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 : 宣传舆论学 > 精神污染
目录
No. 1
  精神污染
  特指20世纪70年代末期起我
  国思想战线上某些人用不健康的思
  想、作品、表演污染人们灵魂的现
  象。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具体表
  现。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在
  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思想
  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邓小平文
  选》第3卷第39页),指出:“精神污
  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
  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
  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
  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
  绪。”(同上书第40页)“精神污染
  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同上书
  第44页)按照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
  的精神,曾开展清除精神污染的斗
  争。但由于某些领导人对此采取
  消极态度,斗争未能取得效果。
  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说:“反
  对精神污染的观点,我至今没有放
  弃,我同意将我当时在二中全会上
  的讲话全文收入我的论文集。”(同
  上书第196页)
No. 2
  精神污染
  1983年10月12日,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9页),指出:“精神污染的实质是散布形形色色的资产阶
  级和其他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思想,散布对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和对于共产党领导的不信任情绪。”(同上书第40页)“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同上书第44页)按照中共十二届二中全会的精神,曾开展清除精神污染的斗争。
  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说:“反对精神污染的观点,我至今没有放弃,我同意将我当时在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全文收入我的论文集。”(同上书第196页)
  随着邓的讲话,“清除精神污染”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在这一进程中,许多事变了味:《马克思传》内页因有马克思夫人燕妮袒露肩膀和颈胸的传统欧洲装束的照片,而被视作“黄色书籍”没收;甚至,有些地方组织工人纠察队日夜巡逻,在大街上见到有人穿喇叭裤,上去便剪。同时受到这一运动冲击的还有当代艺术、科幻小说等领域。星星画展的策展人被捕判刑,郑文光、叶永烈等一批人停笔不再写科幻小说。
  后来,谈起社会上种种“清污”乱象,胡耀邦说:“我就担心出现这样的事情,把清污搞到群众生活方面去,这就搞偏了,不能把美化生活也搞掉。”
  根据胡耀邦的谈话精神,佘世光回报社后立即布置撰写评论员文章。文章称:“女青年爱好烫发,年轻人喜欢服装款式新颖,节假日一起跳跳健康的集体舞,等等,同所谓精神污染完全是两回事。”
  之后,《中国青年报》继续通过发表评论、新闻报道、专家访谈等形式,高调支持“青年对美化生活的追求”。很快,变了味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被及时叫停。
英文解释
  1. :  Mercury contaminate
包含词
家庭精神污染清除精神污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