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目录
签约过程
  1939年4月至8月,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举行军事、政治谈判。谈判中,苏联向英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1、缔结英、法、苏之间有效期5至10年,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
  2、三国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安全;
  3、缔结三国间相互援助的方式和规模的具体协议。
  然而,谈判毫无结果。英法同意了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拒绝苏联提出的保障中欧和东南欧国家安全的建议。
  1939年5月到8月间,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里宾特洛甫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苏,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因为希特勒已决定侵略波兰,他得知莫斯科正在举行英、法、苏三国谈判,深感忧虑。
  1939年5月,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而德、日两个法西斯国家又在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苏联有腹背受敌的现实危险。
  1939年8月2日,希特勒直接电告斯大林,要求苏德会谈签约。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相当不满,遂答应了这一请求。
  1939年8月2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带着希特勒亲笔签字的全权证书,动身前往莫斯科。
  1939年8月3日,里宾特洛甫向苏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声称: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没有一个问题不能通过协商解决并使双方都感到满意。
  1939年8月17日,德驻苏大使舒伦堡再次会见莫洛托夫,表示愿与苏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正午,两架“秃鹫”运输机载着德国代表团到达莫斯科。斯大林、莫洛托夫和里宾特洛甫通过两次会谈,当晚正式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中国历史
  Su-De Hubuqinfan Tiaoyue苏德互不侵犯条约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1939年 8月 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 3月10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战争危机紧迫时苏联的外交政策是维护和平,同所有国家友好相处。警告德国不要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批判西方国家执行不干涉政策,同时表示愿意同它们一道阻止德国发动世界大战。1939年 3月15日,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日又占领立陶宛滨海城市默麦尔。4月3日下达旨在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签订《德国意大利军事同盟条约》。苏联在 4~8 月多次主动采取行动同英、法在莫斯科举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争取建立反侵略的统一战线。但英、法仍奉行绥靖政策,无意与苏联合作。与此同时,英国同德国进行一系列秘密谈判,力求实现英、德合作,把战火引向苏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采取措施调整同德国的关系。1939年7月18日苏、德恢复贸易谈判,8月19日签订贸易协定。在此期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在 8月15日向德国大使提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创议。8月16日德外长J.von里宾特洛甫指示德国驻苏大使向苏联方面表示他准备赴莫斯科谈判并签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字(1939.8)] 1939年 8月中旬,苏联的国际处境十分险恶。日本继1938年在中苏边境张鼓峰挑起反苏武装冲突后,1939年5~8月又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向苏联、蒙古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严重威胁苏联东部地区的安全。日本处心积虑要同德国建立反苏军事同盟,加紧对苏联的战争准备。同时,德国即将进攻波兰,世界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为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于 8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 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希特勒之所以签订条约完全是为避免两面作战的权宜之计。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便迫不及待地于1941年 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挑起苏德战争。近年来,中国一些世界史工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中,对苏联决定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利弊得失以及对条约《附加议定书》的评价,提出了与上述分析不同的观点。                 梁卓生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and Germany
    Su一De Hubuqinfon Tiaoyue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Treaty可No。-
  Aggression bet、een the Union ofsovierso-
  cialistR叩ublics and Germa柳)简称((苏
  德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
  斯科签订,当即生效,有效期10年。条约
  翅
  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签署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包括7条正文和1项秘密附加议定书。主要
  内容是:①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
  其他国家在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侵
  略行为或攻击。②缔约一方不加入任何直
  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
  ③不以任何方式支持对缔约一方进行敌对
  行为的第三国家。④双方保持联系,交换
  对彼此共同利益有关问题的情报。⑤双方
  在某种问题上发生分歧或抵触时,只应通
  过和平方法解决。根据西方国家公布的秘
  密附加议定书规定,在发生领土或政治变
  动时,苏德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势力范围以
  立陶宛的北部疆界为界,在波兰的势力范
  围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及桑河一线为
  界;苏联要求德方注意其在比萨拉比亚的
  利益,德方宣布对该地区在政治上完全不
  感兴趣。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曾积极
  倡导集体安全政策,谋求与英法等国建立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但英法政府推行绥靖
  政策,与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使苏联
  面临德国侵略的危险。1939年3月德国占领
  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德矛盾加剧。德国
  为离间苏、英、法关系,解除侵略波兰的东
  顾之忧,急于同苏修好;苏联在面对德国和
  日本东西两面压力的情况下,为了自身安
  全,同意就德国提出的关于改善两国关系
  的建议举行谈判,并签订本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苏联
  进行反侵略战争淮备争取了一定时间,但
  同时也消除了纳粹德国两面作战的威胁,
  使其得以按原定计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该条约,发动
  苏德战争。(彭理中)
    
百科大全
  Su-De Hubuqinfan Tiaoyue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Soviet Union and Germany
    1939年 8月 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 3月10日И.В.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战争危机紧迫时苏联的外交政策是维护和平,同所有国家友好相处。警告德国不要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批判西方国家执行不干涉政策,同时表示愿意同它们一道阻止德国发动世界大战。1939年 3月15日,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日又占领立陶宛滨海城市默麦尔。4月3日下达旨在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签订《德国意大利军事同盟条约》。苏联在 4~8 月多次主动采取行动同英、法在莫斯科举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争取建立反侵略的统一战线。但英、法仍奉行绥靖政策,无意与苏联合作。与此同时,英国同德国进行一系列秘密谈判,力求实现英、德合作,把战火引向苏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采取措施调整同德国的关系。1939年7月18日苏、德恢复贸易谈判,8月19日签订贸易协定。在此期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В.□.莫洛托夫在 8月15日向德国大使提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创议。8月16日德外长J.von里宾特洛甫指示德国驻苏大使向苏联方面表示他准备赴莫斯科谈判并签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字(1939.8)
    1939年 8月中旬,苏联的国际处境十分险恶。日本继1938年在中苏边境张鼓峰挑起反苏武装冲突后,1939年5~8月又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向苏联、蒙古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严重威胁苏联东部地区的安全。日本处心积虑要同德国建立反苏军事同盟,加紧对苏联的战争准备。同时,德国即将进攻波兰,世界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为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于 8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 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希特勒之所以签订条约完全是为避免两面作战的权宜之计。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便迫不及待地于1941年 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挑起苏德战争。近年来,中国一些世界史工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中,对苏联决定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利弊得失以及对条约《附加议定书》的评价,提出了与上述分析不同的观点。
     (梁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