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草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温液汤(《千金翼方》卷十五)。
【组成】甘草6克
【用法】上一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一日二次。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少阴咽痛,兼治舌肿。 |
|
【别名】阴毒汤、当归汤、阴毒甘草汤
【组成】甘草2分,升麻2分,当归1分,椒1分,鳖甲1两。
【来源】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千金》卷九。
【主治】阴毒,身重背强,蛰蛰如被打,腹中痛,心下强,短气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冷,脉沉细而紧数。
【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服,温覆取汗;汗不出,汤煮更作也。
【附注】阴毒汤(《千金》卷九)、当归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七)、阴毒甘草汤(《普济方》卷一三五)。 |
|
【药物组成】甘草(炙,锉)2两,栝楼根2两,麦门冬(去心,焙)2分,半夏(汤洗去滑7遍,晒干,麸炒)2两半。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方剂主治】胃热干渴。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先以水2盏,淘小麦半合,煎至1盏半,去麦,下药末5钱匕,加大枣2枚(擘破)、生地黄半钱、生姜1枣大(拍破),再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2次。 |
|
【药物组成】甘草2两,干地黄2两,麦门冬2两,麻黄2两,芎藭3两,黄芩3两,栝楼根3两,杏仁50枚,葛根半斤。
【处方来源】《千金》卷三。
【方剂主治】在蓐中风,背强不得转动,名曰风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酒5升,合煮葛根,取8升,去滓;纳诸药,煮取3升,去滓,分2服。1剂不愈、更合良。 |
|
灸甘草汤 | 炙甘草汤 | 蝉退甘草汤 | 葱白甘草汤 | 黄耆甘草汤 | 恒山甘草汤 | 桂枝甘草汤 | 大黄甘草汤 | 蜜枣甘草汤 | 芍药甘草汤 | 墨鱼甘草汤 | 茯苓甘草汤 | 菊花甘草汤 | 麻黄附子甘草汤 | 黄芩黄连甘草汤 | 炙甘草汤参姜桂 |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