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叶方竹(c.angustiflia d. d. chun et c. s.chao)
种中文名:狭叶方竹
种拉丁名:chimonobambusa angustifolia c. d. chu et c. s. chao
种别名 :线叶方竹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寒竹属
属拉丁名:chimonobambusa
国内分布:产陕西、湖北、广西、贵州。生海拔700--1400米。模式标本采自融水九万大山。
海拔:700-1400
命名来源:[journ. nanjing tech. coll. for. prod. 3: 36.f.5. 1981]
中国植物志:9(1):343
组中文名:方竹组
组拉丁名:sect.oreocalamus (keng) wen d.ohrnb.
亚族中文名:倭竹亚族
亚族拉丁名:shlbataenae
族中文名:倭竹族
族拉丁名:shibataeeae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别名:线叶方竹。秆高2m,径1cm,节间长8~15cm;秆箨纸质,慢慢脱落,较节间短,无毛,二面边缘密被缘毛,全无斑点,具清楚的方格状斑纹。本种近似方竹,区别在于本种秆具有极细极疏之点,但居脱落而变光滑;秆、枝极脆,易在秆环和技环上折断;秆箨背面具灰白色圆斑。笋味淡,稍有苦味,秋冬发笋,小笋往往破雪而出。
分布:广西、陕西南部、汉中、湖北、四川等,海拔700~1300m,生长于阔叶林下较阴湿的沟道和坡面的山凹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