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 > 琉璃草根
目录
No. 1
  琉璃草根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倒提壶、大赖毛子。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
  【植物形态】展枝倒提壶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株密生白绒毛。茎刚直,叉状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柄,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而具微凸头,基部狭;上部叶无柄,披针形,锐尖。蝎尾状花序牛于茎顶;花紫红色,后变蓝色;萼片花后宿存;花冠径约5毫米,瓣片圆头,基部有鳞片;雄蕊5,短小,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小坚果倒卵形,长6毫米,密被短钩刺,刺的先端为小锚状。花期5~8月。
  生于半固定沙地、平坦沙地及田边、村旁。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琉璃草果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春、秋挖根,晒干。
  【性味】淡,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扁桃体炎,疮疖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No. 2
  琉璃草根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拼音名】 Liú Lí Cǎ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Divaricate Houndstongue
  【异名】倒提壶、大赖毛子、 展枝倒提壶、琉璃草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
  【植物形态】展枝倒提壶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株密生白绒毛。茎刚直,叉状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有柄,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钝而具微凸头,基部狭;上部叶无柄,披针形,锐尖。蝎尾状花序牛于茎顶;花紫红色,后变蓝色;萼片花后宿存;花冠径约5毫米,瓣片圆头,基部有鳞片;雄蕊5,短小,着生于花冠筒中部。小坚果倒卵形,长6毫米,密被短钩刺,刺的先端为小锚状。花期5~8月。
  生于半固定沙地、平坦沙地及田边、村旁。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果实(琉璃草果实)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份】根含生物碱及多酚酸(polyphenol acid);地上部分含展枝倒提壶碱(cyanodivaricatin),倒提壶芬碱(cynoglossobhine),缘花倒提壶碱(vindiflorine),展出枝倒提壶种碱(divarine)
  【采集】春、秋挖根,晒干。
  【性味】淡,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扁桃体炎,疮疖痈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