格勒布格拉丹斯基 | 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 | 萨格勒布室内合奏团 |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希波纳 | |
|
|
麦得温尼采 | 科尔丘拉岛 | 耶拉契奇总督广场 | 龙尼斯科 | 戴克里先宫 | 马可?波罗故居 | 萨格勒布大教堂 | 普利特维采湖区 | 克罗地亚城堡 | 尤弗拉西苏斯大教堂建筑群 | |
卡尔卡国家公园 | 里斯尼亚克国家公园 | 科纳提国家公园 | 帕克莱尼采国家公园 | 布里俄尼群岛国家公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