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种名称】灯笼果
【又名】 秘鲁苦蘵、小果酸浆
【拉丁学名】 physialis peruviana
【英文名称】peru groundcherry
【科属分类】 单子叶植物纲、 茄科、酸浆属
【概述】
灯笼果是茄科酸浆属的一种植物。原产中美洲,引进非洲非常成功。果子是一个套着灯笼型荚子的小圆果,比拇指大一点,里面有很多小籽。成熟的果实是亮黄色,非常甜,可以用来烤果饼,做果酱。
灯笼果灯笼果原产秘鲁和智利,但是并不是什么重要得产品。当代人随便吃一点,偶尔也在菜市场看到。但是被广泛的引入各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种。1807年以前,好望角居民就已经培养灯笼果。在南非有商业果园,果酱和罐头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经常出口。中部非洲国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园。
好望角种活之後,灯笼果很快传到澳大利亚,是新南威尔士州居民早期食用的水果之一。现在已经有多处大型果园,也有很多野生果树,传遍昆士兰州, 维多利亚州, 南澳大利亚州, 西澳大利亚州和塔斯曼尼亚州北部。
灯笼果树体抽生基生枝的能力强, 产量高, 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5月中、下旬开花, 果实南方5月底,北方6月下旬至7月开始采收,较其他果类早上市,而且耐贮运。 |
|
灯笼果
灯笼果
(《吉林中草药》)
【异名】狗葡萄、醋栗(《吉林中草药》)。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山麻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山麻子,又名:东北茶藨、山樱桃。
落叶灌木,高1~2米.树皮灰色,稍光滑;小枝褐色,光亮,剥裂;芽卵圆形,密被灰白色短毛。叶互生,掌状3裂,稀5裂,长5~10厘米,宽4~10厘米,中央裂片比侧裂长,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尖刺,下面密生白绒毛;叶柄长2~8厘米。总状花序长2.5~9厘米,有讨可达16厘米,下垂,花密生,可达40朵,花轴粗,有密毛;萼片5,反卷,带绿色或黄色,倒卵形;花瓣5,绿色,楔形或截形;雄蕊5,伸出;花柱2裂,基部圆锥状,比萼片长。浆果球形,径7~9毫米,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杂木林或针阔混交林中。分布我国东北、华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采集】7~8月采取成熟果实,晒干。
【化学成分】含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
【功用主治】《吉林中草药》:"解表。治感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
|
灯笼果 基本资料
【物种名称】灯笼果
【又 名】秘鲁苦蘵、小果酸浆
【拉丁学名】Physialis peruviana
【英文名称】Peru Groundcherry
【科学分类】 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茄目(Solanales) 、茄科(Solanaceae)、酸浆属(Physalis) |
|
灯笼果属于醋栗科茶蔍属多年生灌木。株丛高1.2 米左右,果子是一个套着灯笼型荚子的小圆果,比拇指大一点,里面有很多小籽。未成熟时味极酸,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非常甜,可以用来烤果饼,做果酱。 |
|
灯笼果花朵灯笼果原产秘鲁和智利,但是并不是什么重要得产品。当代人随便吃一点,偶尔也在菜市场看到。但是被广泛的引入各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所有番茄可以存活的地方都可以种。1807年以前,好望角居民就已经培养灯笼果。在南非有商业果园,果酱和罐头是居民的常用品,也经常出口。中部非洲国家,如加蓬,也有小型果园。
好望角种活之后,灯笼果很快传到澳大利亚,是新南威尔士州居民早期食用的水果之一。现在已经有多处大型果园,也有很多野生果树,传遍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和塔斯曼尼亚州北部。 |
|
灯笼果 生长繁殖 灯笼果 生长繁殖
灯笼果树体抽生基生枝的能力强, 产量高,定植后第2年开始结果。5月中、下旬开花,果实南方5月底,北方6月下旬至7月开始采收,较其他果类早上市,而且耐贮运。 |
|
灯笼果 医学功效
可败火,一般用红色的味极苦,泡水喝,消炎,利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