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空中楼阁
目录
空中楼阁 Castles in the air
拼音: kōng zhōng lóu gé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 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资料来源: 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例子: 实者,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虚者,~,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清·李渔《闲情偶寄·结构第一》)

谜语: 天宫;月宫;广寒宫

kōng zhōng lóu gé kōng zhōng lóu gé
  悬于半空之中的城市楼台
No. 3
  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不现实的理论、方案等
No. 4
  邵尧夫( 雍)犹空中楼阁。——《二程全书·遗书七》
No. 5
  空中所显现的楼台殿阁。即海市蜃楼。语本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后以之比喻明澈通达、虚幻的事物或空想。《朱子语类》卷一百:“问:‘ 程子 谓 康节 ( 邵雍 )空中楼阁。’曰:‘是看得四通八达, 庄子 比 康节 亦髣髴相似。’” 元 侯克中 《邵子无名公传》:“醉里乾坤元广元,空中楼阁更高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传奇所用之事,或古或今,有虚有实……虚者,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 茅盾 《子夜》三:“﹝ 林佩瑶 ﹞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空中楼阁,曾经有过多少淡月清风之夜半睁了美妙的双目,玩味着她自己想象中的好梦。”
No. 6
  空中楼阁 ( kōng zhōng lóu gé )
  解 释 空中所显现的阁楼,悬挂在空中的楼房亭阁。指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或虚构的东西。也可喻为高明通达。
  出 处 《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用 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示 例 1茅盾《子夜》:“禀受了父亲的名士气质,曾经架起了多少的~。”
  2沉迷在这里你只能是望着一座空中楼阁,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近义词 虚无缥缈、海市蜃楼
  灯 谜 天宫;月宫;广寒宫
  10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
  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与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墼作楼。
  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
  愚人复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第一屋而得最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
  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⑴ 这是《百喻经》第10个故事,好高骛远的人总想一步登天,而实际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万丈高楼从地而起。
  ⑵ 三重:重,层;三重,三层。
  ⑶ 轩敞疏朗:轩敞,高大宽敞;疏朗,空气流通而明亮。
  ⑷ 渴仰:渴望羡慕。
  ⑸ 解作彼家:会建造像那一家的房子。
  ⑹ 经地垒墼(jī ):经地,丈量地基;垒墼,堆砌砖块、砖坯。
  ⑺ 固:固执,坚持的意思。
  ⑻ 四辈弟子:佛教用语。亦称“四众”、“四部弟子”等。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信众。
  ⑼ 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释迦牟尼;法指教义、原理;僧指信众。
  ⑽ 道果:通过修行,脱离世俗,断灭一切烦恼、自我,达到解脱的“涅盘”境界。
  ⑾ 三果:小乘佛教关于修道的几个阶段。共分四果。须陀洹,汉译为“入流”等,意为初入圣道,是第一果;斯陀含,汉译为“一来”,意为意念未脱尽,还有一往来,是第二果;阿那含,汉译为“不还”等,意为欲望烦恼已经断绝,不再回到欲界,是第三果;阿罗汉,小乘佛教把佛弟子修行达到的最高境地称“阿罗汉”,是第四果。
  (12)余:其他的,别的
  (13)云何 :为什么
  (14)解: 能,会
  (15)端正 :结构上协调相称
  白话:
  从前有个富翁,愚蠢无知。有一次,他到另一个富翁的家里,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楼又高又大,富丽堂皇,宽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想到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他立刻唤来木匠,问道:“你能不能照着那家的样子造一座漂亮的楼?”木匠回答说:“那座楼就是我造的。”富翁便说:“那你现在就为我造一座像那样的楼。”
  于是木匠便开始量地基,叠砖,造楼。富翁看见木匠叠砖,心生疑惑,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就问木匠:“你这是打算造什么?”木匠回答道:“造三层的楼呀!”富翁又说:“我不要下面二层,你先给我造最上一层。”
  木匠答道:“没这样的事!哪有不造最下一层楼而造第二层楼的?不造第二层楼又怎么谈得上造第三层楼呢?”
  这个愚蠢的富翁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二层楼,你一定得给我造最上一层楼!”
  其他的人听到了这件事,都笑话他。
  偈曰:无基不为楼,事无侥幸成。
  欲证如来果,当把根本修。
  源流:
  《菩萨善戒经》载: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四级者,亦无是处。(《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页)
  解说: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此则可与第四十四则<欲食半饼喻>比看。
  供您思考:
  末法众生见海市蜃楼而自我陶醉,不断烦恼谓能得道,不知佛法谓但凭一句即能圆满,实与空中造楼的幻想没有两样。
  能海上师说过:不修解脱道,不以出离乘为基础实是“轻毛菩萨”也。又说:早上吃晚饭,仍叫早饭。
  圣法法师说:一棵树最初必由一粒种子,下土发芽生根慢慢长大而成。一个人的知识学问也由从小一字一句地读书,慢慢累积而成,树有根水有源。知识由学问而学成,房屋也由基础而建起,怎能在空中建楼阁呢?可是世间就有很多不要基础而空中建楼阁的事情。
  学佛的人只认识几个佛学名词,就以大法师大居士自居。学三天静坐就开悟、得道、神通等等。不愿从基本佛学学起,就要当大法师讲经说法。不要初果、二果、三果,就想马上证阿罗汉果。这不是和空中造楼阁一样吗?
  还有世间上的愚人,讲实在话,讲真理不爱听,讲神话、讲鬼话、讲小说——《封神榜》《西游记》《游天堂》《游地狱》等话,偏偏爱听。也认为事实,这不是和空中楼阁一样是吗?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层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层,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层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如《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又如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其空中楼阁的理想,诚足以自慰。”
佛教百科
  【空中楼阁】  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富翁惊问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如《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这部《孽海花》,却不同别的小说,空中楼阁,可以随意起灭。”又如梁启超《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其空中楼阁的理想,诚足以自慰。”(李明权)
英文解释
  1. :  plans or hopes that are unlikely to be realized,  day-dreams,  castle in the air,  daydream,  ivory tower
  2. n.:  castle in the air; daydream; ivory tower,  a castle in the air,  a castle in Spain,  chateau en Espagne,  Castles in the air,  realm of fancy,  illusion
法文解释
  1. n.  pavillons suspendus dans les airs, château en Espagne, mirage, illusions, chimères, projets impraticable
近义词
荒诞不经, 子虚乌有, 海市蜃楼, 镜花水月, 梦幻泡影, 蜃楼海市, 象牙之塔
白日梦
包含词
空中楼阁理论我的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