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聂耳公园联系方式地址:玉溪市南门街南端聂耳公园投诉电话玉溪市旅游投诉电话:0877-96927
云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871-460831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聂耳公园节庆活动2005年2月玉溪首届民风民俗米线节于大营街汇溪公园举行,类似的民风民俗的节日丰富了玉溪的美食文化活动、商贸活动、文化活动和旅游活动。
聂耳公园美食如果你在昆明街道上漫步,经常可以经看到:“真正玉溪风味”、“最佳玉溪风味”的小吃招牌。玉溪烹调技艺誉满全滇,玉溪烹调技师遍及三迤。
玉溪市因水得名,玉溪河即《水经注》所记之桥水,明代文献中已称玉溪,取其清流如玉之意。而玉溪风味与水有关,其著名食品如炒鳝鱼、炖鳅鱼、烧鸭均以水产品为原料,而向负盛名的玉溪米线则与玉溪水稻品种有关。明、清以来,玉溪即有滇中谷仓之美称,这些,都是玉溪风味的物质基础。
玉溪风味小吃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在昆明风行,近百年来不断发展。尤其是吸收川味、苏味之长,麻辣鲜香兼备。最能代表玉溪风味的小吃品种,注重汤味,佐料齐全的是玉溪米线。玉溪米线名目繁多,花色多样,有闷肉米线、鳝鱼凉(热)米线,还有肉米线、鸡米线。根据季节变化,还有什锦凉米线,以凉菜为主,脆香爽口,佐料多样,炎夏时节,为冷饮佳品。民间碗豆粉盖面酸汤凉米线,价廉物美,老幼爱吃。
玉溪小锅米线独具特色,汤味求鲜,多用筒子骨和鸡熬成清汤,选用韭菜、碗豆尖等鲜嫩绿叶菜,配以玉溪酱油,采用新鲜剁肉,加适量水腌菜,一锅一碗。另外小锅卤饵块,油重而不腻,香而不脆,熟而不粘。近来在小锅煮品的基础上发展了炒饵、炒卷粉、炒米线。加火腿、腌肉或香肠提味,配以韭菜头,成品绿黄分明,鲜香爽口,滑而不腻。
小吃不妨一尝,席面更为可观。玉溪烹饪,炖、炒、爆、蒸、烩、溜、卤、烧均有拿手好菜。
炖鳝鱼向称玉溪名菜,是玉溪烹调技师们的拿手技艺。汤汁红亮,加入油炸泡肉皮入味,得薄荷清香,再垫以韭菜,得其鲜甜,鳝鱼滋嫩味浓,油而不腻。炒鳝鱼品种较多,有红油卷筒鳝鱼、炒鳝鱼丝等,辣麻鲜美,入口爽脆。
炖鳅鱼却又是一番风味,粑而不烂,夹鱼头入口,身尾留口中而拖出骨头,鲜美无比。
爆双脆以猪肚头和鸡、鸭肫为主要原料,旺火旺油,急速成菜,脆、嫩、纯、香具备。
蒸鸡集、香、鲜于一体,老少适宜。垫以蚕豆、红薯、洋芋,更是增色不少。
溜里脊、醋溜卷筒鳝鱼,清淡可口,滋嫩无渣。
卤菜在玉溪较为流行,从鸡、鸭、火腿到豆腐,都可卤出各种名菜,卤味纯香,配料多样,注重火候,吃味爽口,佐酒下饮均不宜缺。
著名经济学家朱应庚教授,对“玉溪风味”的形成和特点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民国初年建成的玉溪街,是昆明当时唯一的一条饮食街,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正义路、晓东街、南屏街。窄窄的街面两边摆满了饮食摊点,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趋之若骛。人们以到此一饱玉溪风味的口福而为快事。这一盛况一直持续到50年代。说明玉溪风味在云南饮食文化中的地位。
“玉溪风味”的内涵是包括一系列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名特小吃等烹饪食品,它的创立和形成,不知包含了多少前辈的艰辛和智慧。其菜肴的最大特点,在于刀工精细,注重火候,主配料讲究鲜、活、滋、嫩,调味则以鲜为主,重辣轻麻,酸甜适中,不管炒、烧、煮、卤、烩、焖、炖等,其色、香、味、形均属上乘。其在玉溪,又因地方的物产不同,形成各自的特色。各种小吃之所以堪称一绝,则在于制作的独特及原料的新奇、精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了专门的饮食服务管理机构,对历代烹调大师的智慧结晶--玉溪风味的烹调技艺、曾先后采取"以师带徒"或办培训班等办法,培养出许多新一代有知识有文化的中青年烹调师,使玉溪风味得到了继承。
聂耳公园住宿玉溪城内有一些星级宾馆,如红塔大酒店(四星级)、玉溪宾馆(一星级)等,不过价格较高。可以到城区的一些小旅社,价格较便宜,卫生也不错的。还可以到一些景区酒店,如禄充村的笔架山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休闲度假的好选择。
聂耳公园购物通海豆末糖
豆末精是通海县传统名牌产品,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豆末糖以优质黄豆为主料,加工精细,层次均匀,具有“香、甜、酥、脆、人口无渣”的特点。
芝麻片
玉溪市传统名特食品,1922年首创。采用上等白芝麻、优质白糖、葡萄糖、精炼油等为原料,以独特工艺精制而成。具有色泽光润、迎光透明、片薄均匀、酥脆爽口等特点。
哀牢春三珍
主产于新平县哀牢山主峰地带。甜菜,又名珍珠莱,味鲜美,性清凉;茨头菜,属木本植物,味苦可口;羊奶菜,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
华宁干米线
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经九道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色泽洁白,清亮透明,丝质细腻,筋骨好,柔软可口。贮存时间长,可煮食、凉拌或炒吃。
通海民族银饰品
通海制作金银首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有银制钮扣、斗笠带饰、围腰装饰、大方手镯、三丝、包头链、耳环、戒指、项链、腰带等20o多个花色品种。
通海布伞
通海布伞厂生产的“秀湖牌”尼龙折叠伞,结构精致、色彩绚丽、携带方便。儿童伞小巧玲进。布伞共有13个规格,67个品种。
锭子眼药
通海县城“老拨云堂”药店于清雍正六年创制的“锭子眼药”,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炎镇痛。对暴发火眼、目赤肿痛、风痒流泪等眼疾疗效显著。同时兼治无名肿痛、内外痔漏、风火牙痛。聂耳公园交通到玉溪城后,步行即可到达。
玉溪是举世闻名的人民音乐家的故乡,市区内有以聂耳命名的“聂耳路”,有新建的聂耳公园和修葺一新的聂耳故居,这些新设的人文景点,表达了故乡人民对这位伟大的时代歌手的眷念。
聂耳公园位于玉溪市南门街南端,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21324.4平方米,建筑物占地9346.64平方米,道路面积5390平方米,树木、花卉、草地有93993.96平方米。1985年6月兴建,1987年7月竣工,是以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为主,兼容文化、休息、娱乐的综合性公园,园内分为纪念区、游乐区、文化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游乐区、花卉生产观赏区和公园管理区。
纪念区位于聂耳公园东北,由北门、花坛、琴台、涌泉、花架、聂耳铜像、聂耳纪念馆等景点组成。聂耳铜像是纪念区的主体,矗立在聂耳公园纪念区。聂耳铜像座南朝北,是采用锡青铜料铸成,高2.4米,重1.8吨,铜像基座建在高出周围约2.25米的平台上。聂耳铜像身体前倾,表情庄严,风衣飘舞,双臂高举,呈打拍姿态,站立在墨玉石的基座上,仿佛正在指挥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前面和两侧是一块块几何图案的花坛,主要种植月季、樱花,形成了月季樱花园;铜像后面由弧形的花架衬托,弧长50米,花架后种植紫藤、叶子花。聂耳铜像正前方,建有4个弧形雕塑,与喷池、琴台泉组成静中有动的景观。聂耳铜像东侧有聂耳纪念馆,建筑面积1134.87平方米,建有陈列室、接待室、声像厅、展览厅,并有聂耳汉白玉胸像和缅怀雕塑等。陈列室和接待室内,用铝合金吊顶,麻布直感墙纸贴墙面,地面用大理石铺设。纪念馆陈列着聂耳的创作手稿、实物、照片和文字说明,介绍了聂耳生平事迹。
游乐区位于聂耳公园中部,主要由知音湖、湖中小叶舟、连理亭和春晓楼等景点组成。知音湖是人工开凿,湖面面积2.13万平方米,水源来自东风水库,水质较好。湖岸用毛石支砌,部分用天然鹅卵石镶面而成,岸边栽有柳树。湖边建有别具一格的连理亭,远看像两个方亭,近看是一组用六根柱支撑的两个三角亭,进亭可饱览知音湖景色。在湖的北端建有一个园形码头,取名踩波亭,有鸳鸯船、金鱼船、脚踏船、电动船及铁板游船供游人租用。游船可到湖中小岛──小叶舟,小叶舟上建有独柱凉亭和铁索吊桥相连的水中亭供游览。亭帽是造型新颖的四个菱锥体。春晓楼建在公园最高处,建筑面积187平方米,建有一座两层楼阁和三座凉亭,亭与亭之间曲廊相连,在这里可以眺望公园的全景。
文化活动区位于知音湖西岸,以紫艺苑为中心。紫艺苑为庭院式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分为大、小10个单间,是文人墨客吟诗做画的好地方,紫艺苑旁的半岛则是茶花园。
安静休息区位于聂耳公园南。由鹤月轩、风雨桥、石船坞、茅屋等景点组成。茶室取名鹤月轩,建于知音湖南边,与水中亭相对,建筑面积541平方米,由弧形廊、圆形茶厅和圆形凉台以及仙鹤雕塑组成,突出于湖中,建曲桥与岸相通。风雨桥是仿竹木桥,桥身用钢筋混凝土仿造带皮原木作支架,长9米。石船坞为钓鱼爱好者设置,岸边建有钢筋混凝土的仿木舟和木架,以方便坐立垂钓;在附近的空地上建有11座锥形茅草棚,用毛石铺路相连,巧妙地构成了渔村景象。垂钓小区多植棕榈,具有亚热带风光。儿童乐园位于公园西北。花卉生产观赏区位于公园西,由温室和荟春园组成。荟春园有5间室内展厅和一块露天展厅,展厅与展厅之间用曲廊相连,是公园生产花卉和开展花卉展览观赏的主要区域。
|
|
聂耳公园位于玉溪市南门街南端,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1985年6月兴建,1987年7月竣工,是以公园内的聂耳雕像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为主,兼容文化、休息、娱乐的综合性公园。
聂耳铜像位于公园东北部的纪念区。铜像身体前倾,表情庄严,风衣飘舞,双臂高举,呈打拍姿态,站立在墨玉石的基座上,仿佛正在指挥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公园地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