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 : 中国 >福建 >泉州 >泉州旅游 > 草庵
显示地图
目录
亦作“ 草菴 ”
  亦作“ 草菴 ”。 1.草房,草舍。《宋书·沉庆之传》:“营内多幔屋及草菴,火至輒以池水灌灭,诸军多出弓弩夹射之, 蛮 败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梁 世被繫劾者,子孙弟姪,皆诣闕三日,露跣陈谢……若配徒隶,诸子并立草庵於所署门,不敢寧宅,动经旬日,官司驱遣,然后始退。”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庵,乌含切,《广韵》:‘小草舍也。’”
特指小寺庙或庵堂
  特指小寺庙或庵堂。 唐 寒山 《诗》之一二九:“鸟语情不堪,其时卧草庵。” 宋 秦观 《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宋 朱熹 《宿休庵用德功间韵赠陈道人》:“暮入千峰里,寒栖一草菴。”
草庵联系方式地址 Hermitage Contact Address
  草庵联系方式地址:晋江华表山南麓。
  邮编:362000草庵投诉电话泉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95-22162068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草庵景区荣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草庵门票价格5元草庵节庆活动(一)过春节,道恭喜。此外上元节(元宵)也是大节日,家家挂花灯,小孩提纸灯,欢宵达旦。
  (二)清明节,春祭敬祖,扫墓烧纸钱,寄托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思。
  (三)五月节也就是端午节,这时是黄梅季节要过渡到暑天,家家户户都做粽,俗称“补天”,以祈求不再下雨;在乡村,这一天要龙头“采莲”,村民们唱“嗦莲”的采莲歌,边唱边走,绕完全村,以此祈求丰收和健康。
  (四)“七娘妈生”,即七夕,起源于“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这一天家家要摆纸轿、胭脂盒、花粉,拜七娘妈,以求庇佑。
  (五)普渡日,就是中元节。农历七月十日起,历时一个月,分铺分区祭祖先、设宴席、演戏、请客,最后一日再烧灯,摆些菜碗,喜庆结束。
  (六)中秋节,泉州人过中秋节的热闹程度仅次于“上元”。这时秋高气爽,又是收成季节,妇女们就买月饼,蒸煮甘薯、芋头,小孩们则到处捡砖瓦片造塔仔,当月满天心,家人团聚赏月、吃饼、或搏“状元”饼,而小孩子分到月饼后,就结伴去拜他们造的塔仔公。泉州城里,这一夜,许多人都到江边泛舟赏月,有的在江边悠然地吹奏南曲,很有雅趣。
  (七)九九重阳节,登高远足,是一项很有诗意的活动。
  (八)冬至,就是冬节。用糯米粉搓丸,做成鸡、鸭、狗、猪、羊、牛六畜的模样;在乡村,还举行隆重的冬祭。
  (九)做“年兜”。在除夕的前几天,家家户户都“除尘”贴春联,备办年货,蒸糕,还要送神。除夕当夜,家人团聚点独守岁,然后燃放鞭炮,送旧迎新。草庵开放时间8:00——17:00草庵最佳旅游时间最佳旅游季节一般为每年的4-11月。草庵特别提醒在石狮买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狠狠还价,无论是服装还是小商品,只要你是个还价高手,一定能淘到价廉物美的东西。到石狮购物一定不要忘记“货比三家”的古训,这样才能避免吃亏。草庵美食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国四大商港之一,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到宋元时期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人员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汇。历代泉州厨师都善于利用丰富的物产烹饪别有风味的菜肴。
  由于泉州具有独特的闽南民俗文化,各种庆典礼仪繁多,婚丧喜庆、敬神祀祖、馈赠亲友都少不了风味小点心。因而许多普通家庭都能制作百寿龟、白米龟、碗糕、碱粽、芋果、元宵丸、桔红糕、绿豆饼、嫩饼菜等日常小食点心,这些点心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味道清淡鲜美。草庵住宿泉州有各种档次的宾馆、酒店,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要求。
  泉州酒店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中心,是泉州市唯一的四星级旅游商务涉外酒店。提供吃、住、行、娱、购完整的商务。泉州华侨大厦耸立于泉州最繁华的百源清池畔。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商业、银行、外贸等机构近在咫尺,实为商务及旅游之最佳选择。
  草庵购物泉州购物最有名的两个地方是后城旅游文化街和石狮市,另外,状元街上有很多网吧和酒吧,也可以逛逛。后城旅游文化街的建筑群分布在八卦沟两旁,柳树成荫,小桥流水,环境很不错,主要经营木雕、石雕、影雕、刺绣、玉器、陶瓷、紫砂工艺、竹编、宗教绣品、钟表、文房四宝、电子产品、画廊、花灯制品、文体器材等。
  石狮的货品种类繁多,当地是“有街无处不经商”,热门的购物商场包括侨乡商业城、环球商场、华林广场以及汽车站附近商店和大仑街小商品市场等。
  草庵交通市区内有到达草庵摩尼教寺景区的旅游公交线。草庵玩法祭拜、参观、旅游、
  是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位于晋江华表山南麓,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摩尼教在我国旧称“明教”,其教义是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公元3世纪中叶在波斯创立,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国。到明初,朱元璋嫌其教名上逼国号,遂驱逐信徒、毁坏寺院,摩尼教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泉州草庵摩尼教寺成为仅存的珍贵史迹。
  草庵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80年代初,此地曾发掘出宋代明教会的瓷碗,证实宋时泉州摩尼教已十分活跃。
  1987年8月,瑞典隆德大学召开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草庵摩尼佛造像作为讨论会的纪念性吉祥物。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参观草庵后,认为它是这次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
  据史料记载,摩尼教在我国旧称“明教”。其教义是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的。公元3世纪中叶在波斯创立。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国。与此同时,有摩尼教高僧呼禄法师传教入闽居泉,卒后葬清源山南麓。明初,由于明太祖嫌其教义上逼国号,遂摈其徒,毁其宫,摩尼教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因此,泉州草庵摩尼教寺便成了仅存的珍贵史迹。
  草庵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故名。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檐下用单挑出拱。正厅内依崖凿一圆形佛盒,直径1.9米,圈内浮雕一尊摩尼尤佛坐像,佛身高1.52米,宽0.83米,面容圆润,眉毛隆起,散发披肩,颚下二条长须,脸、身、手三部分巧妙地利用岩石不同的自然色调构设,风格迥异.背雕毫光四射纹饰,世称“摩尼光佛”。在20世纪80年代初,此地曾发掘出宋代明教会的磁碗,证实宋时泉州摩尼教已十分活跃。
  草庵摩尼教寺引起了世界学术界、宗教界的巨大兴趣。1987年8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召开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草庵摩尼佛造像作为讨论会的纪念性吉祥物。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参观后,认为是这次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
No. 4
  是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教寺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晋江华表山南麓,是研究世界宗教史及中外交通史之重要实物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摩尼教在我国旧称“明教”,其教义是杂揉佛教、基督教、祆教而成,公元3世纪中叶在波斯创立,唐武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传入中国。到明初,朱元璋嫌其教名上逼国号,遂驱逐信徒、毁坏寺院,摩尼教逐渐被其他宗教所融合。泉州草庵摩尼教寺成为仅存的珍贵史迹。
  草庵始建于宋代绍兴年间,初为草筑。元顺帝至元五年(公元1399年)改为石构歇山式建筑。80年代初,此地曾发掘出宋代明教会的瓷碗,证实宋时泉州摩尼教已十分活跃。
  1987年8月,瑞典隆德大学召开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草庵摩尼佛造像作为讨论会的纪念性吉祥物。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参观草庵后,认为它是这次考察活动的“最大发现”。
  2.cǎo ān 草庵
  亦作“ 草菴 ”。 1.草房,草舍。《宋书·沉庆之传》:“营内多幔屋及草菴,火至辄以池水灌灭,诸军多出弓弩夹射之, 蛮 败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 梁 世被系劾者,子孙弟侄,皆诣阙三日,露跣陈谢……若配徒隶,诸子并立草庵於所署门,不敢宁宅,动经旬日,官司驱遣,然后始退。”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曰:“庵,乌含切,《广韵》:‘小草舍也。’”
  3.特指小寺庙或庵堂。 唐 寒山 《诗》之一二九:“鸟语情不堪,其时卧草庵。” 宋 秦观 《显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宋 朱熹 《宿休庵用德功间韵赠陈道人》:“暮入千峰里,寒栖一草菴。”
佛教百科 Buddhist Encyclopedia
  【草庵】 (杂名)以草所造之庵也。法华经信解品曰:“犹处门外,止宿草庵。”往生要集上本曰:“当知草庵瞑目之间,便是莲台结跏之程。”
英文解释
  1. :  cao Township
近义词
草庵村
草庵乡
包含词
草庵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