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联邦成员共52个,分别为:
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孟加拉国、巴巴多斯、伯利兹、博茨瓦纳、文莱、喀麦隆、加拿大、塞浦路斯、多米尼加联邦、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圭亚那、印度、牙买加、肯尼亚、基里巴斯、南非、莱索托、马拉维、马来西亚、马尔代夫、马耳他、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瑙鲁、新西兰、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基茨与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塞舌尔、塞拉利昂、新加坡、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斯威士兰、坦桑尼亚、汤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图瓦卢、乌干达、英国、瓦努阿图、赞比亚、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曾于2007年11月22日被终止成员资格,2008年5月12日再次恢复英联邦成员资格。
斐济于2009年9月2日被终止成员资格。 |
|
英联邦旗帜英联邦是英国对联邦其他成员国在政治、军事、财政经济和文化上施加影响的组织。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帝国殖民地国家或附属国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便逐渐用英联邦代替英帝国的称号。英联邦没有设立任何权力机构。主要组织机构有: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亚太地区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联邦财政部长会议及其他部长级专业会议。1965年起设立英联邦秘书处,其职责是促进英联邦的合作,筹划英联邦各级会议。秘书处设在伦敦。此外,还有一些英联邦的联系国和原英国直辖的属地也包括在英联邦之内。
英联邦总人口约1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0%,总贸易额占全球的五分之一。现有53个成员(2007年11月22日,英联邦部长级行动小组发表声明称,鉴于巴基斯坦“未能满足恢复宪法等要求”,英联邦决定中止巴基斯坦的英联邦成员资格),其中32个为人口在150万以下的小国。每年4月27日为英联邦日。出版物有《英联邦潮流》(双月刊)、《今日英联邦》和《英联邦手册》。自1930年以来英联邦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现名)
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联邦的名义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英联邦内部联系越来越不稳定,如今,英国已不再是英联邦的主宰,英联邦也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经济磋商和合作组织。
2007年11月,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卡马莱什·夏尔马,在坎帕拉举行的2007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当选为英联邦秘书处自1965年成立以来的第五位秘书长。他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接替原秘书长唐纳德·麦金农。 |
|
英联邦前身是大英帝国,由英国及其自治领和其他已独立的前殖民地、附属国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慑于日益高涨的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调整了同原英帝国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1926年“英帝国会议”的帝国内部关系委员会提出,英国和已经由殖民地成为自治共和国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是“自由结合的英联邦的成员”,“地位平等,在内政和外交的任何方面互不隶属,唯有依靠对英王的共同效忠精神统一在一起”。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从法律上对此予以确认,英联邦正式形成。1947年,印度、巴基斯坦各自宣布独立并加入英联邦。1949年,印度成为共和国,选举了自己的国家元首。从此英联邦成员由需对英王效忠的原则演变为英联邦成员“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英王是“英联邦的元首”。 |
|
英联邦总部和常设机构均设在伦敦,其组织机构有:
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
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又称英联邦峰会,通常每两年举行一次,1966年以前在伦敦举行,自1966年起轮流在成员国中举行,由东道国政府首脑主持。会议讨论对成员国有重大影响的国际问题,并制定相关的共同政策。但会议不通过任何决议,会议发表的总原则对与会国没有约束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先后在津巴布韦的哈拉雷、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新西兰的奥克兰、英国的爱丁堡、南非的德班、澳大利亚的库拉姆、尼日利亚的阿布贾和马耳他的瓦莱塔举行(津巴布韦于2003年12月7日正式宣布退出英联邦)。
在2005年11月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的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英国首相布莱尔在内的英联邦53个成员国政府领导人就反恐、移民、反腐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7年11月,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会议主题是“通过英联邦社会转型取得政治、经济和人类发展”。会议发表公报,呼吁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谈判中显示出良好意愿和灵活性 。
英联邦下一届政府首脑会议将于2009年在加勒比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举行。
亚太地区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
从1978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讨论共同关心的地区性问题。
英联邦部长会议
包括每年举行的部长会议和不定期举行各类会议等。
英联邦秘书处
1965年成立,负责成员国间的协商和交流。
英联邦基金会
成立于1966年。
此外,英联邦还有一些专业性组织,如英联邦议会协会、英联邦新闻联盟、英联邦广播协会、英联邦青年交流理事会、英联邦体育运动联合会和英联邦艺术协会等。 |
|
美国
埃及
苏丹
缅甸(1948年独立)
爱尔兰从英国独立以后,曾经是会员国。1949年建立爱尔兰共和国以后离开英联邦。
南也门(1967年独立,统一后的也门提出了加入的申请)
英属香港在1997年7月1日起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20世纪最后一个脱离英联邦的地区。
津巴布韦在2002年时,被英国以该国执政者藐视人权并在大选中舞弊为由暂停该国在协会内的会籍一年,导致津巴布韦政府愤而主动退出此组织。
斐济在2006年12月发生军事政变而被取消会籍。
南非和斐济都曾退出(斐济及后因军事政变而被取消会籍),后又重新加入。巴基斯坦曾被中止成员国资格4年,2004年5月恢复,但又于2007年11月因紧急状态事件被中止成员国资格,2008年5月12日再次恢复英联邦成员资格。 |
|
此外,还有一些英联邦的联系国和原英国直辖的属地也包括在英联邦之内。英联邦总人口约18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0%,总贸易额占全球的五分之一。现有53个成员(2007年11月22日,英联邦部长级行动小组发表声明称,鉴于巴基斯坦“未能满足恢复宪法等要求”,英联邦决定中止巴基斯坦的英联邦成员资格),其中32个为人口在150万以下的小国。每年4月27日为英联邦日。出版物有《英联邦潮流》(双月刊)、《今日英联邦》和《英联邦手册》。自1930年以来英联邦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现名)
英联邦不是一个国家,也没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联邦的名义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英联邦内部联系越来越不稳定,如今,英国已不再是英联邦的主宰,英联邦也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经济磋商和合作组织。
2007年11月,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卡马莱什·夏尔马,在坎帕拉举行的2007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上,当选为英联邦秘书处自1965年成立以来的第五位秘书长。他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接替原秘书长唐纳德·麦金农。 |
|
Yinglianbang
英联邦
The Commonwealth
英国与取得独立的原英属殖民地组成的国家联合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属殖民地相继取得自治领地位,大英帝国的直接统治日渐削弱,英国开始用英联邦维护它同自治领之间的关系。1931年11月,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在法律上确立了自治领的独立地位,正式成立了英联邦。其成员除英国外,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纽芬兰、爱尔兰自治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属殖民地纷纷独立,英联邦组织发生重大变化,形成了以独立国家联合体为形式的、新的英联邦组织。至1989年底成员国有49个。其中非洲15国、美洲13国、大洋洲和南太平洋地区11国,亚洲8国和欧洲2国。
英联邦的宗旨是继续保持英国与前英属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促进彼此间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与财政金融方面的合作。英国国王是英联邦成员国自由联合的象征和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英联邦成员国之间没有正式的条约义务,除了1965年成立的英联邦秘书处以外,没有正式的常设机构。成员国之间的活动主要包括不定期的英联邦总理会议,会议结果对成员国没有约束力;定期举行的部长级会议,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年会前的财政部长会议以及联合国贸发会议前的部长级工作会议,旨在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立场。50年代以来,英联邦成员国之间除了实行“联邦特惠制”和“英镑区”等制度以外,还相继召开了英联邦教育会议,成立了英联邦10国出口集团,并定期举办英联邦运动会。 伊丽莎白女王与出席英联邦会议的各国首脑(1967)
(宋新宁) |
|
- : C'wealth
- n.: Commonwealth, the British Commonwealth, the British C-of Nations
- pref.: the C-
|
|
地理 | 国家 | 世界 | 美洲 | 百科大全 | 大洋洲 | 百科辞典 | 非洲 | 旅游 | 港口 | 岛国 | 汶莱 | 亚洲 | 东南亚 | 历史 | 瑞士 | 更多结果... |
|
|
英联邦人 | 英联邦的 | 英联邦人的 | 英联邦王国 | 英联邦代办 | 英联邦特惠制 | 英联邦运动会 | 英联邦入息税 | 英联邦广播协会 | 英联邦大学年鉴 | 英联邦范围内的航空线 | 年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 | 南京大学英国与英联邦研究中心 | 2014年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 | 英联邦农业局国际真菌学研究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