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学派 : 中国伦理学 > 程朱学派
目录
程朱学派 Neo School
解释: 宋 代理学的主要派别。首创者为 北宋 程颢 、 程颐 ,集大成者为 南宋 朱熹 。他们提倡性理,认为理为宇宙之本原,人性为理的体现。主张为学之道在“穷天理,去人欲”,其方法为“居敬穷理”,既作“敬”的修养功夫,又穷天下万物之理以致知。因为他们的学说基本一致,后人称之为 程 朱 学派,也称 程 朱 理学。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该学派曾长期保持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No. 2
  北宋二程(颢、颐)和南宋朱熹理学派别的合称。又称“程朱理学”。与心学(陆王学派)对立。朱熹集濂学、关学、洛学之大成。断言“理”先天地而生,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并赋予伦理的属性。谓:“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朱文公文集·读大纪》)遂将封建“三纲五常”抬到“天理”的高度。继承发展张载、二程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是“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人心是“道心”与“人心”的双重构成,故教育作用即是“复性”和“尽心”,不仅要变化先天的“气质”之偏以恢复“天地之性”,而且要消除后天的物欲和私欲对“人心”的蔽障,而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中庸章句序》)。从而明确提出以“存天理,遏人欲”为旨归的教育纲领,追求封建人品之完善。宣扬“孔颜乐处”,既反对佛教“逃名”遁世的人生态度,又严厉抨击俗儒热衷科举、刻意求名和忘本逐利的倾向。认为个体对封建纲常伦理的自觉恪守,是应举干禄的首要条件。为学主“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遗书》)卷十 八);“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宋元学案·晦翁学案》)。尤重视“就日用间致其下学之功”。提倡读书,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对读书方法,朱熹曾作过系统的总结,后人称为“朱子读书法”。自南宋末起,程朱学派被御定为学术正统。
百科辞典
  Cheng-Zhu xuepai
  程朱学派
  school of Cheng brothers and Zhu Xi
    中国以宋代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哲学学派。该学派肇端于北宋的周敦颐,奠基于二程,完成于南宋的朱熹,是理学中最大的学派。程颢、程颐早年受业于周敦颐,接受其道德性命之学的观点。但他们自称“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他们利用《周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提出理是“形而上者”,器是“形而下者”,形而上之理是 “所以阴阳者”。认为 “天下只是一个理”,就是君臣父子夫妇等人伦道德之理,这是“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天下之定理”。他们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但程颢、程颐的思想倾向略有不同,程颢强调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和性无内外之说,提出“只心便是天”的观点;程颐则强调“性即理也”。这些不同倾向对理学的演变有重要影响。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二程以洛阳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学派,即所谓洛学。其弟子甚多。著名的有谢良佐、杨时、游酢、尹□等人,张载弟子吕大临等人后来也转向这一学派。二程去世后,其弟子多流于禅学。被称为“洛学之魁”的谢良佐以“觉”为仁,提出仁便是“生意”,主敬便是“常惺惺”。
    南宋洛学大家杨时(1053~1135),继承二程思想,提倡由诚意正心,推之以“平天下”的内外合一之学,强调人心、道心、天理、人欲的区别。罗从彦在杨门“独得其传”,主张穷理、无欲,行“理之所必然”,论《中庸》在尽心知性,论《大学》在知所止,是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李侗从学罗从彦,主张默坐澄心以体验“未发”以前气象,并强调理一分殊。他再传朱熹时曾说:“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朱熹深受其影响。
    朱熹不仅继承、发展了二程思想,而且集诸儒之大成,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学体系。他继承发展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把太极之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并发挥了“理一分殊”说;他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张载关于世界统一于气的思想,系统地论述了理气的关系;他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学说,建立起完整的人性学说和有关修养方法的学说。由于他的学说以二程思想,特别是以程颐思想为基础,以理为最高范畴,而与以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在心中的思想有所不同,后来的学者把他和二程联系起来,统称为程朱学派
    朱熹殁后,由于其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程朱学派在发展中发生分化。朱学正统派除坚持以理为最高范畴之外,一部分人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心性学说,统理于心,把朱熹哲学发展为心学。一部分人批判朱熹的理学体系,改造他的理气论和格物致知说,发展成以气为本的哲学。
    朱熹的弟子黄□,发挥了朱熹的道统论和体用说,论证了理一元论哲学。较有影响的弟子陈淳在《北溪字义》中系统地解释了朱熹哲学的重要范畴,发挥了理气论、心性学说和知行说。南宋末年,真德秀、魏了翁发展了朱熹的心性之学。真德秀提出以心为仁、以仁为“归宿之地”的成己成物之学。魏了翁提出心即太极,“天只在此心”的命题,以求其本心为主要方法。黄震批判了“道心人心”说,提出理在物中、道在器中的思想。文天祥提出道不离天地万物的思想。元朝的许衡和吴澄,调和朱、陆思想。许衡反对章句训诂之学,以尽心知性为格物致知,强调反求诸心;吴澄公开提出以“尊德性”为本,不可“外心而求道”的心学方法。另一理学家刘因,则反对心学,提倡格物穷理之学。明初的薛□和吴与弼都重视道德践履,但从不同方面发展了朱熹哲学。薛□批判了理先气后、理生气说,吴与弼提出心含宇宙、天人一体的心学观点。吴与弼的弟子胡居仁继承了理学理想,另一弟子陈献章提出心与理一、宇宙在吾心的命题。罗钦顺批判地改造了朱熹理学、建立了以气为本的哲学,从朱学中分化出来。此后,陈建、吕楠等人坚持格物之学。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全面地批判总结了朱熹哲学,陆世仪、张履祥等人批判改造了朱熹的心性说,李光地、陆陇其等人坚持正统理学,但无重要发展。
    程朱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大的哲学学派。从南宋后期起,它逐渐受到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历经元、明、清三代,一直居于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过巨大的影响。
     (蒙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