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盐酸林可霉素(洁霉素)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lincocin,jiemycin)
【作用与用途】
本品为窄谱抗生素,作用与红霉素相似,对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作用,特别对厌气菌、金葡菌及肺炎球菌有高效。其作用机制和红霉素相似,属抑菌剂。主要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如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蜂窝织炎、扁桃体炎、丹毒、疖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由于本品可进入骨组织中,和骨有特殊亲和力,故特别适用于厌气菌引起的感染及金葡菌性骨髓炎。
【剂量与用法】
口服,成人0.5g/次,3~4次/日;儿童每日30mg~60mg/kg,分3~4次,饭前或饭后2小时服用。肌内注射或静滴,成人0.6g/次,2~3次/日;儿童每日10mg~20mg/kg,分2次。
【副作用】
1 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炎、胃部不适及腹泻等。
2 偶可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及伪膜性肠炎等。
3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 |
|
盐酸林可霉素
盐酸林可霉素
拼音名:YansuanLinkemeisu
英文名:LincomycinHydrochloride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629
C18H34N2O6S.HCl.H2O461.02本品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
赤式-a-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一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林可霉素(C18H34N2O6S)
不得少于82.5%。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
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鉴别】(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833图)一致。
(2)取本品与林可霉素对照品,分别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
照含量测定项下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试验,供试品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主峰
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检查】结晶性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附录ⅨD),应符合规定。
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1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H),pH值应
为3.0~5.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5份,各2g,分别加水5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如显
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B)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1号标
准比色液(附录ⅨA)比较,均不得更深。水分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Ⅷ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6.0%。
炽灼残渣不得过0.5%(附录ⅧN)。
异常毒性取本品,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依法检查(附录ⅪC),
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供注射用)。
细菌内毒素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ⅪE),每1mg林可霉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5EU
(供注射用)。
降压物质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ⅪG),剂量按猫体重每1kg注射5mg,应符合规定(供
注射用)。
林可霉素B照含量测定项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条件测定,林可霉素B的峰面积不得过林可霉
素与林可霉素B峰面积之和的5.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L硼砂溶液(用85%
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0)-甲醇(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4nm。理论板数按林可霉素峰计算
应不低于1500,林可霉素峰与林可霉素B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6。林可霉素B峰为林可霉素峰相对保留
时间的0.5~0.7。
测定法取本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用适量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
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盐酸林可霉素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
算供试品中C18H34N2O6S的含量。【类别】抗生素类药。
【贮藏】密封保存。
【制剂】(1)盐酸林可霉素片(2)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3)盐酸林可霉素胶囊 |
|
名称:
盐酸林可霉素
汉语拼音:
Yansuan Linkmeisu
英文名: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或特殊臭;味苦。
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
鉴别:
(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盐酸林可霉素对照品的图谱一致(糊法)(附录Ⅳ C)。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检查:
结晶性 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附录Ⅸ D),应符合规定。
酸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0.1g的溶液,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3.0-5.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份,各2g,分别加水5ml 使溶解,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附录ⅨB)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或黄绿色1号标准比色液(附录Ⅸ A)比较,均不得更深。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Ⅷ M第一法A)测定,含水分不得过6.0%。
炽灼残渣 不得过0.5%(附录Ⅷ N)。
细菌内毒案 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Ⅺ E),每1mg林可霉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5EU(供注射用)。
林可霉素B照 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林可霉素B的峰面积不得过林可霉素与林可霉素B峰面积之和的5.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5mol/I。硼砂溶液(用85%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0)-甲醇(4: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4nm。理论板数按林可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林可霉素峰与林可霉素B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2.6。林可霉素B峰为林可霉素峰相对保留时间的0.5-0.7。
测定法 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用适量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林可霉素对照品适量,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C18H34N2O6S的含量。
贮藏:
密封保存。
制剂:
(1)盐酸林可霉素片 (2)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问)盐酸林可霉素胶囊
中西药分类:
西药(包括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药用辅料))
化学成分:
本品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脱氧-D赤式-α-D半乳辛吡喃糖苷盐酸盐-水合物。按无水物计算,含林可霉素(C18H34N2O6S)不得少于82.5%。
分子式与分子量:
C18H34N2O6S·HCl·H2O 461.02
药理作用:
抗菌药 |
|
药品名称
(包括商品名、通用名) 盐酸林可霉素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1~2g/d,分3~4次服用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30~50mg,分3~4次服用。肌注或静脉滴注人2~1.8g/d。分2~3次给予;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10~20mg,分2~3次给药。 药理作用 本品对金葡菌(包括产酶菌株)、表葡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均有较强抗菌活性。多数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英膜菌等亦对本品敏感。肠球菌大多对本品耐药。
适应症 临床主要用于敏感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菌所致呼吸道感染、骨髓炎、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胆道感染、菌血症等。 不良反应 (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 (2)本品易致抗生素相关伪膜性肠炎(AAPMC),出现水泻、腹部疼痛、发热和白细胞增多等症,结肠镜检查可见结肠和直肠粘膜上有斑片样损害(伪膜)。若系难辨梭菌引起,除停药、支持治疗外,应及时口服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杆菌肽、甲硝唑,或同服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等离子交换树脂,但不宜同服止泻药。(3)偶可引起皮疹、瘙痒、药物热等过敏反应,过敏者禁用。还可引起眩晕、耳鸣等症。(4)可发生一过性转氨酶短暂升高、嗜酸细胞增多。
制剂 片剂,胶囊:0.25g,0.5g;注射液:0.6g/2ml,0.2g/1ml。 注意事项 |
|
- n.: Lincomycin Hydrochloride
|
|
盐酸林可霉素片 | 盐酸林可霉素栓 | 盐酸林可霉素胶囊 | 盐酸林可霉素软膏 | 盐酸林可霉素溶液 | 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 盐酸林可霉素口服溶液 | 盐酸林可霉素氯化钠注射液 | 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冻干 | 盐酸林可霉素口服液 | 盐酸林可霉素葡萄糖 | 注射用盐酸林可霉素 | 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 | 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