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湖南 > 株洲 >株洲市区 > 空灵岸
显示地图
目录
《空灵岸 Vacant Coast》
诗人: 张叔卿 Zhang Shuqing

  寒尽鸿先去,江回客未归。早知名是幻,不敢绣为衣。
  雾积川原暗,山多郡县稀。今朝下湘岸,更逐鹧鸪飞。
No. 2
  空灵岸联系方式地址:湘江西岸伞铺乡盘石村。
  邮编:412000空灵岸投诉电话株洲市旅游投诉电话:0733-8815059
  湖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731—4717614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空灵岸最佳旅游时间一年四季。空灵岸美食株洲什锦菜
  什锦菜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腌制品,系由多种蔬菜制成的咸菜(半成品)配合而成,株洲什锦菜按当地原料特点,结合南北风味进行配方。
  特色菜有:梅子排骨、排冬菜、茄汁明虾、五香牛肉、香炸桂鱼、炸鳝段、肉末四季豆等。
  空灵岸住宿酒店名称地址电话星级
  西苑宾馆湖南省株洲市河西国税大楼后院0733-8890668★★★★
  国宾酒店中国湖南株洲建设南路58号0733-8268888★★★★
  宏都国际大酒店株洲市新华西路0733-2223354★★★★
  黄金大酒店株洲渌口经济开发区向阳北路0733-7619999★★★
  庆云宾馆中国湖南株洲市车站路0733-8222222★★★
  金龙大酒店湖南株洲市建设南路80号0733-8271068★★★
  天台山庄中国湖南株洲天元区天台路146号0733-8827624★★★
  东苑宾馆株洲市建设中路181号0733-8351018★★★空灵岸购物地方特产:陶瓷、花炮、清水笋、香菇、奈李、魔芋、红嘴相思鸟、大蒜,生姜、白芷、辣椒、鹿茸酒等。空灵岸玩法观光、摄影、旅游、
  空灵岸位于湘江西岸伞铺乡盘石村,距县城南5公里,为湘江沿岸著名风景之一。早在民间,空灵岸有和尚岩、石钟山、悬钟岩、狮子岩等别称。南北朝梁武天监七年(508)建空灵寺,中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观音岩。
  唐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杜甫携眷载舟,游览湘江,四登空灵岸游览,曾想定居在此,并作《次空灵岸》诗。清嘉庆九年(1804),邑人胡官锦建杜公亭于空灵寺右侧,刻杜甫《次空灵岸》诗于石碑。道光十五年(1835)维修空灵寺楼阁,扩大规模。光绪五年(1879)由冯镜川为首修复楼阁,再次扩大规模,形成空灵寺、长啸楼、藏王阁、杜甫草堂。后彭玉麟赠梅花,复刻于石,方建梅花阁。民国元年(1912),刘遒学、邓光桥倡首继修楼阁。24年,杜镇远募资倡修空灵寺。后因兵燹风雨剥蚀,梁歪瓦落,多处漏水,1968年塌毁。
  昔日空灵岸,怪石嵯峨,幽深奇秀,上有苍松翠柏,下有紫竹芳草。巨石濒江突兀,翼凌深潭。空灵寺壁立于石岸中部,上下三层,歇山重檐式建筑。由南侧山门拾级而上,有一牌坊上书空灵岸三字。过牌坊,为沿江石壁栈道,长约100米,曲折有致,直通寺内。寺后有石洞,纵深14米,高2.7米,宽9米,洞口与寺相通。洞中石台突起,高0.5米,形似床,称“仙人床”,中奉观音大士像。佛像后,有清泉涓滴不涸,甘甜可口,人们称为“仙泉”。岩洞左下石阶百余步一巨石怀抱,上建杜公亭、梅花阁,岩壁上刻有唱和诗。
  空灵寺香火鼎盛,名声远播,远近香客齐聚。曾有不少达官贵人,到此即兴题咏。1987年10月,湘籍台胞唐应涛先生受采县政协委员肖伯良建议,在海外组织个人捐资,重修空灵寺,县人民政府以莫高耀为首组织修葺。依岩修筑山门、栈道、三圣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地藏阁、钟鼓亭、僧舍等,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红墙金瓦,蔚为壮观。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写空灵岸匾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三圣殿匾额,金石书画家李立题写佛光普照匾额,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锋题有大雄宝殿金匾。1990年,继续修葺房屋、旅游等基础设施,扩大规模,形成人们旅游、观光、拜佛的理想场所。
No. 3
  位于湘江西岸伞铺乡盘石村,距县城南5公里,为湘江沿岸著名风景之一。早在民间,空灵岸有和尚岩、石钟山、悬钟岩、狮子岩等别称。南北朝梁武天监七年(508)建空灵寺,中奉观音大士像,故又名观音岩。 唐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杜甫携眷载舟,游览湘江, 四登空灵岸游览,曾想定居在此,并作《次空灵岸》诗。清嘉庆九年(1804),邑人胡官锦建杜公亭于空灵寺右侧,刻杜甫《次空灵岸》诗于石碑。道光十五年(1835)维修空灵寺楼阁,扩大规模。光绪五年(1879) 由冯镜川为首修复楼阁,再次扩大规模,形成空灵寺、长啸楼、藏王阁、杜甫草堂。后彭玉麟赠梅花,复刻于石,方建梅花阁。民国元年(1912),刘遒学、邓光桥倡首继修楼阁。24年,杜镇远募资倡修空灵寺。后因兵燹风雨剥蚀,梁歪瓦落,多处漏水,1968年塌毁。 昔日空灵岸,怪石嵯峨,幽深奇秀,上有苍松翠柏,下有紫竹芳草。巨石濒江突兀,翼凌深潭。空灵寺壁立于石岸中部,上下三层,歇山重檐式建筑。由南侧山门拾级而上,有一牌坊上书空灵岸三字。过牌坊,为沿江石壁栈道,长约100米,曲折有致,直通寺内。寺后有石洞,纵深14米,高2.7米,宽9米,洞口与寺相通。洞中石台突起,高0.5米,形似床,称“仙人床”,中奉观音大士像。佛像后,有清泉涓滴不涸,甘甜可口,人们称为“仙泉”。岩洞左下石阶百余步一巨石怀抱,上建杜公亭、梅花阁,岩壁上刻有唱和诗。 空灵寺香火鼎盛,名声远播,远近香客齐聚。曾有不少达官贵人,到此即兴题咏。1987年10月,湘籍台胞唐应涛先生受采县政协委员肖伯良建议,在海外组织个人捐资,重修空灵寺,县人民政府以莫高耀为首组织修葺。依岩修筑山门、栈道、三圣殿、藏经楼、大雄宝殿、地藏阁、钟鼓亭、僧舍等,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红墙金瓦,蔚为壮观。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题写空灵岸匾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三圣殿匾额,金石书画家李立题写佛光普照匾额,全国著名书法家李锋题有大雄宝殿金匾。1990 年,继续修葺房屋、旅游等基础设施,扩大规模,形成人们旅游、观光、拜佛的理想场所。
包含词
次空灵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