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盐酸万古霉素(凡可霉素)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vancocin)
【作用与用途】
为窄谱抗生素,仅对革兰阳性菌有效,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球菌及肠球菌等均属敏感,对耐药金葡菌本品尤为敏感。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它主要和细菌细胞壁结合,而使某些氨基酸不能进入细胞壁的糖肽中。临床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所引起的严重感染,如肺炎、心内膜炎及败血症等,对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及败血症等也有较好的疗效。对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目前仍以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为首选药物。
【剂量与用法】
仅限于静脉给药,成人1g~2g/日,分2~4次。儿童每日20mg~40mg/kg,新生儿每日12.5mg~25mg/kg,分2~4次。
【副作用】
1 有时可引起寒战、皮疹、药物热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2 长期或大量使用可损害听力及肾功能。一旦听力损害则不可能恢复,耳鸣为其先兆症状,如有耳鸣应即停药。 |
|
药品名称
(包括商品名、通用名) 盐酸万古霉素 用法用量 缓慢静脉滴注:成人,1~2g/d,分2~4次给予;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20~40mg,分2~4次给予。口服:成人,0.5~2g/d,分4次服用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20~50mg(最大日剂量2g),分4次服用。 药理作用 本品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第二期中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这是本品主要的作用部位(参阅本章第一节青霉素概述),与β内酰胺抗生素不同。本品还可改变细胞质膜和抑制RNA的合成而损伤原生质体(protoplasts)。本品对繁殖期的细菌具有杀灭作用。本品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具活力,包括耐甲氧西林、耐头孢噻吩的菌株。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高度敏感,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目前仍以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为首选。对A组(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亦很敏感6对梭菌(包括难辨梭菌)、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放线菌和乳酸杆菌敏感。但多数革兰阴性菌、分枝杆菌、类杆菌和真菌对本品耐药。本品结构上与其他抗生素无关(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除外),不易发生交叉耐药。但已有质粒介导的耐万古霉素性肠球菌的菌株产生的报道,有些乳酸杆菌亦对本品耐药。
适应症 主要用于敏感革兰阳性菌(葡萄球菌)所致严重感染,尤当其他抗生素无效或不能耐受时,本品为优选药物。这些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肺炎、肺脓肿、软组织感染、脑膜炎等。口服用于难辨梭菌所致伪膜性肠炎。 不良反应 (1)本品静脉滴注过快可引起“红颈”或“红人”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或麻刺感,心动过速,面颈胸背等出现红斑性皮疹,血压降低,突击性大剂量注射不当可致严重低血压,甚至心脏停搏。可能系组胺介导的非免疫性、与剂量有关的反应。停药可消失,给予抗组胺药消退更速。本品宜大量液体稀释,缓慢滴注可减轻此不良反应。(2)本品具有耳毒性,偶可引起听神经和听觉损害。耳鸣和高音性耳聋为早期症状。剂量过大、时间长、肾功能障碍者易发生。对高危患者应定期进行听力测定。(3)本品具有肾毒性,偶可引起蛋白尿、管形尿。
制剂 粉针剂:5g,1g。胶囊:0.125g,0.25g。 注意事项 |
|
- n.: 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