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市 : 中国 >湖北 >襄樊 > 老河口市
显示地图
目录
概况 Laohekou City
  邮编:441800 代码:420682 区号:0710
  拼音:Lǎo Hé Kǒu Shì 英译:Laohekou City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岸。东经110°30′-112°00′,北纬32°10′-32°38′。东北与河南省邓州市接壤;北与河南省淅川县相邻;东、南毗邻襄阳县;西北连接丹江口市;西、西南以汉水为界与谷城县相望。东西最宽47千米,南北最长51千米,总面积1032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人(2007年末)。
  
  因地处汉江故道口而得名。现为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襄樊市代管。全市辖4个街道(光化、酂阳、洪山嘴、李楼)、5个镇(孟楼、薛集、张集、仙人渡、竹林桥)、1个乡(袁冲)。市政府驻光化街道市政府路。东南至省会武汉市418千米,距襄樊市71千米,西至十堰市133千米。
  
  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南阳盆地边缘,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市最高点海拔462米(赵岗青杠扒),最低点海拔74米(仙人渡猪圈洲)。平岗地高程在100米至150米之间,占全市总面积的42.94%;丘陵地高程在150米至450米之间,占总面积的39.17%;平原地高程在 100米上下,占总面积的17.89%。汉江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南部边界,境内河流多源短小。年均温15.3℃,年降水量838毫米。
  
  有大理石、石灰石、沙金、铁、煤等矿产资源。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建在辖区内。汉丹铁路、襄渝铁路、汉十高速、316国道、302省道经境,是汉江中游重要港口,有光化军民两用机场。游览地有梨花湖、百花山森林公园、抗日战争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2002年被列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区域概况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全市共辖2个乡8个镇5个办事处,全市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52.9万人。1985年,被湖北省政府列为计划单列市。老河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老河口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古称赞阳,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代开国丞相萧何的封地,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曾在此出任县令,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此写下诗文。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恽代英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著名诗人张光年是老河口市路家巷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以及外国友人史沫特莱、路易·艾黎、朝鲜著名表演家金昌满、金炜等名人曾荟萃于老河口。
  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历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
  市中心有孙中山先生塑像和纪念堂,有李宗仁先生亲笔命名的中山公园,有国民党部分要员题字的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还有鄂西北最大的清真寺。
  此外老河口在抗日期间还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司令部的所在地.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他统率的战区部队,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局面中,经襄樊抵达老河口。
  在鄂西北老河口6个年头中,李宗仁统率五战区部队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中保卫了大片国土,使民众免遭日寇蹂躏。
  1945年2月李宗仁离开老河口时,民众夹道簇拥相送,鞭炮声由司令部门前鸣响数里直至汉江河边。李宗仁下车步行走过浮桥,频频回首,与送行者依依惜别,离开了他曾驰骋数载、英勇抵抗日军侵略而铭记于心的鄂西北大地。
  老河口人为纪念李宗仁的抗日业绩,特地在第五战区司令部门前立下一块上书“李上将军德邻公驻节之地”的雕刻石碑。
  现在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已成为老河口市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开放窗口。
  湖北省老河口--邮政编码:441800 电话区号: 0710 行政区划代码:420682
  老河口自然资源丰富。市内有天然巨型“六股泉”矿泉水,经国家鉴定,水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还有储量丰富、品质高的石灰石、露天圆型砂、大理石,含钒量较高的几条煤带。更为可贵的是,该市处于汉水中上游,上游无大中城市污染,汉江水质清纯,在生产加工无污染蔬菜等农副产品方面前景广阔。
  老河口交通、通讯发达,电力充足。汉江水运可以上至陕西,下抵东海,常年通航。汉丹、襄渝两条铁路和汉孟(武汉至老河口孟楼)、老白(老河口至陕西白河)两条国家级干线公路穿境而过。市内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均具有国际国内直拨功能,现已通达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能提供电报、用户传真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新建丹江口至老河口输电线路和西关变电站。
  老河口城市基础设施完备,荷载力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模型进京参展,受到各级领导好评,并荣获全省一等奖。十多年来,老河口始终如一地按此规划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美化城市,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卫生连续多年在全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获得最佳成绩,被湖北省建设厅誉为“小城市建设的一面旗子”。1990年和1992年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市辖仙人渡镇被授予全国百颗星乡镇,孟楼镇、光化办事处被授予“楚天明星乡镇”。
  老河口经济发展迅速。近年来围绕“版图小市、经济大市”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市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老河口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小麦商品粮基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棉花、油料为主,其小麦单产居湖北省之首。近年来,老河口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业综合开发,形成了以粮食生产为基础,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成为老河口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老河口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目前已形成以化工、机械汽车、纺织服装、建材、冶金五大行业为支柱,以精细化工、精密机械、新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冶炼、电子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新格局,生产千余种产品。近年来,通过不断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进技术进步,发展横向联系和大力开发新兴产业,一大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近几年来,老河口强化对外开放意识,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1994年7月获自营出口权。出口产品有木雕、玉雕、柠檬酸、羊角锤、钢锯架、棉纱、棉布、水泥、玻纤纱等204个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17个国家和地区。老河口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历为鄂西北商业重镇,素有“小汉口”之称。建国后老河口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2006年城东工业区
  湖北老河口经济开发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的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开发区起步区位于老河口市中心城东部,规划面积4.23平方公里。
  依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特色、综合配套”的要求,完善了开发区产业分区、功能分区和用地规划,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招商的整体思路,开发区集中精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入驻工作。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即纵向汉口路、光年路、城东大道,横向机场路、汉江大道、环三路。随着路网及配套工程的完善,为企业和项目入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开发区内企业总数达到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2家。已形成以东风创普、博大整车、苏州仁和、东方金龙和光华组合机为主的机电汽车特色园,以港资国泰华精纺、君益精纺、富利华精纺和锦盛织布为主的纺织特色园,以华松辣椒碱、奥星粮油、仙仙果蔬、台资金薯和梨花湖食品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高新科技园的格局。
  2006年4月,老河口经济开发区一期路网建设工程启动,总投资1.2亿元。工程包括新建光年路北段、汉江大道东段、城东大道,以及汉口路、环三路、机场路修整刷黑。整个工程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建设规模大。新建三条道路全长4288.8米,建成后形成4.23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可供工业项目建设用地2300亩,可吸纳外来投资20多亿,每年可新增产值40到60亿元,同时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安置大批劳动力就业。二是设计档次高。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配套的绿化、路灯、景观,都是立足长远,高标准设计,高起点规划。其中,弱电入地、雨污分流体现了最新环保设计理念,绿化景观聘请具有园林绿化国家一级资质的四川易园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三是配套设施全。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新型经济开发区的要求,配套完善了公共管沟、弱电管涵、供水管网、雨污分流管道、高杆路灯、交警信号灯、安全岛、绿化带、公交站台等公用设施。四是推进速度快。工程从4月21日开始启动,在20天内完成152户拆迁、4个村16个组262.6亩的征地,并及时按政策补偿兑付到位;道路建设从6月16日实施,主体工程于10月16日完工。五是建成效果好。目前,开发区已形成 “三纵三横”路网格局,共接待咨询、考察客商100多家,共有25个项目列入入驻计划,投资总额20亿元,目前新开工8家。
地形地貌
  市地处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尾端,位于汉水中游东岸,南阳盆地边缘,地貌形态多姿。地势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若干条“鸡爪子”状丘岗伸向东南,形成丘陵、平岗、平原三种地形。平岗地高程在100米至150米之间,其面积占总面积的42. 94%;丘陵地高程在150米至450米之间,其面积占总面积的39.17%;平原地高程在100米上下,其面积占总面积的17.89%。境北朱连山东西横断,与河南省渐川县、邓县相隔,为境内最高山脉;自西向东,高庄寨高346米(黄海高程,下同)。彭家寨高451米,煤铁垭高402米,青杠扒北岭高462米(为境内最高点),吴家庄东岭高408米,大山寨高393米,至六股营北岭高239米,再向东即为岗坡地带,高程在200米以下。朱连山以南之岗岭均为自北向南走向。其主岭自二劈山向南经渔关庙、黄庄、孙家洼西岭、梁岗、袁冲、郝岗、杨陈扒、韩家大堰、石碑岗、九里岗、张岗、晋公庙、土地岭、西张湾西岭、杨家山,再向南入襄阳县境,岭长57公里,沿线岭高在186米至159米之间。这道岗岭,将境内水系分为东西两片,岭西地形起伏较大,属丘陵地带,其间大小河流均直接汇入汉水;岭东属平岗地带,其河流则分别汇入排子河、黑水河,再入小清河,至襄樊市北入汉水。朱连山主岭以西的支岭,均为自东向西南走向,由主岭直至汉水边。
行政区划慨况
  河口市辖1乡:袁冲乡;5镇:仙人渡镇、张集镇、竹林桥镇、薛集镇、孟楼镇;4个街道办事处:酂阳办事处、光化办事处、李楼办事处、洪山嘴办事处。2006年,全市有村委会224个、社区居委会34个、1609个村民小组。
2006年老河口市行政区划
  2006年末,老河口市总人口52.18万人。辖酂阳、光化、李楼、洪山嘴4个街道,仙人渡、张集、竹林桥、薛集、孟楼5镇以及袁冲乡,共有224个行政村、34个社区,1609个村民小组。
    洪山嘴街道 办事处驻洪山嘴,人口58943人,面积192.2平方千米。辖5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洪山嘴、江山、宝石水泥厂、电器厂、工具厂;洪山嘴、傅家寨、杨家湾、艾家沟、石门、高楼、李家寨、六股泉、佘农湾、庄家沟、军河、苏家河、太山庙、袁庄、池岗、兰家岗、牛王庙、尚湾、兴隆寺、红树木沟、瓦城沟、黄龙泉、小黄楝树、杨化岗、肖湾、金家棚。
    酂阳街道 办事处驻北京路,人口49962人?,面积45.4平方千米。辖1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大桥路、洪城门、仁义街、和平街、牌坊街、三环街、东启街、友谊路、航空路、童营、高潮;八一、太山、晨光、府州、汉滨、临江、郑营、龙岗、赞南、杨营、卢营、杨寨、黄营。
    光化街道 办事处驻秋丰路,人口75721人,面积46.7平方千米。辖9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秋丰路、光明、望江楼、三岔路、太平街、胜利路、小东门、滨江、拦马河;宋家营、老县城、徐家滩、明家山、柳树湖、查营、雷祖殿、贾沟、冯营、西观、辛店岗。
    李楼街道 办事处驻李楼,人口42015人,面积80.3平方千米(老河口市政府网站为89.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红庙;李楼、王营、亢家营、陈家埠口、邓家岗、王家湖、刘营、必位岗、火星庙、杨家道子、朱楼、何营、李家河、贾湖、黎家卡子、黄家寨、黄龙庙、张庄、大张沟、鲍河、付家堤、方营。
    仙人渡镇 镇政府驻仙人渡,人口42689人,面积114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31个村委会:仙人渡、西街;白鹤岗、张家竹园、王家楼、张岗、马家冲、大张营、马家岗、小张营、雷家牌坊、西张湾、靳家湾、南岗、茹家湾、李家染坊、范家营、杜家河、刘家营、王家营、龙王冲、莫家营、辛庙、北沟、安家岗、黄家庄、柴店岗、崔家营、钟家寨、林岗、邓家营、范家湾、黄家营。
    张集镇 镇政府驻张集,人口45200人,面积16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33个村委会:张集;大房营、佘刘、二房子、任家岗、龙兴寺、李家岗、彭家沟、尚沟、三房营、大王岗、闫家、张集、江营、罗营、油坊湾、杜家湾、赵湾、孙楼、汤冲、蒋湾、钟家湾、陈家楼、赵营、高庄、胡家寨、晋公庙、孙家湾、罗湾、高湾、中家杨湾、武家岗、詹冲、张湾。
    孟楼镇 镇政府驻孟楼,人口36985人,面积6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孟楼;柴岗、秦家庄、黄老营、曹营、能河、毕庄、王楼、邓家岗、佘家湾、田营、孟楼、杨岗、朱家庄子、朱家寨、大周营、李河、申家楼、韩堂、小黄营、曹坡。
    竹林桥镇 镇政府驻竹林桥,人口35320人,面积108.6平方千米(老河口市政府网站为11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竹林桥;小贺营、梁曹洼、谢营、范冲、小陈营、大张洼、陈家营、小左岗、莲花堰、丁楼、贺湾、温岗、王李岗、王湾、马湾、朱岗、大堤、孟湾、苏家店、周岗、竹林桥、刘岗、邓家营。
    薛集镇 镇政府驻薛集,人口4.4万人,面积94平方千米。辖2个居委会、22个村委会:薛集、振兴街;薛集、马岗、潘洼、陈家庙、天明齐、王岗、王堰、吴家洼、王河、齐岗、上寨、曾家岗、南家岗、关节岗、秦集、韩营、余起营、赵岗、徐家营、杨营、杜家营、北张岗。
    袁冲乡 乡政府驻袁冲,人口33494人,面积119.8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袁冲;袁冲、马道岗、童湾、郝岗、下四河淤、槐树湾、吴家桥、杜家庄、李文成、孟桥川、土地岭、薛沟、纪洪、六官营、牧场、吴家营、吴家咀、刘湾、孙家洼、陡沟河、韩高楼、付家营、申家营。
民俗文化
  老河口民俗
  (一)衣食住行
  1.服饰
  清末、民国时期,城乡劳动人民服装,以自纺自织粗棉土布为主。多以锅烟、塘泥或蓝靛煮染成色缝制。式样以长衫、对襟短褂、折腰裤(无前后之分)为主。夏季粗布开胸背心,草鞋或布鞋。入冬长筒布袜、布鞋。鞋式有“一道脸”、“三块瓦”、“大圆口”等。戴毡帽头、瓜壳或“猛一挎”线帽。雨雪天多穿木屐或油鞋(布质外涂油料)。民国初年机织布做衣料已普遍。市民、店员多着长衫、短褂,绅商则长袍、马褂、礼帽、线袜,雪雨天着胶鞋。公务人员和学生着制服。妇女多穿大襟宽边布衫,袖宽8-12寸,裤腿“吊8寸”,系褶裙。服装制作多系手工。在发型上,进入民国后,男子多剃光头,知识青年中开始流行分发和平头。少儿剃搭毛。少女梳“刘海”拖单长辫,出嫁时挽发髻,戴卡子、耳针等装饰品。1919年“五四”运动后,妇女开始剪辫、放足,留齐耳短发。1931年,城市中青年妇女服装时兴长旗袍、短袖短衫、白袜、带绊圆口黑布鞋。中高跟皮鞋开始出现。抗日战争中,因避空袭,白色服装多改用有色布料,为便于奔跑,长衫在青少年中逐渐淘汰。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干部职工男着中山服,女着延安服,多为蓝黄两色。长衫、马褂、旗袍、长短裙被淘汰。解放跑鞋广销城乡。80年代初,市场开放,市民服装的款式色调发生巨大变化。五光十色的T恤衫、夹克、登山服、猎装、西装、喇叭裤、牛仔裤、连衣裙、长短裙、风衣、健美服己成为男女青年的流行时装。
  2.饮食
  本市居民世代重农力耕,生活俭朴。自老河口形成商业城镇后,市民生活条件较优越,城乡居民饮食上的差距逐渐拉开。建国前家境贫困的农民,多以杂粮、瓜菜掺合作主食。红薯成为农民半年之粮。城市居民一日三餐,干稀粗细,因家境而异。建国后,城乡人民主食均以米面为主。解放前,农民终年缺菜少油,仅靠粗菜野菜佐食,除年节外,少有荤腥。解放后,农户分有自留地,可种植蔬菜调剂生活。平时招待来客,城镇居民较为讲究,农家比较简便,因条件所限,多为蛋汤、油馍。夏季,市民喜食“酸浆面”,酸辣可口,祛暑开胃。冬季,“羊肉糊薄”最爱欢迎,爽口松软,驱冷避寒。
  3.居住
  建国前,农村建房多为单家独户。用茅草上顶,四壁为“干打垒”或土坯砌成。前后两坡,两侧为硬山,上开一小洞为窗,后墙无窗。数口之家,床灶相连,阴暗潮湿。王府洲居民住房多用巴茅上顶,四壁用巴茅涂泥围成,遇大风天常常禁火冷食。城镇市民住房多为砖木结构,一般低矮狭窄。富裕之家青砖上顶,多为“四合院”。商店多用铺板门便于营业。70年代,本市开始修建居民住宅楼。进入80年代,农民建房开始出现新式二层水泥楼房。
  建国前,农民和城市平民室内家具极为简陋。神柜几乎每家必备,用于祭祀。一般有木桌、条凳、木箱、木板床等物件。农户人家多用睡柜,柜内装粮,上面作床。或砌土坑,上面睡人,下作鸡舍。富裕之家家具多用土漆描金,式样古朴笨重。80年代市民所用家具多为钢木制品,式样趋向轻便、美观大方。
  4.行具
  清末、民初,农村妇女出门,多用牛车、毛驴代步。少数富裕之家备有骡车。城市富人多乘双人轿。1918年,黄包车开始出现,成为城区内主要代步工具。解放后,黄包车被取缔。60年代自行车逐渐增多,成为职工、学生上学上班和农民赶集的主要交通工具。
  (二)岁时
  春节俗称阴历年,为群众最隆重的节日。进入腊月后,各家即着手准备新衣和食品,俗语“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同时清除室内积尘,俗称“打堂廊灰”,设祭神供器。腊月23日晚“送灶神”,过小年。28日发面蒸馍,农家多蒸供享馍。29日张贴春联、年画。除夕日吃团年饭以示全家团聚。城区商民有守岁之风,抢“彩头”以兆来年财运亨通。午夜接“灶神”。初一日早餐食饺子。饭后亲友往来拜年祝贺。解放后,原有的迷信禁忌和祭祀活动己逐渐消失,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节前搞卫生,除夕团年,春节拜年等习俗不变,并新增了“春节茶会”、“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等团拜活动。
  上九节 农历正月初九为上九节。老河口玉皇阁(在南城门上)有庙会,多为妇女前往
  进香朝拜祈求平安。30年代以后庙会消失。
  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或灯节。自十三日晚起,连续五夜,各家门口张灯挂彩。儿童提灯上街游玩,各色花灯争奇斗妍。晚上食汤元。祭祀时以土盅或用面捏成小盅,内盛香油、灯草点燃,遍置室内阴暗处以照邪祟,向往光明。十六日城区市民往老县城游玩,称为“游百病”。解放后,这一节日仍为群众所重视,吃元宵、玩花灯的习俗仍保留下来。
  清明节 旧时清明节家家扫墓祭祖坟。各行帮有做“清明会”,以联络同行、同乡情谊。解放后“清明会”消失,扫墓悼念之风仍相沿袭,并形成悼念革命烈士的新风。
  端阳节 又称端午节。旧时,民家门口插艾枝、营蒲,室内张贴张天师像。早餐食粽子、鸡蛋、大蒜,饮雄黄酒。小孩佩带香荷包,可避汗气。午后市民涌向河边看龙舟竟赛。现在节日中的迷信祭祀已破除,龙舟竞赛迄未恢复。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鬼节。旧时各庙设坛做法事,名为“盂兰会”,以超度亡灵。晚上有放河灯的迷信活动。现在上坟习俗仍有,迷信活动已废止。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晚上祭月,以月饼、枣子、柿子、核桃、山植果、清茶供于月光下,祈求平安。解放后己无祭月活动,食月饼的习俗一如既往。
  (三)礼仪
  1.交往
  封建时代崇尚旧礼法,敦序长幼之节,规定“明礼让以厚风俗”。后来迭经演变,或扬或弃,逐步形成本市礼仪之风。城乡大家小户重视家庭教育,教育子女和睦乡邻、尊老爱幼,养成勤劳朴实、彬彬有礼的美德。在对人称谓上,老者称大爷、老奶奶;年如父母者称大伯、叔叔、大妈;与己年近者称大哥、大嫂、大姐。客人来起立迎接,说声“稀客”,然后让坐、递烟、泡茶。客走送出门外,说声“慢走”。请人帮忙后和借物归还时应说“难为”、“麻烦你”、“谢谢”。对人间事应冠以“请教”、“请问”。语言或行为有失礼之时应说“对不起”、“请原谅”、“多包涵”。与长辈和老人说话应称“您老”。客未食毕主人不能先放杯箸。解放后,礼仪有扬有弃,待人接物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变更,但尊老好客,睦邻友谊之风仍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2.婚嫁
  旧时男婚女嫁听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一般在少年时期即订下亲事。亦有出生前双方父母即予订婚约者,称为“指腹婚”。“侄女随姑”、“姨娘开亲”的颇为风行。富家论婚讲究“门当户对”,互相攀缘。提亲先由男家托媒说合。女家同意后,用庚帖送去女儿生辰。男方接到生辰后即请算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无“冲克”即备彩礼到女家“放定”,即所谓“拿八字”,完成订亲手续。子女成年后,男方托媒至女家请期,俗称“看日子”。嫁奁由女家陪送。男家婚前一日待客,夜间设“陪郎宴”,邀未婚少年陪新郎宴饮以守洞房。次晨备花轿由接亲娘代往迎亲,亦有新郎亲临接者。新娘上轿前“开脸”(用线将脸上汗毛捻去)、梳妆、拜别父母,搭红盖头由兄弟背人轿内。至男家“拜堂”后,入洞房坐床饮交杯盏。新人床上放斗一,内装粮食,上插木尺一,以示男耕女织丰衣足食。斗旁置秤,以示称心如意。床上遍撒白果、红枣、花生,象征白头到老,早生贵子。夜宴后亲友“闹洞房”取笑。次日家宴,新娘拜见诸亲。三日回门拜女方亲眷。
  “五四”运动后,青年学生在民主思潮推动下,开始抵制包办婚姻,提倡自由结婚。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出现“文明结婚”、“集团结婚”,简化结婚仪式,废除繁褥礼节。订婚时,分别有订婚人、介绍人、证明人和双方家长在订婚书上签字。结婚时改行鞠躬礼,由家族中或地方有资望者证婚,然后设宴庆贺。有的订婚、结婚时在报上刊登启事,以告知亲友。
  解放后,政府颁布了《婚姻法》,旧的婚嫁习俗逐渐革除。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优生优育,晚婚逐渐成俗,近亲结婚者已不多见。男女双方建立爱情后,征得家长同意,到政府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婚姻即生效。结婚仪式简单,仅以一糖果招待来宾。进入80年代,婚嫁铺张之风、“婚嫁论财”的旧俗有所抬头。
  3.丧葬
  旧时丧葬礼仪之繁简,因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异。父母死,子女有在外地者必回
  家奔丧。人死后即移尸地上,尸体入棺谓之“大殓”,富家除装饰品外另放入随葬品。亡母,大殓时必请娘家人到场亲视入殓,以免挑剔,俗语“父死好葬,母死难葬”即是此意。子女披麻戴孝,举行“点主”、“家祭”。亲友往吊皆赠一条孝布系于腰间。婿家全猪全羊设祭,虽贫家亦备猪头、猪蹄、供享、火纸,俗称“烧头蹄纸”。三日后出殡,途中常有至亲好友设“路祭”。葬后三日,亲属到坟前培土“圆坟”,每隔七日为一期,到坟前烧纸,直到七期。葬地先请风水先生看地、点穴,贫民多葬于“义地”内。各商帮会馆均置有“义地”为本帮人死后葬埋之处。建国后仍沿用土葬,废除了迷信仪式,提倡“深埋薄葬”,改孝服为佩黑纱,亲友往吊改献花圈。60年代开始推行火葬,现已普及。
  4.寿诞
  老人寿诞以六秩为荣庆。后凡10年为大寿辰。亲友祝贺,送寿面以示长寿。凡寿诞,前
  一晚例食“长寿面”,饮“寿酒”,俗称“暖寿”,次日宴客。子女生日谦称“母难日”,有禁食一天者。解放后,寿仪从简,赠送“寿糕”表示敬贺。
  (四)禁、忌
  解放前,民间禁忌颇多,尤以年节喜庆时最为注意。故年节时恐儿童在言语、行为方面犯忌,于庭院中张贴“童言无忌”四字以表示不忌、不讳,不予计较。一般禁忌有:
  年节喜庆不说不吉利语言。
  除夕夜水缸必装满水,以示来年财旺(满)。忌半缸水。
  除夕夜灶前多堆放木柴,以示来年财运亨通。忌无柴(财)。除夕夜火盆炭火要旺,以示来年兴旺。忌无火。
  除夕夜撰面杖用毕后藏好,初一忌见。
  团年酒宴上忌食全鱼,以示年年有鱼(余)。春节三天扫地由门口往内扫,以示进财。
  垃圾不外倒,以示聚财。
  父母死后一年内忌炸食品。
  孝未满时,年节忌至亲友家拜年。
  孝子进入朋友和邻居家时必先去掉孝巾,忌戴孝巾入室。借别人药罐用后忌立即还
  须待对方用时自己来取。
  产妇忌入外人家。
  妇女忌坐、跨扁担。
  妇女上船,忌从船头上,忌立于船头。邻人忌入产妇卧室。
  喜庆宴席忌用豆腐汤。
  食饭后,忌筷子架到碗上。早饭前忌说梦。
  行船跑马不问路,忌问时间。
  船民忌“沉”、“翻”、“干”等字音。“盛饭”改“添饭”。艺人忌“梦”字音,改梦字音为“混”字音。
  坐席忌坐上下各一,左右各二。
  解放后,随着教育与科学的普及,上述禁忌凡属漏俗,尤其有些轻视妇女的漏俗已全部废除。
  老河口教育
  老河口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科教兴市步伐加快,全市现有独立的科研机构30多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市”、“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市”,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幼儿教育先进市”。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体育活动广泛普及,市民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建成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体育馆、电视调频发射等。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连续两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城市”称号。自1990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还先后荣获“全国规划管理先进城市”、“全国房地产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市境古为阴国(治所在今袁冲区古城水库淹没区内),因位于荆山之北而得名。春秋时绝,为楚属地。“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下阴城址在今傅家寨附近)。
    秦置酂县(故城约在今谷城县固封山北,已没于汉水)、阴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辖酂、阴等八县。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辖酂、阴、筑阳三县,郡治设于酂城。西晋永嘉(307-313)中,城没于汉水。唐初置酂州,旋废。改阴城县为阴城镇,入谷城县。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乾德县,属光化军。熙宁五年(1072年)废军,改乾德县为光化县,取“光大王化”之意为名,属襄州;元佑初年,复光化军,属京西南路。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光化县入谷城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光化县,属襄阳府。1914~1948年,先后属襄阳道、第八、第五行政督察区。1937年置老河口镇,因处汉江故道之口得名,为光化县治。
    1949年属襄阳专区。1951年以老河口镇置老河口市,1952年撤销,仍为光化县治。1960年均县并入光化县,1962年二县分治,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划老河口镇及近郊置县级老河口市。1983年撤销光化县,并入老河口市。现由襄樊市代管。
  
    1948年,老河口市爱国民主政府成立,在城区内建立3个区。1949年,光化县全境解放后,撤销老河口市,全县设5区、33乡,老河口为其中一区;次年1月,老河口区改为镇;1951年7月,老河口镇升格为专署辖市;1952年8月,撤销市建置,变为县辖镇。1979年11月,国务院批准老河口镇升格为市,除镇辖范围外,并划5个生产大队为其所属,市设3个街道办事处。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光化县,将光化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老河口市(县级)。
    1997年,老河口市面积1032平方千米,人口49.6万。辖5个街道、8个镇、2个乡:酂阳街道、中山街道、光化街道、洪山咀街道、李楼街道、仙人渡镇、孟楼镇、张集镇、竹林桥镇、纪洪岗镇、傅家寨镇、秦集镇、薛集镇、袁冲乡、赵岗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509468人,其中:光化街道73645人,中山街道52173人,酂阳街道53088人,洪山咀街道 31161人,李楼街道41247人,付家寨镇14363人,孟楼镇32151人,纪洪镇16730人,张集镇44945人,仙人渡镇40795人,竹林桥镇35345人,秦集镇15078人,薛集镇26768人,袁冲乡17620人,赵岗乡14359人。
    2004年底,老河口市总人口511856人。辖4个街道(光化、酂阳、洪山嘴、李楼)、5个镇(孟楼、薛集、张集、仙人渡、竹林桥)、1个乡(袁冲),38个社区、227个村委会。
    2005年底,老河口市辖4个街道(光化、酂阳、洪山嘴、李楼)、5个镇(孟楼、薛集、张集、仙人渡、竹林桥)、1个乡(袁冲)。共有31个社区、227个村委会。
    2006年末,老河口市总人口52.18万人。辖酂阳、光化、李楼、洪山嘴4个街道,仙人渡、张集、竹林桥、薛集、孟楼5镇以及袁冲乡,共有224个行政村、34个社区,1609个村民小组。
百科大全
  Laohekou Shi
  老河口市
  Laohekou Shi
  湖北省西北部交通枢纽,汉江上游物资集散地。位于省境西北部。面积1043平方公里,人口45.53万;其中市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12万。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建镇,至清代发展为“五方杂处,商贾云集”的市镇,拥有商户500多家,人口近8万,有“小汉口”之称。抗日时人口曾增至17万。1979年设县级市,属襄樊市辖。1983年光化县并入。1988年改为省直辖行政单位。市境大部属鄂北岗地,滨江一带为冲积平原。市区位于市境西部,街区沿汉江延伸,商业区在胜利路与和平路一带。汉丹铁路从市东经过。市西南的汉江公路大桥全长2000米,连接汉(口)孟(楼)、老(河口)白(河)两干线公路,使老河口成为鄂西北至川、陕、豫的公路交通要冲。汉江航运上通丹江口、陕西白河,下至襄樊、武汉等地。玉雕工艺品远销国外。市区东郊百花山又名马窟山,风景优美,“马窟云峰”为旧光化八景之一。
  (陈联寿)
英文解释
  1. n.:  Laohekou City
近义词
老河口
相关词
湖北襄樊民间音乐义务教育通知办法学籍管理博物馆
社会
包含词
老河口市一中老河口市四中老河口市光化
老河口市宾馆老河口市博物馆老河口市中医院
老河口市丝织厂老河口市皮革厂老河口市委党校
老河口市第一医院老河口市第一中学老河口市水利宾馆
老河口市张集宾馆老河口市友谊宾馆老河口市第八中学
老河口市第六中学老河口市第十中学老河口市薛集中学
老河口市袁冲中学老河口市贾湖中学老河口市高级中学
老河口市第五中学老河口市第二中学老河口市宏原饭店
老河口市按摩医院老河口市第二医院老河口市江山医院
老河口市张集中学老河口市秦集中学老河口市第七中学
老河口市第三中学老河口市盐务管理局老河口市阳光大酒店
老河口市四维大酒店老河口市方圆大酒店老河口市北京路饭店
老河口市洪城门饭店老河口市大桥路饭店老河口市雪飞大酒店
老河口市孟楼镇中学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中学老河口市卫生防疫站
老河口市洪山嘴中学老河口市第十一中学老河口市竹林桥中学
老河口市水泥厂职工医院老河口市妇幼保健院老河口市洪山咀羊毛衫厂
老河口市大进针织有限公司老河口市针纺织品公司老河口市光化纺织有限公司
老河口市广播电视大学老河口市财政培训中心老河口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老河口市袁冲纪洪中学老河口市义务教育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老河口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老河口市企业局职工培训中心老河口市光化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老河口市五机工艺进出口公司
老河口市金玛珠宝企业有限公司
分类详情
张开酂阳街道张开孟楼镇张开张集镇张开光化街道张开洪山嘴街道
张开李楼街道张开薛集镇张开仙人渡镇张开竹林桥镇张开赞阳街道
张开洪山咀街道张开袁冲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