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广东 >清远 >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投诉电话清远市旅游投诉电话:0763-3339970
  广东省旅游投诉电话:020-8668116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2260公顷,是广东省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已于2001年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广东省中北部,英德市北部,是南岭山脉的最南端,处于北回归线北缘,处于东亚季风区的南亚热带向中区热带的气候过渡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植被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占绝对优势,其中有大面积的原生性森林,是广东省境内植物物种丰富的少见的大面积天然林宝库。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242种,其中药用植物749种、观赏植物220种、野生水果101种,脊椎类动物301种,鸟类208种,己鉴定的昆虫456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68种,如蟒、豹、黄腹角雉、白鹇(广东省鸟)、苏铁蕨、伯乐树、广东松、福建柏等。
基本概述
  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2260公顷,是广东省目前连片面积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地处广东省中北部,英德市北部,与有名的名山船底顶接壤,位于南岭山脉的最南端、北回归线北缘,处于东亚季风区的南亚热带向中区热带的气候过渡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
地理位置
  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英德市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3°16′07″-113°20′18″,北纬24°23′49″-24°28′04″,处于北回归线北缘,是全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555公顷,平均海拔800米,最高海拔1586.8米,区内年平均气温18℃,是一个四季皆宜攀登的优秀旅游胜地。
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动植物。植被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占绝对优势,其中有大面积的原生性森林,是广东省境内植物物种丰富的少见的大面积天然林宝库。
植物资源
  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物种资源非常丰富,在保护区、自然公园内有恐龙的食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在该区内几乎每个山坑的溪边水旁的潮湿环境都有分布,最高的达9米多;据初步调查,动植物资源保护区有高等植物2242种,其中药用植物749种、观赏植物220种、野生水果101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有保护区内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2种,属于二级重点保护的有苏铁蕨、桫椤、黑桫椤、金毛狗、水蕨、福建柏等 20余种。
动物资源
  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丰富的森林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繁衍栖息场所,据调查,保护区有陆栖脊椎动物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有50种,其中属于一级重点保护的有瑶山鳄蜥、蟒、豹、金雕和黄腹角雉等5种,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短尾猴、三线闭壳龟、穿山甲和白鹇等45种。昆虫已鉴定的有152科1044种。还有一些新种和中国新记录种,如鞘翅目的石门台大步甲(Carabus shu shimentaiensis Deuve et Tian),蝶类中有两个新种(即何华灰蝶Howarthia sp.及窗弄蝶(Coladenia sp.),两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烤彩灰蝶Heliophorus kohimensis Tytler和越南苏弄蝶Sovia lucasii (Mabille)。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记录的蝶类种类有358种,我国已有分布记录的科在保护区内均有发现,是目前广东省记录蝴蝶种类最多自然保护区。
  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丰富的动植物物种资源而成为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导致大量的专家、学者蜂拥而至,对石门台进行科考研究。
旅游资源
  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复杂多样,峰林峡谷千奇百怪,生态景观奇特秀丽,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生态旅游资源,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艺术、美学、观赏、文化和科学等价值,特别是已规划的石门台生态旅游区的雄、奇、秀、野千姿百态自然景观使人目不暇接,是疗养度假的好地方;正在规划中的鹿洞生态旅游区的险、幽、奥、旷等千奇百怪的自然风光使人流连忘返,是理想的生态旅游场所。在保护区东南部发现第四纪的植物化石,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对于研究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近代生物群落的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源石门台是广东省内最好的溯溪路线。溪流淙淙,瀑布长流不息,森林密布,清凉世界,是溯溪、露营的好地方。
石门台自然公园
  属广东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小区,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雨水、日照充足,气候条件宜人宜物,得天独厚,区内年平均气温18℃,在公园中心地带石门台老屋场内,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盖被子,是避暑、疗养的好去处。
重点保护对象-桫椤
  中文名:桫椤
  中文别名:桫椤树、树蕨、蕨树、水桫椤、刺桫椤、大贯众、龙骨风、七叶树、蛇木
  英文名:Cyathea spinulosa)
  拉丁名: 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门: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纲: 真蕨纲 Pteridopsida,目: 桫椤目 Cyatheales,科: 桫椤科 Cyatheaceae
  属: 桫椤属 Cyathea,种: 桫椤 C. spinulosa
  二名法 Cyathe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R. M. Tryon
  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易危 (IUCN 2.3)
  地理位置:中国大陆的西藏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树形蕨类植物。茎直立,高1-6米。胸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具窄而色淡的啮蚀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边同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具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0.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 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厘米,宽1.2-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具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具短柄,羽状深裂; 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孤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具钝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公叉,基部下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孢子囊群着生侧脉分叉处,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
旅游小贴士
  石门台自然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英德市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3°16′07″-113°20′18″,北纬24°23′49″-24°28′04″,属广东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小区,公园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雨水、日照充足,气候条件宜人宜物,得天独厚,区内年平均气温18℃,在公园中心地带石门台老屋场内,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得盖被子,是避暑、疗养的好去处。
  广东英德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 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蝶类品种全广东省最多,是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美国驻广州办事处副领事于2002年10月中旬曾考察石门台自然公园、日本蝶类学会把他们的世界蝴蝶研究项目地点定在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内有恐龙的食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在该区内几乎每个山坑的溪边水旁的潮湿环境都有分布,最高的达9米多,保护区众多的资源导致大量的专家、学者蜂拥而至,对石门台进行科考研究。
  参考行程
  第一天:广州集合出发,约4。5小时到达目的地石门台保护站,徒步2-3小时进入到山林中扎营,中午路餐,一路山路、溯溪,晚上fb,听虫子唱歌、看星星、聊天。
  第二天:周日继续溯溪,中午消灭剩余fb物资后出发回到石门台保护站汇合司机,下午4点出发返回广州,有可能11、12点回到广州。
  装备要求
  背包、睡袋、防潮垫、沙滩鞋、头灯、备用电池、餐具、帐篷、手套、护膝、刀具、替换衣物、防晒物品、太阳镜、遮阳帽、蛇药、蛇毒排空器、泳镜、游泳衣、GPS、营灯、对讲机,浮床、水圈、保护绳、扁带等,雨具必备,建议对所有行李作防水理。
  水:每人至少带2升水。
  食品:1早餐、两午餐、一晚餐,路上零食和应急干粮若干。
  预计费用:230元/人
景区特产
  清远英石
  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以“廋、皱、漏、透”的特点著称,观赏价值甚高。英石 始拓产于英德,故又称英德石。英石,是经大自然的千百年骤冷曝晒,箭雨风刀,神工鬼斧雕塑而成的玲珑剔透,千姿百态的石灰石,“瘦、皱、漏、透”四字简练的描述了英石的特点。英石大的可砌积成园、庭之一山景,小的可制作成山水盘景置于案几,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英石的开采和玩赏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已有记载:“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有数种:一微青色,间有白脉笼络;一微灰黑;一浇绿,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又一种色白,四面峰峦,多棱角,稍莹彻,面面有光可鉴物,扣之有声”。(宋、杜绾《云林石谱》);以书画两绝而闻名于世的北宋米芾(字元璋)是十一世纪中叶中国最有名的藏石、赏石大家, 曾贬任浛洸(现英德市浛洸镇)尉,他不仅因爱石成癖,对石下拜而被国人称为“米癫”,而且在相石方面,还创立了一套理论原则,即长期为后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皱”四字诀。“问君何事眉头皱,独立不嫌形影瘦。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甘心埋没苦终身,盛世搜罗谁肯漏。幸得硁硁磨不磷,于今颖脱出诸袖。”这是清人陈洪范对英石特色的喻人精彩描述。清代以来,英石便被世人列为全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壁石、黄蜡石)。现代,英石更是广被园林设计者、工匠和奇石玩家采用和收藏,享誉中外。至今,英石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和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景区美食
  擂茶粥
  将鲜茶叶、炒花生、生姜擂烂,加入沸腾白粥调制而成,微苦中见甘香,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金牌豉油鸡
  正宗清远麻鸡配以秘制豉油,用慢火煲1个多小时,保持了原鸡底味,吃起来鲜嫩幼滑。
  茶树菇煲鸡
  茶树菇虽然本身味道很重,但与这鸡一起煲出来却是非常清淡爽口,而鸡因吸收了茶树菇的香味,味道更为香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