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种名称】 红色吸蜜鹦鹉
【又 名】 红伶
【拉丁学名】 eos bornea
【英文名称】 red lory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族
【整体概述】
红色吸蜜鹦鹉有4种血缘相近的亚种,在台湾岛内算是最常见的吸蜜鹦鹉之一,它们的繁殖难度低,所以一年四季都经常可以在鸟店看到红色吸蜜鹦鹉的幼鸟,手养幼鸟很爱亲近主人也很爱玩耍;它们是很吵杂的吸蜜鹦鹉,有时尖锐的叫声使人无法忍受,尤其购买成鸟前先评估居家环境是否适合饲养这类吵杂的种类。
体长:28-31cm(11-12吋)
常常成一大群吵杂地出现在住家附近的农场,潮湿的森林、红树林沼泽区、近海岸的林地、海拔1250m的丘陵地等地区都常见它们成群活动,数量虽然因为遭人为捕捉作为买卖而下降,但是在当地是常见的鸟类,天然食物包括花蜜、花、昆虫,经常飞越各小岛间活动,花木较多的地区它们的族群数量也较多,筑巢于树洞中。
【地理分布】
印尼境内的摩鹿加群岛上,布鲁岛、苏拉群岛、凯伊群岛、沙巴鲁亚、安伯纳等地。
【繁殖】
繁殖季约从8-9月开始;笼养的红色吸蜜鹦鹉活泼且吵杂,购买时要注意是否为来自野外的野生鹦鹉,因为吸蜜鹦鹉这类的鹦鹉走私鸟很多,一开始适应期最好先安顿于室内,人工繁殖鸟适应环境后即很健壮。
台湾繁殖红色吸蜜鹦鹉成功者非常多,只要选择成熟且人工繁殖的红色吸蜜鹦鹉就能很快有繁殖成果,难度低,用小型笼子即可繁殖成功,一窝产2颗卵,孵化期约26天,7-9个星期后羽毛长成,幼鸟应于3至4个星期后抓出巢箱手养,否则亲鸟有可能攻击幼鸟,全年皆可繁殖。
【保护级别】 |
|
红色吸蜜鹦鹉1【中文名称】红色吸蜜鹦鹉
【中文别名】红伶、红鹦鹉
【拉丁学名】Eos bornea
【命名时间】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Red Lory
【科属分类】鸟纲 、鹦形目、鹦鹉科、吸蜜鹦鹉亚科 |
|
红色吸蜜鹦鹉2红色吸蜜鹦鹉身长28 -31cm,体重170g,寿命16年。是Eos属的吸蜜鹦鹉中黑色和蓝色斑点最少的种类。成鸟头部和颈部完全红色。初级飞羽为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蓝色。所有的尾巴羽毛红褐色。虹膜红色,腿灰色。幼鸟比它们的父母羽色暗。主要飞羽蓝灰色。耳羽有时覆盖蓝色。肛周和腿有渗透的小蓝点。腹部的羽毛常常镶有深蓝色的边缘。虹膜褐色。 |
|
红色吸蜜鹦鹉分布图分布于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
|
红色吸蜜鹦鹉3红色吸蜜鹦鹉常常集一大群吵杂地出现在住家附近的农场。在潮湿的森林中、红树林沼泽区、近海岸的林地、海拔1250m的丘陵地等地区都常见它们成群活动,数量虽然因为遭人为捕捉作为买卖而下降,但是在当地是常见的鸟类,天然食物包括花蜜、花、昆虫,经常飞越各小岛间活动,花木较多的地区它们的族群数量也较多,筑巢于树洞中。 |
|
红色吸蜜鹦鹉4繁殖季约从8-9月开始;笼养的红色吸蜜鹦鹉活泼且吵杂,它们的繁殖难度低,所以一年四季都经常可以在鸟店看到红色吸蜜鹦鹉的幼鸟,手养幼鸟很爱亲近主人也很爱玩耍;它们是很吵杂的吸蜜鹦鹉,有时尖锐的叫声使人无法忍受,繁殖红色吸蜜鹦鹉成功者非常多,只要选择成熟且人工繁殖的红色吸蜜鹦鹉就能很快有繁殖成果,用小型笼子即可繁殖成功,一窝产2颗卵,孵化期约26天,7-9个星期后羽毛长成,幼鸟应于3至4个星期后抓出巢箱手养,否则亲鸟有可能攻击幼鸟,全年皆可繁殖。 |
|
(2种)
1.Eos bornea cyanothorus 分布于布鲁岛。
2.Eos bornea bornea 分布于印尼境内的摩鹿加群岛,苏拉群岛、凯伊群岛、沙巴鲁亚、安汶岛等地。 |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
|
- lat.: Eos born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