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延地上,细长,断之有缕如丝,叶卵形对生,花白色,五瓣。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繁缕》。 |
|
⒈〖植物〗
学名:stellaria media (linn.)cyr.
英文名:chickweed
科名: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形态特征:直立或平卧的一年生草本。茎纤细,蔓延地上,由基部多分枝,下部节上生根,上部叉状分枝,有一行短柔毛。上部叶卵形,长0.5—2.5厘米,宽0.5—1. 8厘米,常有缘毛,顶端尖,基部圆形,无柄;下部叶卵形或心形,有长柄。花单生叶腋或组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花梗纤细,无毛或有纤毛;萼片披针形,外面有柔毛,边缘膜质;花瓣5,白色;雄蕊lo,花丝纤细,药顶端紫色,后变蓝色;子房卵圆形,花柱3。蒴果长圆形或卵圆形, 6瓣裂;种子圆形,黑褐色,密生疣状突起。花期2—4月,果期5—6月。
分布:各地普遍生长,生于路旁、田间、溪边,为常见的田间杂草之一;广布全国各省、区。
用途:全草作饲料;嫩苗作菜蔬;茎、叶及种子入药,有抗苗、消炎、解热、利尿、催乳、活血等作用。
⒉〖中药材〗
【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
【简介】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与归经】甘、酸,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用于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后瘀血腹痛,子宫收缩痛,牙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泽繁缕stellaria diversiflora maxim.与前种相似,分布于贵州省,亦作繁缕入药。
繁缕 [stellaria media (l.) cyr.]别名鹅肠草、鹅肠菜。为石竹科1年或2年生草本。主要产在云南,皆为野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菜资源。
一、形态特征
叶卵圆形或卵形。长1.0~2.5cm,宽1.0~1.8cm,先端尖或锐尖,为全缘叶;下部叶具长柄,上部叶常无柄或有短柄。茎纤细平软,基部多分枝,下部节上生不定根。花常组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下部叶腋间生有单生的花;花梗细弱;萼片5瓣,卵状长圆形。长约4mm,花瓣5片,白色,稍短于萼片,或与萼片等长,先端2深裂至近基部;雄蕊10,常退化为1~9,短于花瓣,花药紫红色,后变为蓝色,子房长卵圆形,顶生3条短线形花柱。蒴果卵形或矩圆形,顶端6裂;种子卵圆形,黑褐色,极细小。
二、营养与食用
据测定,每100g可食部分含水分91.6g,脂肪0.3g,蛋白质1.8g,纤维素1.4g,钙150mg,磷10mg。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成分丰富,并且还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
繁缕食用部分为嫩梢。其味似豌豆尖,但比豌豆尖更柔嫩鲜美。无论炒食、凉拌、煮汤(放入开水中数秒钟后即可起锅食用)皆具良好风味。
三、分布与生长环境
繁缕在云南各地广范分布。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云南中低海拔和中高海拔地区的500~3700m的范围内。以山坡、林下、田边、路旁为多。在云南各地,几乎一年四季可见并可食用。国内其它省区也有分布,国外日本、朝鲜、俄罗斯皆可见。
繁缕喜温和湿润的环境,云南一般在雨季生长旺盛,冬季也能见到。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3~23℃。能适较轻的霜冻。
繁缕茎虽纤细平软,但生命力较强,尚无人工栽培,菜田边繁殖较快,极少见其感染病害,其茎叶为草绿色,故其外观商品性好,感觉很“柔”,是一种颇受消费者欢迎的无污染、高品质的野生蔬菜。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茎和叶有毒。牛,羊等家畜多量采食后植物在肠胃道内易发酵而结成团块,因此出现如腹胀和腹痛等一系列相应症状。 |
|
繁缕
(《本草图经》)
【异名】蔜(《尔雅》),蘩蒌(《别录》),滋草(《千金·食治》),鹅肠菜、鹅儿肠菜(《纲目》),五爪龙(《湖南药物志》),狗蚤菜(《广西药植名录》),鹅馄饨(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方石竹抖植物繁缕的茎、叶。
【植物形态】繁缕
一年生草本,长15~60厘米。茎质柔软,绿色,圆柱形,下部节上生根,上部叉式分枝,茎中有一条维管束,茎表一侧有细毛一列。叶对生,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长0.5~2.5厘米,宽0.5~1.8厘米,顶端锐尖,全缘;上部叶无柄,下部叶有柄。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上开多数小花;花柄纤弱,一侧有毛,花后渐次向下,至果实开裂时复直立;萼5片,卵状长椭圆形,稍钝头,绿色,有腺毛,长4毫米许;花瓣5片,白色,短于萼或等长,2深裂,直达底部之边缘:雄蕊10,花丝纤细,药先端紫色后转蓝色;雌花3,子房卵形,花柱短。蒴果卵形,微长于宿萼,熟时先端5瓣裂。种子黑褐色,圆形,表面有钝瘤。花期由春到秋。
生于原野及耕地上。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采集】4~7月花开时采收,晒干。
【性味】甘微咸,平。
①《别录》:"酸,平,无毒。"
②孟诜:"温。"
③《纲目》:"甘微咸。"
【功用主治】活血,去瘀,下乳,催生。治产后瘀滞腹痛,乳汁不多,暑热呕吐,肠痈,淋病,恶疮肿毒,跌打损伤。
①《别录》:"主积年恶疮不愈。"
②《药性论》:"主治产后血块,炒热和童子小便服。"
③《本草拾遗》:"主破血,产妇煮食之,及下乳汁;产后腹中有块痛,以酒炒,绞取汁温服;又取暴干为末,醋煮为丸,空腹服三十丸,下恶血。"
④《本草图经》:"揩齿宣露,干作未有益。"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利尿,催生,催乳,活血去瘀。治跌打损伤,消伤肿,又治无名肿毒。"
⑥《中国药植图鉴》:"生叶揉汁,外用治疮伤;茎叶拌盐咬之,能治齿痛;醋和,或烧存性麻油调敷疮及肿毒。"
⑦《湖南药物志》:"止小便利,遗尿,洗手足风丹,遍身痒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产妇有块作痛:蘩蒌草满手两把,以水煮服之。(《范汪方》)
②治中暑呕吐:鲜繁缕七钱,檵木叶、腐婢、白牛膝各四钱。水煎,饭前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肠痈:新鲜蘩蒌二两五钱。洗净,切碎,捣烂煮汁,加黄洒少许,一日二回,温服。(《现代实用中药》)
④治淋:蘩蒌草满手两把,以水煮服之,可常作饮。(《范汪方》)
⑤治丈夫患恶疮,阴头及茎作疮脓烂,疼痛不可堪忍,久不瘥者:蘩蒌灰一分,蚯蚓新出屎泥二分。以少水和研,缓如煎饼面,以泥疮上,干则易之。禁酒、面、五辛并热食等。(《千金·食治》)
⑥治痈肿,跌打伤:鲜繁缕三两,捣烂,甜酒适量,水煎服;跌打伤加瓜子金根三钱。外用鲜繁缕适量,酌加甜酒酿同捣烂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⑦乌髭发:蘩蒌为虀,久久食之。(《圣惠方》) |
|
⒈〖植物〗
学名:Stellaria media (Linn.)Cyr.
英文名:Chickweed
科名: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chickweed
简介:亦称鸡草。石竹科(Caryophyllaceae)两种难除的杂草的俗称。繁缕(Stellaria media, 即普通鸡草)原产欧洲,广为归化。通常高45公分(18吋),在刈过的草地上变为铺散的一年生矮生杂草。卷耳(Cerastium vulgatum, 即鼠耳鸡草)原产欧洲,为多年生植物,遍及温带。在草地和牧场长成草垫铺散或直立,但通常不及繁缕高,茎叶有毛。二者花均小,白色,但美观,稍呈星状。
形态特征:直立或平卧的一年生草本。茎纤细,蔓延地上,由基部多分枝,下部节上生根,上部叉状分枝,卷耳(Cerastium vulgatum)有一行短柔毛。上部叶卵形,长0.5—2.5厘米,宽0.5—1. 8厘米,常有缘毛,顶端尖,基部圆形,无柄;下部叶卵形或心形,有长柄。花单生叶腋或组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花梗纤细,无毛或有纤毛;萼片披针形,外面有柔毛,边缘膜质;花瓣10枚,白色;雄蕊lO,花丝纤细,花药顶端紫色,后变蓝色;子房卵圆形,花柱3。蒴果长圆形或卵圆形, 6瓣裂;种子圆形,黑褐色,密生疣状突起。花期2—4月,果期5—6月。
分布:各地普遍生长,生于路旁、田间、溪边,为常见的田间杂草之一;广布全国各省、区。
用途:全草作饲料;嫩苗作菜蔬;茎、叶及种子入药,有抗苗、消炎、解热、利尿、催乳、活血等作用。
⒉〖中药材〗
【别名】鹅儿肠、鸡肠菜、合筋草、小被单草、园酸菜
【简介】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繁缕Stellaria media (L.) Cyr.,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晒干或鲜用。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皂甙4.5%,主要皂甙元为棉根皂甙元(gypsogenin)。又含黄酮类成分: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rientin),牡荆素(vitexin),异牡荆素(isovitexin),异牡荆素7,2”-二-O-β-吡喃葡萄糖甙(isovitexin 7,2″-di-O-β-glucopyra-noside)、异牡荆素-7-O-β-吡喃半乳糖甙-2″-O-β-吡喃葡萄糖甙(isovitexin 7-O-β-D-galactopyranoside-2″-O-β-glucopyran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染料木素(genistein),6,8-二-C-葡萄糖基芹菜素(vicenin-2)[3]等。还含酚酸成分:香草酸(vanillic acid),对羟基苯甲酸( p-hydroxybenzoic acid),阿魏酸 (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另含酵母氨酸(saccharopine),氨基已二酸(aminoadipic acid),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去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氨基酸(amino acids)等。
【考证】出自《本草图经》。
1. 陶弘景:蘩萎,人以作羹。五月采,曝干,侥作屑,疗系恶疮有效,亦杂百草作之,不必止此一种。
2.《蜀本草》:《图经》云,蘩萎,叶青花白,采苗人药。
3.《纲目》:繁缕即鹅肠,非鸡肠也。下湿地极多,正月生苗,叶大如指头,细茎引蔓,断之中空,有一缕如丝,作蔬召脆。三月以后渐老,开细瓣白花,结小实,大如稗粒中有细子推口草篙子。吴瑞《本草》谓黄花者为繁缕,白花着为鸡肠,亦不然,二物盖相似,但鹅肠味甘,茎空有缕,花白色;鸡肠味微苦,咀之涎滑,茎中无缕,色微紫,花亦紫色,以此为另。
【性味与归经】甘、酸,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止痛,催乳。用于肠炎,痢疾,肝炎,阑尾炎,产后瘀血腹痛,子宫收缩痛,牙痛,头发早白,乳汁不下,乳腺炎,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与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泽繁缕Stellaria diversiflora Maxim.与前种相似,分布于贵州省,亦作繁缕入药。
繁缕 [Stellaria media (L.) Cyr.]别名鹅肠草、鹅肠菜。为石竹科1年或2年生草本。主要产在云南,皆为野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菜资源。
一、形态特征
叶卵圆形或卵形。长1.0~2.5cm,宽1.0~1.8cm,先端尖或锐尖,为全缘叶;下部叶具长柄,上部叶常无柄或有短柄。茎纤细平软,基部多分枝,下部节上生不定根。花常组成顶生疏散的聚伞花序,下部叶腋间生有单生的花;花梗细弱;萼片5瓣,卵状长圆形。长约4mm,花瓣5片,白色,稍短于萼片,或与萼片等长,先端2深裂至近基部;雄蕊10,常退化为1~9,短于花瓣,花药紫红色,后变为蓝色,子房长卵圆形,顶生3条短线形花柱。蒴果卵形或矩圆形,顶端6裂;种子卵圆形,黑褐色,极细小。
二、营养与食用
据测定,每100g可食部分含水分91.6g,脂肪0.3g,蛋白质1.8g,纤维素1.4g,钙150mg,磷10mg。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成分丰富,并且还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
繁缕食用部分为嫩梢。其味似豌豆尖,但比豌豆尖更柔嫩鲜美。无论炒食、凉拌、煮汤(放入开水中数秒钟后即可起锅食用)皆具良好风味。
三、分布与生长环境
繁缕在云南各地广范分布。主要生长在温带地区、云南中低海拔和中高海拔地区的500~3700m的范围内。以山坡、林下、田边、路旁为多。在云南各地,几乎一年四季可见并可食用。国内其它省区也有分布,国外日本、朝鲜、俄罗斯皆可见。
繁缕喜温和湿润的环境,云南一般在雨季生长旺盛,冬季也能见到。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3~23℃。能适较轻的霜冻。
繁缕茎虽纤细平软,但生命力较强,尚无人工栽培,菜田边繁殖较快,极少见其感染病害,其茎叶为草绿色,故其外观商品性好,感觉很“柔”,是一种颇受消费者欢迎的无污染、高品质的野生蔬菜。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种子、茎和叶有毒。牛,羊等家畜多量采食后植物在肠胃道内易发酵而结成团块,因此出现如腹胀和腹痛等一系列相应症状。
花的意义
26岁逝世的守护圣人,圣卡西密尔之花
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繁缕是被选来祭祀26岁就逝世的守护圣人--圣卡西密尔的花朵。它是属于瞿麦科,全世界都有生长,从森林、田野到家中的墙壁,甚至路旁,都可以看到这种小花。
花语:恩惠
繁缕是繁殖力极为旺盛的植物。一年到头开满了白色星形的花朵,四处散播树万乃至数百万颗种子。嫩叶可以供人类食用,种子则受到鸡及鸟儿们的喜爱,可说是大地的恩惠,因此它的花语是“恩惠”。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富有博爱心,大多能成为朋友的心灵支柱,由同情所滋生的新恋情,大概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吧! |
|
- n.: chickweed
- lat.: stellaria media (l.) cyr.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