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长臂虾科)
亦称白脚虾、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万氏对虾等,素有淡水虾王之称。原产地集中在厄瓜多尔沿岸,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富有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黄的特殊鲜美之味。每百克虾肉虾肉含蛋白质20.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鲜食可烹调红焖大虾、煎白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加工可制成虾干、虾米等海味品。 |
|
体肥大,青褐色。每节腹部有附肢1对,尾部附肢变化为尾扇。头胸部粗大,腹部起向后逐渐变细。头胸部包括头部6节,胸部8节,由一个外壳包围。腹部7节,每节各有一壳包围。附肢每节1对,变化较大,由前向后分别为两对触角,3对颚,3对颚足,5对步足,5对游泳足,1对尾扇。成虾个体一般雄性大于雌性,最大个体雄性体长可达40厘米,重600克;雌性体长可达25厘米,重200克。雄性第二步足特别大,呈蔚蓝色。 |
|
原产于印度太平洋地区,生活在各种类型的淡水或咸淡水水域,60年代以来,先后移养于亚洲、欧洲、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1976年自日本引进我国,目前主要在南方l0多个省(市、区)推广养殖,以广东发展最快。 |
|
罗氏沼虾是一种生长速度快,食谱广,营养丰富的经济虾类,体型大,最大可40厘米,重600克,原产东南亚一带。池塘养殖虾体多呈灰黄色,不耐低温,生长适宜水温为20~34℃,对水体溶氧量要求较高。 罗氏沼虾为杂食性甲壳动物,偏爱动物性食物,人工饲养的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37~38%左右,其中动物蛋白质含量约占20%,植物蛋白质占17~18%。刚孵出的罗氏沼虾体长1.7~2.0毫米,经两个月可长至3厘米左右的小虾。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经5个月饲养,平均体重可达30克左右。 |
|
▲ 稻田的条件和建设
1、 条件:养虾稻田靠近村庄,易看管,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
2、 建造:在稻田中央沿稻田走向挖一条深0.8m宽6m的养虾沟,约占稻田面积的20%。田埂加高至0.7m,建成上口宽 1m的外堤坝,进排水口设置筛绢网(50~80目)作拦虾(鱼)设施。
▲ 虾苗的强化培育:购卖规格为0.8~1cm的虾苗,在放养虾沟里经40天强化培育后才放入大田养殖。
1、准备工作:虾苗放养前15天,对养虾沟进行消毒,每亩施生石灰78kg。一周后施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50kg,无机肥10kg,培植天然饵料。
2、虾苗放养:5月放苗,每平方米放养150尾,虾苗入池前,连同氧气袋缓水10分钟。
3、投饵:投喂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每6小时投饵一次,沿虾沟四周多点投喂,初期每万尾虾苗日投饵0.5kg。
4、水质管理:每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3,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35cm。
▲ 水稻栽插:水稻品种选用抗倒伏的杂交稻。整田时,先沿养虾沟两侧取土打坝,筑成高25cm宽30cm的隔水岭,使养虾沟与大田暂时隔离,然后稻田用生石灰清田消毒,亩施25kg。3天后施肥,亩施堆肥500kg,无机肥50kg。6月中下旬插秧,插秧方法同一般稻田。6月底,秧苗已返青,虾苗经40天的强化培育个体已达到3~4cm,成活率可达80%以上。此时,去除隔水岭,使养虾沟与大田连通,为虾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场所。
▲ 鱼种投放 亩投放规格为150~250g/尾的白鲢60尾,下田时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 饲养管理
1、投饵:幼虾进入大田后铒料以碎螺蛳肉为主,每天投饵2次,黎明和傍晚各一次,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0%,并搭配少量颗粒饲料(0.5kg/天),每次投饵量以虾在2~3小时吃光为宜。
2、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虾苗强化培育期水位保持在0.7m,幼虾进入大田初期,稻田水深保持10cm左右。水质清新,肥度适中,养虾沟透明度在30~33cm之间,水色为淡绿或褐绿色为好。每15天施生石灰一次,每亩用7kg左右,调节水的酸碱度,增加钙质。高温季节(8~9月份),每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稻田水的1/3,暴雨前夕定要进行灌排水,防止缺氧。
▲病害防治:虾的养殖期间,每15天用药消毒一次,交替使用漂白粉(1ppm)和生石灰(20ppm)。在饲料中添加虾蟹蜕壳素,使虾顺利蜕壳。看管人员每天应巡塘多次,观察鱼虾活动情况,驱赶敌害生物。 |
|
▲ 稻田的条件和建设
1、 条件:养虾稻田靠近村庄,易看管,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
2、 建造:在稻田中央沿稻田走向挖一条深0.8M宽6M的养虾沟,约占稻田面积的20%。田埂加高至0.7M,建成上口宽 1M的外堤坝,进排水口设置筛绢网(50~80目)作拦虾(鱼)设施。
▲ 虾苗的强化培育:购卖规格为0.8~1Cm的虾苗,在放养虾沟里经40天强化培育后才放入大田养殖。
1、准备工作:虾苗放养前15天,对养虾沟进行消毒,每亩施生石灰78Kg。一周后施基肥,每亩施有机肥350Kg,无机肥10Kg,培植天然饵料。
2、虾苗放养:5月放苗,每平方米放养150尾,虾苗入池前,连同氧气袋缓水10分钟。
3、投饵:投喂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每6小时投饵一次,沿虾沟四周多点投喂,初期每万尾虾苗日投饵0.5Kg。
4、水质管理:每2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1/3,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35Cm。
▲ 水稻栽插:水稻品种选用抗倒伏的杂交稻。整田时,先沿养虾沟两侧取土打坝,筑成高25Cm宽30Cm的隔水岭,使养虾沟与大田暂时隔离,然后稻田用生石灰清田消毒,亩施25Kg。3天后施肥,亩施堆肥500Kg,无机肥50Kg。6月中下旬插秧,插秧方法同一般稻田。6月底,秧苗已返青,虾苗经40天的强化培育个体已达到3~4Cm,成活率可达80%以上。此时,去除隔水岭,使养虾沟与大田连通,为虾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场所。
▲ 鱼种投放 亩投放规格为150~250g/尾的白鲢60尾,下田时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 饲养管理
1、投饵:幼虾进入大田后铒料以碎螺蛳肉为主,每天投饵2次,黎明和傍晚各一次,日投饵量为虾体重的10%,并搭配少量颗粒饲料(0.5Kg/天),每次投饵量以虾在2~3小时吃光为宜。
2、水位控制和水质管理:虾苗强化培育期水位保持在0.7M,幼虾进入大田初期,稻田水深保持10Cm左右。水质清新,肥度适中,养虾沟透明度在30~33Cm之间,水色为淡绿或褐绿色为好。每15天施生石灰一次,每亩用7Kg左右,调节水的酸碱度,增加钙质。高温季节(8~9月份),每3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稻田水的1/3,暴雨前夕定要进行灌排水,防止缺氧。
▲病害防治:虾的养殖期间,每15天用药消毒一次,交替使用漂白粉(1ppm)和生石灰(20ppm)。在饲料中添加虾蟹蜕壳素,使虾顺利蜕壳。看管人员每天应巡塘多次,观察鱼虾活动情况,驱赶敌害生物。
【罗氏沼虾无病毒苗种繁育技术】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又称为白体病、白尾病,是近年来发生于罗氏沼虾苗种阶段的一种疾病,患病虾体出现肌肉白浊、白斑或白尾症状,可在数天内发生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成为当前罗氏沼虾育苗、养殖的主要危害。研究表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病原为罗氏沼虾诺达病毒,传播途径以垂直传播为主,但其水平传播也有极强的感染能力。2002年~2003年,笔者应用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的病毒诊断技术进行了罗氏沼虾无病毒苗种繁育技术研究,成功地为我国主要育苗区及养殖区提供无病毒种虾及无病毒苗种,并有效地预防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流行。
一、无病毒亲虾选育
1.苗种选择 每年4月底~5月初,选用自繁或没有发病史育苗场生产的优质健康淡化苗种,规格在体长0.8cm以上,个体均匀,体质健壮,且具有较强的逆游能力,并经过罗氏沼虾诺达病毒TAS-ELISA方法检测而呈阴性的虾苗。
2.虾苗暂养 选择具有隔离措施以及经过严格消毒的水泥池或大棚内土池进行培育,水泥池中的放养密度为5000尾/平方米,大棚内土池中的放养密度为3000尾/平方米,水温25℃,饲料采用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蛋羹、虾片、罗氏沼虾混合饲料等。暂养期间,每日仔细观察虾苗活动情况、摄食情况等,及时挑选可疑的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在1个月的暂养期内至少经过 7次的病毒检测且检测结果呈阴性。5月20日以后,外塘水温在22℃以上,将虾苗放入具有隔离措施的池塘养殖,而该池塘应无发病史,并要求在虾苗放养前经过严格消毒。
3.池塘养殖 6月~10月间进行池塘养殖,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罗氏沼虾养殖技术操作规范进行,并定期检查虾苗生长状况,以及应用ELISA方法进行病毒检测。
4.虾苗培育期间的消毒隔离措施 虾苗暂养、池塘养殖期间的培育用水均用蓄水池对水源进行沉淀和消毒处理,同时注意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冰冻野杂鱼作为养殖饲料。
5.亲虾挑选 10月上旬即可进行亲虾挑选。应挑选体格健壮、附肢完整、全身无病灶的虾体,且雌雄比例为2~3∶1。
二、亲虾越冬期的强化培育
1.越冬池的预处理 越冬池在使用前用3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周以上,清塘后刷洗干净,待用。
2.适宜环境条件的调控 越冬期间,水温以控制在21℃~22℃为宜。在越冬初期,因虾体刚刚进入温室而机械损伤较重,可以将水温适当提高1℃~2℃,待虾体摄食量增加且恢复体质后再降为越冬水温。
3.饲料投喂 饲料是亲虾性腺发育的基础,饲料投喂即要保证亲虾的营养需求,又要保证其适口性。越冬期间,可采用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再补充以动物性饵料进行投喂,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强化亲虾营养,增强其免疫力,也避免了亲虾产生厌食情况。
4.加强管理 养殖用水的水源要确保未受病原污染,并定期对越冬水体进行消毒,每天对温室内的工具及车间也应进行严格消毒。
5.定期对亲虾进行病毒检测 每日观察亲虾摄食情况、活动情况等,如发现可疑的亲虾要立即进行病毒检测。越冬期间,每月至少保证有1次以上的病毒检测记录。
三、无病毒苗种的繁育技术
1.水源的预处理 在冬季水温较低时池塘注水,并用生石灰对池水进行消毒。经过1个月~2个月的沉淀、消毒处理,池水的水质指标在育苗季节可以达到较好的状态。
2.亲虾的强化培育 在整个育苗期内,应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投喂,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质,日投喂量为虾体体重的5%~7%,且根据虾体摄食情况随时调整投喂量,增加换水量和换水频率以保持水质的清新,促使亲虾性腺快速成熟而在池中进行交配产卵。
3.病害防治 采用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综合防治措施。育苗池与育苗工具在使用前后要严格洗净消毒。每次捕虾操作后,用高浓度的高锰酸钾彻底消毒亲虾池。育苗用水在进水时可用200目的纱绢对水源进行过滤。定期对幼体(特别是淡化后的仔虾)进行病毒检测。
4.制定严格的育苗区管理制度 为防止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水平传播,可以制定一套严格的育苗区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①育苗工作人员严格按罗氏沼虾育苗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对育苗用的工具及时消毒。在车间门口处建消毒池,人员进出车间时随时消毒。②买苗客户进入车间前要先对鞋和手进行消毒,严禁买苗客户接触育苗水体及虾苗,需要看苗时由车间管理人员代为操作。
四、小结
1.无病毒亲虾选育是关键。罗氏沼虾的无病毒苗种繁育技术能有效预防肌肉白浊病的发生,关键在于能否有效阻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对于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病原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亲虾携带和传播,通过对培育亲虾的苗种进行跟踪检测,对养殖全过程采取隔离措施,充分保证所选亲虾的无病毒状态。
2.亲虾强化培育以及生产过程中的适宜环境条件是无病毒苗种培育的辅助措施。病原、虾体、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互相联系的体系,正常情况下三者处于一个平衡体系中,若其中的一项发生改变,则必然引起整个系统的失衡,导致疾病的发生。对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点,因此,在繁育全过程中加强亲虾营养,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质进行投喂,可有效提高亲虾的体质和免疫力。另外,在幼体培育过程中要保证适宜的环境条件。
3.预防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预防疾病的重要保证,目前,所有的罗氏沼虾育苗场都几乎建在疫区,消毒措施是保证苗场不被邻近发病场传染的关键。育苗车间严格用具消毒制度,对买苗客户采取必要措施且限制客户进入生产区,而客户只进入供苗区,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的手及鞋均需严格消毒,可以确保无病毒携带进入生产区。 |
|
|
|
高邮罗氏沼虾 | 罗氏沼虾白体病 | 罗氏沼虾越冬管理 |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 | 罗氏沼虾鳃病防治 | 青虾与罗氏沼虾轮养技术 | 罗氏沼虾的配合饵料 | 如何生产罗氏沼虾颗粒饲料 |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 | 罗氏沼虾养殖管理关键 | 罗氏沼虾和澎泽鲫混养技术 | 莲田生态养殖罗氏沼虾 | 罗氏沼虾的池塘精养法 | 罗氏沼虾池塘养殖要点 | 罗氏沼虾幼虾培育技术 | 罗氏沼虾养殖技术规范 | 罗氏沼虾与青虾轮养技术 | 罗氏沼虾的成虾养殖技术 | 罗氏沼虾的养殖技术 | 罗氏沼虾病害防治技术 | 罗氏沼虾与青虾双茬养殖法 | 罗氏沼虾亲虾的选留与越冬 | 逻虾与罗氏沼虾轮养技术 | 致富霸王丛书罗氏沼虾养殖 | 罗氏沼虾中成虾典型饲料配方 | 罗氏沼虾改养南美白对虾的几个要点 | 罗氏沼虾幼虾温流水培育技术 | 提高罗氏沼虾越冬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 罗氏沼虾越冬亲虾的选择技巧 | 罗氏沼虾无病毒苗种繁育技术 | 罗氏沼虾几种病害的防治方法 | 九亿农民致富丛书青虾罗氏沼虾养殖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