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 : 中草药 : 被子植物 > 紫珠
目录
No. 1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学名: callicarpa bodinieripurplepearl
  英名:lévl.科属: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
  简介:小枝纤细,有不明显的皮孔。叶通常为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仅脉上有毛,背面有红色腺点;叶两长2—8毫米。聚伞花序纤细,3—4次分歧,花序梗稍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花萼有星状毛和红色腺点,萼齿不明显;花冠淡紫色,有腺点;花丝与花冠近等长,药室纵裂。
  应用: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开放。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紫珠原产我国黄河以南的部分省(区),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太耐寒,北方地区可选择背风向阳处栽种。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天气干旱时注意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紫珠喜肥,栽培中应注意水肥管理,除春季定植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叶后还要在根际周围开浅沟埋入腐熟的堆肥,并浇透水,冬季寒冷时有些枝梢会冻死,可等春季发芽前将其剪除,并不影响来年的开花结果。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残留的果穗,将过密的枝条疏剪。
  紫珠繁殖以播种为主,多在春季进行,种子播种2周至3周出苗。此外,还可以在初夏用半硬枝条扦插,也容易成活。
  紫珠株形秀丽,花色绚丽,果实色彩鲜艳,珠圆玉润,犹如一颗颗紫色的珍珠,是一种既可观花又能赏果的优良花卉品种,常用于园林绿化或庭院栽种,也可盆栽观赏。其果穗还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
  【别名】紫珠草、止血草
  【来源】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白棠子树c. dichotoma (lour.) k. koch.,以茎、叶及根入药。春、夏、秋采叶及嫩茎,鲜用或晒干研末;根四季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炎。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珠,是湘西地区开发重点项目—“正清集团湖南西部药谷”主要药源之一,属马鞭草科紫珠属多年生速生灌木药材,根、茎、叶、花、籽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生肌、抗癌等奇特功能。
  会同县紫珠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996年,就被列入怀化正清制药公司紫珠原料供应基地县。1998~2004年,该县“紫珠优质丰产栽培试验及示范”项目,经过7年的科技攻关,达到了优质丰产的预期目的。实践证明,栽培紫珠第一年就可收回投资(500元/亩),第二年亩纯收入800元左右,3年后亩年纯收入1500元以上。
  紫珠属亚热带植物,喜温、喜湿、怕风、怕旱,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温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土壤以红黄壤为好,在阴凉的环境生长较好。紫珠萌发条多,根系极发达,为浅根树种,3月开始展叶,4月上旬完全展开。花果在5月下旬开始萌发,花期比较长,从6月上旬到10月上旬,边开花边结籽。新梢生长快,一年有3次新梢,分春梢、夏梢和秋梢,一年生长高达2~3米,11月下旬开始落叶,收获期在11月中、下旬。常与马尾松、油茶、毛竹、山竹、映山红、尖叶山茶、山苍子、芭茅、枫香等混生。其栽培要点如下:
  园地选择。紫珠种植园地宜选择无水质、空气和重金属污染,交通、排灌方便的背风背西晒的旱土、天水田、二于田或坡地种植。于9~10月间挖3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栽植沟,每米栽植沟中施有机肥3~4公斤并与土拌匀。天水田、二干田要开好排水沟。
  科学栽植。11月至翌年3月下雨前后是栽植紫珠的最佳时期。栽植时要求苗正,深浅适度,踩紧根部土壤。其他时期栽植影响成活率及当年产量。株行距0.3米×1.5米,亩植1500株。
  肥水管理。紫珠不耐涝,雨季要注意排水,干旱季节灌水能有效提高产量。紫珠基肥以沼渣肥、猪牛粪、枯饼肥、生物菌肥为最佳。在4~10月,每2个月施一次稀薄粪水,对紫珠生长十分有利。4月份需中耕除草一次(不能用除草剂),砍伐后松土,按每米栽植沟3公斤有机肥施足基肥。
  适时采伐。紫珠采伐最佳时期是已停止生长但叶片未落之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其他时期采伐会影响紫珠质量
  附方:
   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
  2、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3、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4、产后诸淋。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
No. 2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本草拾遗》)
  【异名】紫荆(《本草拾遗》),粗糠仔、鸦鹊板(《中国树木分类学》),止血草(《福建民间草药》),螃蟹目、雅目草(《闽南民间草药》),白毛柴、白奶雪草(《闽东本草》)。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叶。
  【植物形态】杜虹花
  落叶灌木,高达3米,小枝被黄褐色星毛。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7~15厘米,高3.5~8厘米,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有细小粗毛,下面有黄褐色星毛,侧脉8~12对,边缘有齿牙及细锯齿;叶柄长8~15毫米,密被黄褐色星毛。复聚伞花序腋生,径约3~4厘米,花序梗长约1.5~2.5厘米;花柄长约1.5毫米;萼短钟形,4裂,裂片钝三角形,萼及柄均被星毛;花冠短筒状,4裂,紫色,长约2毫米,无毛;雄蕊4,长于花冠两倍;雌蕊1,子房4室,花柱细长,高于雄蕊,柱头单一。小核果,紫红色,径约2毫米。花期夏、秋间。
  生于山地、林间。分布我国南部。
  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等地所产华紫珠亦同等入药。
  【采集】7~8月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缩合鞣质。尚含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铁盐。
  【药理作用】①止血作用
  紫珠草注射液对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缩短。对蛙肠系膜表现血管收缩,将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变白,对家兔出血时间可使之缩短。以紫珠草提取液为主药的35号止血粉,对狗肝、脾创伤及枪伤均有止血作用。
  ②抗菌作用
  紫珠草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平。
  ①《本草拾遗》:"味苦,寒,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平,无毒。"
  ③《闽东本草》:"性平,味微涩。"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除热,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痈疽肿毒,喉痹。
  ①《本草拾遗》:"解诸毒物,痈疽,喉痹,毒肿,下痿,蛇虺虫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
  ②《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③《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脾虚,退热。研末搽皮肤痒痛,又杀虫。"
  ④《中国药植图鉴》:"对食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⑤《闽东草药》:"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研末,0.5~1钱。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肠胃出血:干紫珠叶末三至五分。调冷开水,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紫珠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
  ②治咯血:干紫珠叶末五至七分。调鸡蛋清,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干紫珠叶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
  ③治衄血:干紫珠叶二钱。调鸡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叶末塞鼻。
  ④治创伤出血:鲜紫珠叶,用冷开水洗净,捣匀后敷创口;或用干紫珠叶研末敷渗,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之。(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跌打内伤出血:鲜紫珠叶和实二两,冰糖一两。开水炖,分二次服。(《闽东本草》)
  ⑥治一切咽喉痛:取鲜紫珠叶一两。洗净,水二碗,煎一碗服,或煎做茶常服。(《闽东民间草药》)
  ⑦治拔牙后出血不止:用消毒棉花蘸紫珠叶末塞之。(《福建民间草药》)
  ⑧治赤眼:取鲜紫珠草头一两,洗净切细,水二碗,煎一碗服。(《闽南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①止血
  采用下列不同剂型内服、注射及局部外用:㈠粉剂-每次口服1~2克,美日3次;或每次1~5克,每日6~10克。亦可局部外用,治疗鼻衄、创伤出血,以及拔牙后出血。㈡溶液-用紫珠草提取物的干燥品配成10%溶液,再制成止血纱布,用于各种手术止血。㈢注射液-以紫珠草叶经乙醇提取制成,每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此外,还可制成煎剂、片剂等服用。上述各种制剂,临床应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咯血、呕血、衄血、牙龈出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外伤出血,以及各种手术创面渗血等,均有止血效果。仅根据80例各种中等度以下的活动性出血的观察,内服粉剂及注射针剂的总有效率达95%。尤以对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的疗效较佳。用于消化道出血,口服较注射效果快;用药时间一般2~8天,较临床常用止血药奏效迅速,疗程短,而对于大出血,则疗效欠佳,需并用其他止血药物。但亦有用粉剂和煎药口服,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大出血,而迅速获得止血效果的。治疗外伤出血,以粉剂撒布或鲜草捣敷,或用消毒纱布浸紫珠草溶液压迫出血部位,均能迅速达到止血目的。用于拔牙后出血,据469例的观察,绝大多数用药后能立即止血,较之一般牙槽压迫止血法效果迅速。用于各种手术出血164例,除12例于4分钟止血外,其余均能在1~3分钟内将切口出血点及创面渗血止住,而无需用止血钳、结扎或缝合;且有效病例无1例在手术台上再度出血或术后继发出血,因此可缩短手术时间。同时,紫珠液还有预防及减少伤口感染的作用,在使用病例中无1例发生感染。但对于切口小动脉呈喷射状出血者,仍需结扎止血。紫珠草的止血作用,似在于收缩血管,便于血小板的凝聚而止血,并降低血管的渗透性;对轻度休克病人尚有稳定血压作用。通过动物实验,认为紫珠草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对肠道血管有直接收缩作用和间接通过肠管挛缩压迫血管而起止血的作用。
  ②治疗烧伤
  以1:1紫珠草液调三黄散(大黄、黄芩、黄柏等分研粉),涂布创面(不宜太厚),干后便形成薄片状药痂。若药痂有裂痕、脱落,或有分泌物,需及时清除,重新上药。通常药痂不必剥除,创面愈合后可自行脱落。据11例观察,对Ⅰ、Ⅱ度烧伤有控制创面感染、减少渗出,促进愈合等作用。
  ③治疗痔疮
  用紫珠草制成"枯痔液"(每100毫升含紫珠草250克,明矾3克),以注射方式治疗内痔、混合痔及环状痔等共576例,结果痊愈561例(97.3%),好转15例(2.7%)。混合痔、环状痔因病情复杂,需分期治疗。注射时以细针头直接穿刺于齿线以上的痔核部分,感觉有一定的"漂浮感"时(以防注入肌层),即略微回抽,如无回血即可注入药液。每一痔核按大小可注入0.3~1毫升。如有数个痔核时,可根据患者情况1次注射或分期分批注射。内痔注射后,约经1~3天痔核即见枯萎收缩,成暗蓝色、表面光滑之梭形硬结而告愈;少数病例在1周内治愈。混合痔注射后,有时药液向皮下扩散,引起外痔的炎症水肿,其后炎症水肿消退,痔核亦枯萎消退而治愈;这种局部变化主要发生在较重的病例,其治愈时间较无炎症反应者略为延长。环状痔注射后的局部变化与混合痔基本相同,但因其病情重,反应亦较重,故治愈时间亦较长。注射后部分病员有畏寒感觉,持续10~30分钟;两例发生尿潴留;两例因注射过深和注于齿线之外,分别引起坐骨直肠窝炎和注射局部感染化脓。
No. 3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紫珠
  学名: Callicarpa bodinieri Purplepearl
  英名:Lévl.科属: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
  简介:小枝纤细,有不明显的皮孔。叶通常为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仅脉上有毛,背面有红色腺点;叶两长2—8毫米。聚伞花序纤细,3—4次分歧,花序梗稍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花萼有星状毛和红色腺点,萼齿不明显;花冠淡紫色,有腺点;花丝与花冠近等长,药室纵裂。
  应用: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开放。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紫珠原产我国黄河以南的部分省(区),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太耐寒,北方地区可选择背风向阳处栽种。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天气干旱时注意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紫珠喜肥,栽培中应注意水肥管理,除春季定植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叶后还要在根际周围开浅沟埋入腐熟的堆肥,并浇透水,冬季寒冷时有些枝梢会冻死,可等春季发芽前将其剪除,并不影响来年的开花结果。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残留的果穗,将过密的枝条疏剪。
  紫珠繁殖以播种为主,多在春季进行,种子播种2周至3周出苗。此外,还可以在初夏用半硬枝条扦插,也容易成活。
  紫珠株形秀丽,花色绚丽,果实色彩鲜艳,珠圆玉润,犹如一颗颗紫色的珍珠,是一种既可观花又能赏果的优良花卉品种,常用于园林绿化或庭院栽种,也可盆栽观赏。其果穗还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
  【别名】紫珠草、止血草
  【来源】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白棠子树C. dichotoma (Lour.) K. Koch.,以茎、叶及根入药。春、夏、秋采叶及嫩茎,鲜用或晒干研末;根四季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炎。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研粉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珠,是湘西地区开发重点项目—“正清集团湖南西部药谷”主要药源之一,属马鞭草科紫珠属多年生速生灌木药材,根、茎、叶、花、籽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生肌、抗癌等奇特功能。
  会同县紫珠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996年,就被列入怀化正清制药公司紫珠原料供应基地县。1998~2004年,该县“紫珠优质丰产栽培试验及示范”项目,经过7年的科技攻关,达到了优质丰产的预期目的。实践证明,栽培紫珠第一年就可收回投资(500元/亩),第二年亩纯收入800元左右,3年后亩年纯收入1500元以上。
  紫珠属亚热带植物,喜温、喜湿、怕风、怕旱,适宜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温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土壤以红黄壤为好,在阴凉的环境生长较好。紫珠萌发条多,根系极发达,为浅根树种,3月开始展叶,4月上旬完全展开。花果在5月下旬开始萌发,花期比较长,从6月上旬到10月上旬,边开花边结籽。新梢生长快,一年有3次新梢,分春梢、夏梢和秋梢,一年生长高达2~3米,11月下旬开始落叶,收获期在11月中、下旬。常与马尾松、油茶、毛竹、山竹、映山红、尖叶山茶、山苍子、芭茅、枫香等混生。其栽培要点如下:
  园地选择。紫珠种植园地宜选择无水质、空气和重金属污染,交通、排灌方便的背风背西晒的旱土、天水田、二于田或坡地种植。于9~10月间挖30厘米深、30厘米宽的栽植沟,每米栽植沟中施有机肥3~4公斤并与土拌匀。天水田、二干田要开好排水沟。
  科学栽植。11月至翌年3月下雨前后是栽植紫珠的最佳时期。栽植时要求苗正,深浅适度,踩紧根部土壤。其他时期栽植影响成活率及当年产量。株行距0.3米×1.5米,亩植1500株。
  肥水管理。紫珠不耐涝,雨季要注意排水,干旱季节灌水能有效提高产量。紫珠基肥以沼渣肥、猪牛粪、枯饼肥、生物菌肥为最佳。在4~10月,每2个月施一次稀薄粪水,对紫珠生长十分有利。4月份需中耕除草一次(不能用除草剂),砍伐后松土,按每米栽植沟3公斤有机肥施足基肥。
  适时采伐。紫珠采伐最佳时期是已停止生长但叶片未落之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其他时期采伐会影响紫珠质量
  附方:
  1、痈疽发背,肿毒流注。用紫荆皮(炒)三两、独活(去节、炒)三两、赤芍药(炒)二两、生白术一两、木蜡(炒)一两,共研为末,用葱汤调热敷涂患处,疮不甚热煮,用酒调敷;痛得厉害或筋不能伸,药中再加乳香。
  2、鹤膝风。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3、痔疮肿痛。用紫荆皮、水煎,饭前服。
  4、产后诸淋。用紫荆皮五钱,半酒半水煎,温服。
  紫珠的花语:
  紫珠的花语是“聪明”,拉丁学名的含义是“美丽的果实”,日本有一部古典名著叫《源氏物语》,把美丽幽雅的女性比喻为紫珠
  紫珠的民间赠花礼仪:
  将长长的紫珠花枝插入白色的花瓶,花瓶的上部系上淡紫色的细缎带,连花瓶一起赠上。
  紫珠
  别名:紫荆、紫珠草、止血草
  英文名:Taiwan Beautyberry Leaf
  拉丁植物名
  1.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C.pe-dunculata Lam.et Bakh.]
  2.Callicarpa dichotoma (Lour.)K.Koch[C.dichotoma(Lour.)Raeuxh.;Porphyra dichotoma Lour.]
  3.Callicarpa cathayana H.T.Chang
  4.Callicarpa giraldii Hesse ex Rehd.[C.giral-diana Hesse;C.bodinieri Levl.var.giraldiana (Hesse)Rehd.]
  科属分类:马鞭草科
  植物形态
  1.杜虹花 灌木,高1-3m,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和分枝毛。单叶对生,叶脉粗壮,长1-2.5cm;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6-15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截形,边缘有细锯齿,表面被短硬毛,背面被灰黄色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2对。聚伞花序腋生,4-7次分歧,花序梗长1.5-2.5cm;具细小苞片;花萼杯状,被灰黄色星状毛。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至淡紫色,无毛,长约2.5mm,裂片4,钝圆,长约1mm;雄蕊4,长约5mm;子房无毛。果实近球形,紫色,径约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
  2.白棠子树 小灌木,高1-3m。多分枝。小枝纤细,带紫红色,幼时略被星状毛。单叶对生;叶柄长2-5mm;叶片倒卵形披针形,先端长尖或尾尖,两面无毛,背面密生细小黄色腺点;侧脉5-6对。聚伞花序腋生,细弱,宽1-2.5cm,2-3次分歧;花序梗长约1cm,略被星状毛,结果时无毛;具线形苞片;花萼杯状,先端具不明显的4齿或近截头状;花冠紫色,长1.5-2cm,先端4裂,钝圆;雄蕊4,花丝长约为花冠的2倍,花药卵形,细小;子房无毛,具黄色腺点。果实球形,紫色,径约2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
  3.华紫珠 灌木,高1-3m。小枝纤细,幼时稍有星郑州志,老时脱落。单叶对生;叶柄长2-8mm;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10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两面近无毛,有显著的红色腺点;侧脉5-7对。聚伞花序细弱,生于叶腋,3-4次分歧,微被星状毛,总花梗稍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苞片细小;花萼杯状,具星状毛和红色腺点,萼齿明显或钝三角形;花冠淡紫色,疏被星状毛,有红色腺点;雄蕊4,花丝与花冠近等长;子房无毛。果实紫色,球形,径约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
  4.老牙糊 灌木,高1-3m。小枝灰黄色,圆柱形,被星状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纸质,宽椭圆形,长5-15cm ,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黄绿色,稍有毛,背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0对。聚伞花序腋生,宽2-3cm,4-5次分歧,被星状毛;花萼钟状,长约1.5cm,疏被星状毛,后脱落,有黄色腺点,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长约3mm,稍有毛,具黄色腺点;雄蕊4,药隔具黄色腺点;子房被毛。果实球形,紫色,初被星状毛,熟时无色,径约2.5-4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1590m以下的一半、山坡、溪边林中或灌丛中。
  2.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灌丛中。
  3.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谷地和溪旁灌丛中。
  4.生于海拔200-3400m的疏林和灌丛中。
  资源分布
  1.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2.分布于华东、华南及河北、台湾、河南、湖北、贵州。日本、越南也有分布。
  3.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4.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树、华紫珠、老鸦糊的叶。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晒干。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
  性味:苦涩;凉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本草拾遗》
  紫珠,名紫荆,树似黄荆,叶小无桠,非田氏之荆也。至秋子熟正紫,圆如小珠。生江东林泽间。
  功效: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解诸毒物,痈疽,喉痹,毒肿,下瘘,蛇虺虫螫,狂犬毒,并煮汁服;亦煮汁洗疮肿,除血长肤。
  2.《福建民间草药》:活瘀,止血,消炎,解郁。
  3.《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脾虚,退热。研末搽皮肤痒痛,又杀虫。
  4.《中国药植图鉴》:对食道静脉出血,肠胃溃疡出血,鼻出血,创伤伤出,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5.《闽东本草》: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选方
  ①治肠胃出血: 干紫珠叶末三至五分。调冷开水,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干紫珠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②治咯血: 干紫珠叶末五至七分。调鸡蛋清,每四小时服一次;继用干紫珠叶末二钱,水煎,代茶常饮。③治衄血: 干紫珠叶二钱。调鸡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叶末塞鼻。④治创伤出血: 鲜紫珠叶,用冷开水洗净, 捣匀后敷创口;或用干紫珠叶研末敷掺,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之。(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⑤治跌打内伤出血: 鲜紫珠叶和实二两,冰糖一两。开水炖,分二次服。 (《闽东本草》)⑥治一切咽喉痛: 取鲜紫珠叶一两。洗净,水二碗,煎一碗服,或煎作茶常服。 (《闽南民间草药》)⑦治拔牙后出血不止: 用消毒棉花蘸紫珠叶末塞之。(《福建民间草药》)⑧治赤眼: 取鲜紫珠草头一两。洗净切细,水二碗,煎一碗服。 (《闽南民间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中药化学成分
  杜虹花的新鲜叶含黄酮类成分3,5,7,4′-四甲氧基黄酮(3,5,7,4′-tetramethoxyflavone)3,5,7,3′,4′-五甲氧基黄酮(3,5,7,3′,4′-pentamethoxyflavone),5-羟基-3,4,7,3′-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3,4,7,3′-tetramethoxyflavone),3,4,7,3′-四甲氧基黄酮(3,4,7,3′-tetramethoxyflavone)。还含三萜类成分:熊果酸(ursolic acid),2α,3α-二羟基乌苏烯-28-酸(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又含植物甾醇类及其葡萄糖甙,缩合鞣质,中性树脂,糖类和镁,钙,铁盐等。
  出处《中华本草》
花木百科 Flowers encyclopedia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介绍
  紫珠 (Callicarpa dichotoma)
  科属:
  马鞭草科 紫珠
  别名:
  白棠子树
  形态特征:
  花淡紫色,花期6—7月,核果球形,亮紫色
  分布与习性:
  适应地区:我国东部及中南部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东营、新泰、滕州、郑州、洛阳、开封、新乡、焦作、安阳、西安、咸阳、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北、蚌埠、韩城、铜川)
  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南京、扬州、镇江、南通、常州、无锡、苏州、合肥、芜湖、安庆、淮南、襄樊、十堰)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武汉、沙市、黄石、宜昌、南昌、景德镇、九江、吉安、井冈山、赣州、上海、长沙、株洲、岳阳、怀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阳、邵阳、桂林、温州、金华、宁波、重庆、成都、都江堰、绵阳、内江、乐山、自贡、攀枝花、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昆明、大理)
  繁殖与栽培:
  扦插、播种
  应用:
  庭院观赏、丛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