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福建 >福州 > 石牌洋景区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石牌洋景区联系方式 地址: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
  邮编:350000 石牌洋景区投诉电话 福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石牌洋景区门票价格 含船票)为20元/人次 石牌洋景区节庆活动 正月甘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 又称 “后九节” 、“孝九节”和 “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 ,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石牌洋景区开放时间 8:00——17:00 石牌洋景区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季节是秋冬,届时这里阳光明媚,树木常青,一派南国风光,尤其适合北方的游客。 石牌洋景区特别提醒 福州“因州北有福山”,故名。又因九百多年前就遍植榕树, “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 石牌洋景区美食 驰名中外的“佛跳墙”是聚春园的传统首席菜肴。选用鱼翅、海参、干贝、鲍鱼等二十多种原料和配料煨而成。选料精细,刀工讲究,烹制严格。此菜品尝起来,醇香浓郁、烂而不腐、味中有味,使人唇齿留香,余味无穷。曾荣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并曾作为国宴的主菜多次招待过外国元首和贵宾。 石牌洋景区住宿 目前,福州已拥有涉外宾馆,饭店 28家,其中四星级的西酒、外酒、温泉;三星级的闽江、东湖、华侨、闽都、融桥 等。有中高档床位8000多张,旅游车辆600 多辆;设置了涉外购物、餐饮定点单位 25家。 石牌洋景区购物 各种海产品,包括海带、紫菜、海蝴蝶干、蛏干、牡蛎干等,还有精美珊瑚和贝雕等工艺品。 石牌洋景区交通 在福州汽车南站有中巴直达平潭城关,再转到“苏澳”的中巴,下车后坐摩托至景点。
  石牌洋景区玩法 观光、休闲、旅游、
  
  半洋石帆(石牌洋)位于海坛岛西部的海坛海峡中,与苏澳镇看澳村相距1.4公里,其状为二块巨石并峙直立,一高一低,高者33米,低者17米,卓立中流,气势峥嵘。这座"全国罕见"的巨大天然海蚀柱,如兀立于海天之间的擎天大柱,由底部一片礁盘托起,恰似舟船张帆。晨雾晚霞里,海面波光潋滟,两片巨石如巨舟扬帆,悠然而行;风和景明时,似巨船停泊,巍然不动;狂风骇浪中,又像满风之帆,破浪前进,所以景称"半洋石帆”,为平潭旧时十景之一。
  
  据传,这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海上绝景,是古时人称"哑巴皇帝"的哑童造反兵败后沉舟的化石。古时,皇帝昏庸无道,朝廷腐败,境内饿殍遍野,十分荒凉。这一日蓬莱大仙驾云经过海坛岛的芦洋埔,见一哑童关心疾苦百姓,抱负不凡,便送他三张仙纸,嘱他可任意剪裁模型。于是哑童便将之剪成兵马等物事,完工时所剪之物刹时成真,他也竟能开口说话。此时的哑童开始调兵遣将,筹划部署起兵大事,俨然帝王风度。但其嫂不明就理,没有按哑童的 吩咐准备造反行动,导致良机坐失,造反失败。朝廷派出大队兵马来攻海坛岛,哑童见大势已去,便把事先剪给其嫂日用的石臼、石锤、簸箕扔进大海,化为舟帆与其嫂共同搭乘而去。后遇风暴,舟沉后双帆化作二石并立,成为平潭旅游资源一绝。登上礁面,如履巨轮甲板,天风海涛在身前拍击,惊心动魄。身临其境,不得不令人感慨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在
  石牌洋岸上有一片鳞峋的海蚀磹,多如旗鼓剑戟,错落有致,遍布看澳海滩,俗称“打石营”。特别是看澳岸壁上,有一座如同半浮雕的弥勒佛像,身高和肩宽均约为12米,光头凸肚,盘足而坐,形象生动,是一处绝妙的自然景观。
  游览石牌洋需时半天,车辆可直达岸边或滩面,有游艇引渡到石帆下。
No. 2
  半洋石帆
  在福建平潭岛西北看澳村西侧500多米的海面,远远望去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的两块碑形海蚀柱。整个礁石象一艘大船两块巨石象两面鼓起的双帆,似乎正在乘风破浪前进。这是平潭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石牌洋。又称为“半洋石帆”和“双帆石”。
  从看澳村岸边坐渡船,十几分钟就到达礁石上,礁石底部是一组平坦完整的岩石。两个石柱均由粗粒灰白色的花岗岩组成 东侧的一个高达33米,胸宽9米,厚8米;西侧的一个高17米,胸宽15米,厚8米。两个石柱的底部都是近似四方形体,直立在礁石上。据地质学家考证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柱。由于它的奇特壮观,对游人有着强烈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建设部与中科院的专家称之为:“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明代旅行家陈第曾誉之为“天下奇观”, 清朝女诗人林淑贞诗赞:“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与半洋石帆相对应,在看澳村海边,由于海水侵蚀和自然风化,岩壁花岗岩风化,形成一座光头凸肚的弥勒佛像。石像曲膝盘坐,身高12米,肩宽12米,头、身、手、足毕现,形象生动,状如半浮雕。围绕佛身有一条棕黄色的火成岩脉,就象献给佛像的一条金色“哈达”,也是自然巧合 ,佳趣天成。另外,这里还有许多天然海蚀景观,例如双龟接吻,青蛙等,值得一看。
  岚岛恋季(http://photo.bokee.com/sets/2203718.9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