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畜禽 > 草原红牛
目录
No. 1
  草原红牛是以乳肉兼用的短角公牛与蒙古母牛长期杂交育成的,主要产于吉林白城地区、内蒙昭呼达盟、锡林郭勒盟及河北张家口地区。1985年经国家验收,正式命名为中国草原红牛。目前约有草原红牛总头数达14万头。适应性强,耐粗饲。夏季完全依靠草原放牧饲养,冬季不补饲,仅依靠采食枯草即可维持生活。对严寒酷热气候的耐力很强,抗病力强,发病率低,当地以放牧为主。其肉质鲜美细嫩,为烹制佳肴的上乘原料。皮可制革,毛可织毯。
  一、外貌特征
  草原红牛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部分牛的腹下或乳房有小片白斑。体格中等,头较轻,大多数有角,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行,略向内弯曲。颈肩结合良好,胸宽深,背腰平直,四肢端正,蹄质结买。乳房发育较好。成年公牛体重700~800千克,母牛为450~500千克。犊牛初生重30~32千克。
  二、生产性能
  据测定,18月龄的阉牛,经放牧肥育,屠宰率为50.8%,净肉率为41.0%。经短期肥育的牛,屠宰率可达58.2%,净肉率达49.5%。在放牧加补饲的条件下,平均产奶量为1800~2000千克,乳脂率4.0%。草原红牛繁殖性能良好,性成熟年龄为14~16月龄,初情期多在18月龄。在放牧条件下,繁殖成活率为68.5%~84.7%。
草业百科
  区划品种名称草原红牛
  类别牛
  典型图片
  产地及环境草原红牛主要产区包括:内蒙古的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吉林省白城地区的通榆、镇赉、大安、洮安、乾安、长岭等县。
  地理分布草原红牛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和巴彦淖尔盟,吉林省白城地区的通榆、镇赉、大安、洮安、乾安、长岭等县,以及河北省的张家口和张北县等地。
  品种特征草原红牛大部分有角,角多伸向前外方、呈倒八字形、略向内弯曲。全身被毛为紫红色或红色,部分牛的腹下或乳房有小片白斑,其余为沙毛和少数胸、胶、乳房有白毛者。角呈蜡黄褐色。
  品种性能草原红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37.3厘米,体长177.5厘米,胸围213.3厘米,体重760.0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24.2厘米,147.4厘米,181.0厘米,453.0公斤。在以放牧为主的条件下,草原红牛屠宰前给予短期肥育后,屠宰率可达53.8%,净肉率达45.2%。草原红牛的特点是适应性强,耐粗饲,夏季完全依靠草原放牧饲养,冬季不补饲,仅依靠采食枯草,即可维持生存。对严寒、酷热气候的耐力很强,在没有棚舍、露天敞圈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严寒风雪、酷暑烈日,均无畏缩不安表现。抗病力强,常年放牧饲养,发病率很低,恋膘性强。
相关词
吉林养殖场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