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福建 >福州 > 福建中医学院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福建中医学院投诉电话 福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福建中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学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省省会城市福州,五四路校区占地面积171亩;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1080多亩。学校主体现已迁到大学城校区,已有近5000名学生入驻。
  学校是福建省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基地和全省中医药教育、医疗和科研的中心,建校近50年来,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各级各类中医药专门人才。
  学校设有9个系(部),4个二级学院,现有七年制中医学、五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等1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有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品营销、中医美容和口腔医学等8个高职层次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三大学科门类。现在校各类学生9000多人,其中研究生近600人,普通本专科生7000多人。
  学校现有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所),共有床位数2500张,其中附属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另外还建立了医教研一体化的临床教学基地网络,拥有教学医院19家、实习医院13家。学校还有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国医堂和福州屏山制药厂等附属机构。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我校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全国首创专业。中医骨伤科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也是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全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福建省重点扶持学科、4个全国继续教育基地、7个福建省重点学科、3门福建省精品课程、2门福建省优质硕士学位课程立项;6门福建省精品课程立项。学校现有2个博士授权点,15个硕士授权点,2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是有权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单位,是有权免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硕士生的中医院校之一,也是具有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单位。
  2002年12月,国家教育部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确定为“优秀”。
  2003年,福建省政府启动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重点高校建设,学校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8所高校之一。为配合省重点建设高校建设项目,学校形成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学科建设思路,突出中医药优势,凝炼了一批重点学科和学科方向,确定中医学(含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等学科为重点建设学科,并以此带动护理学、心理学、情报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共同发展。
  学校围绕学科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拥有一批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项目,如中医经络研究、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研究、中医证型研究、白内障基础与临床研究、中草药规范化种植与开发利用、中医药信息研究等。学校拥有2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15个二级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专科、专病中心,13个省级重点专科。5年来,学校共中标国家级项目(含国家教育部、中管局、药监局项目)22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4项,在研科研经费2084万元。此外,出版学术专著70部,其中被sci收录和引用近20篇。学校出版有《福建中医学院学报》、《福建中医药》、《高等中医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
  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建立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全校教职医护员工近2000人(含附属单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300多名,其中正高100多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215名;在3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约占60%,其中中医药主干学科达86%;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1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福建省优秀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44人。
  在办学条件方面,学校两个校区共有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亿多元,800元以上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072万元。学校图书馆拥有包括文献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在内的馆藏体系,具备新一代的网络存储架构“san架构”,存储容量达到9tb。目前馆藏图书达53.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15万册,台湾中医药图书3000余册。图书馆也是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中医药文献信息检索中心。
  在对外对台教育与交流方面,学校利用中医药特色和地理优势,积极开展对外教育和交流,构建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对外对台合作框架,对台教育与交流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从1988年起招收台湾学生,是全国第一个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目前,我校在校台港澳学生以及外国留学生共有200多名。学校还与美、德、奥、日、韩、新、马、泰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台港澳等地区开展了经常性的考察、讲学、医疗和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学校在海外的影响,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学校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文明学校的活动,注重提高师生的思想素质和文明素养,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1998至今,学校已连续三届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文明学校”称号。
  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开拓进取,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教学为基础,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立足福建省、面向台港澳、面向东南亚、面向全世界,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的奋斗目标前进。
办学体系完善。 School system is perfect.
  学校设有9个系、部,4个二级学院,2个研究院,有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2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研究生900多人。
师资力量雄厚。 Strong teacher.
  全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2400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人;拥有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福建省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2002年和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轮、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成绩。 学科体系健全。有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省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003年以来,作为福建省八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了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康复学等学科,带动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8年,学校再次被列入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
临床实力较强。 Clinical stronger.
  学校有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等8所附属医院,19所教学医院,26所实(见)习医院,临床基地实力雄厚,体系健全。有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专科、专病,12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校本部设立国医堂医院,为社会提供服务。
办学条件优越。 Excellent running condition.
  拥有两个校区,共占地1096亩,各类建筑总面积28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00多万元,图书文献总量180多万册。学校各类设施优良,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行政、生活等设施,建设了富有中医药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是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的校园。旗山校区占地面积935亩,屏山校区占地面积161亩。基本建成的旗山校区建设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行政、生活等设施。图书馆文献总量达135万册,馆藏图书丰富,具备了新一代的网络存储架构“SAN架构”,存储容量达到 30TB;校园网设备先进。
办学特色鲜明。 School distinctive.
福建中医学院 办学特色鲜明。
  学校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医疗机构、学术团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是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台港澳学生及外国留学生400多名,其中多数为台湾学生,对台交流与合作是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新的发展阶段,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将进一步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
历史沿革: History:
  福建中医学院作为福建省唯一一所中医药高等学府,自创办以来,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风雨艰辛,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学校得到长足的进步。近50年来,为福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输送了一大批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做出突出的贡献。自 1994 年以来,学校多次被评为福州市和福建省文明单位;学校1998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四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02年12月,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3年成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8所高校之一。
校庆介绍: Anniversary description:
福建中医学院 校庆介绍:
  2008年11月8日,学校迎来50周年校庆。校庆期间,举办2008年中医药发展大会、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2008年国际暨闽台针灸学术研讨会 、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08年学术年会等一系列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诸多中医界名家会聚榕城。福建中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多人,研究生近900人。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中医学院还是内地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台港澳学生及外国留学生近470名。中国第一所招收台湾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福建中医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福建省长黄小晶等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小晶,福建省政协主席粱绮萍,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义,福建省政协原主席游德馨,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德章,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福建省委秘书长郑道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宁生教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陈可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自尹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孙燕教授,台湾中国医药大学校长黄荣村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副校长乔旺忠教授,以及国内外兄弟院校领导、参加中医药发展大会、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福建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学术年会的专家学者、海内外校友、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著名企业家、各级新闻媒体记者、我校师生代表等共六千多人出席校庆大会。
校标: School Standard:
  1、标志体现地缘文化特点。标志主体由抽象化字母“F”“J”和太极图组合变化构成。“F”“J”各为“福”“建”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突出福建中医学院的地域特征。太极图阴阳合抱的造型是传统中医的象征性标志,它体现了中医阴阳和谐的理念。
  福建中医学院校标
  2、标志寓示中医院校使命。标志主体似诊脉之手,喻示福建中医学院秉承中医传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标志又似扶携之手,喻示福建中医学院传道、授业、解惑,带领莘莘学子走进中医的学术殿堂;标志又似传播之手,喻示福建中医学院肩负弘扬祖国医学的重任,向世界传播中医药知识。
  3、标志突出办学理念特色。标志主体形成浪花造型,展示了福建中医学院独特的地域优势,努力为海内外学术交流作出积极贡献;跃动的浪花还体现福建中医学院不断推陈出新,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现代外向型中医药大学。
  4、标志展现古今融合内涵。标志主体运用传统的赭红色,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与旗山校区的建筑用色相吻合;同时标志富有时代气息,暗喻学校是一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高等院校。
  5、1958年为学校的创立时间。
校训: School Motto: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大医精诚”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精”指熟练的专业技能,“诚”指高尚的道德品质,惟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者方能称为“大医”。
  “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追求的是完美的境界,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正是大学精神之所在。
  “大医精诚、止于至善”激励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紧紧围绕“精诚”二字不懈努力,直至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既体现了学校培养德才兼备中医药人才的特点,又突出了学校孜孜以求、不断进步的办学理念。
附属单位: Affiliates:
  附属医院有: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厦门中医院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泉州中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漳州中医院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
  附属研究院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校办产业:国际中医药培训交流中心 、福州屏山制药厂、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附属二级学院简介: About two affiliated colleges:
  1、福建中医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成立于1995年,是福建中医学院对外,对台,港,澳教育与培训的基地和窗口,负责海外教育招生,教务,教学和后勤管理.早在1986年,福建中医学院就开始招收海外学生,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逐步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专升本,短期进修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海外教育格局,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之一。海外教育学院以优美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得到了广大海外学生和家长的好评,也得到了国家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1998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福建中医学院对台湾实行单独招生,这是全国唯一所享有这一政策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学院现有在校攻读学位的台港澳生和外国留学生470多人,其中90%以上为台湾学生,学生数居全国中医院校的前列。
   2、福建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福建中医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09年开设专升本、专科共计11个专业,面向全省医药卫生系统招生,详情请进入学校网站。
   3、福建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福建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为福建中医学院的二级直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公共营养师培训是中医学院唯一直属的办学机构(而在校门口侧门进入的某学校为非中医学院所办,与中医学院无任何关系.).所办营养师培训发劳动部证书,培训点在学校内多功能阶梯教室(不在此上课的都是非中医学院所办的)。师资力量: 培训所请老师都是本中医学院的老师,授课老师在8-10位,都是讲师及医师以上职称,其中有5位是教授或主任中医师职称.办学特色: 授课与营养实践相结合,有丰富的临床及营养咨询实践传授,"一次报名,终身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报名后就可加入学员群提供大量的学习提升资料下载.报名后即可进入远程视频培训网无障碍看几百部的中医/营养/食疗/医疗/保健等视频) .培训及后续的学习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医学院独特的学术优势和在医学营养界的领导地位在福建的巨大影响力主要培训项目:继续教育学院有: 公共营养师 心理咨询师成人教育学院有:保健按摩师 中医美容师等
   4、福建中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详情参照学校主体网站。
福建中医学院基金会: Fujian Medical Foundation:
  2008年,福建中医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成为具有独立法人的非赢利性社会组织。学校授权基金会为校内外社会捐赠的管理机构,学校接受的所有三社会捐赠由基金会进行统一管理。基金会办公地点设在福建中医学院办公楼,为非公募基金会,其宗旨是争取国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支持与资助,增加教育经费来源,以推动福建中医学院教育事业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福建中医学院建设进程。在福建中医学院的新征程上,基金会将与社会各界的捐资单位和个人一道,同舟共济,继往开来,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这些捐赠资金,主要用于更新教育和科研设施,扶植重点课程、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建设,支持和引进骨干教师,奖励优秀教职工和品学兼优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方面,对学校的建设和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友情链接: Links:
  (详细参照扩展阅读)
  福建中医学院校友论坛
  福建中医学院国医堂
  福建中医学院临床第一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学院临床第二医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
  福建中医学院临床第三医院(厦门中医院)
乘车路线: Getting There:
  更新自福州公交2009年9月份。
  1、屏山校区 18路、18支、5路、51路、52路、55路、728路、807路、817路、905路公交车到省老干局站或省农科院站下车。
  2、旗山校区(学校主体) 41路(庄南线)到省中医学院新学区站下车; 55路公交车到省中医学院新学区站下车。
相关词
人物学者医学家名人针灸名老中医福建古田针灸学家
专家中医中西医结合系
包含词
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专业
福建中医学院五洲科技学院福建中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中医学院国际中医药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