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本调九十三字,十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姜夔改叶平韵,声情俱变,从者甚少,此处不录。
(2)第三第四句为四字两句,前加三字豆。五、六两句,宜用对偶。第七句八字,句法上三下五,实即平起平收之七字句上加一豆,所以语气可不停顿。第八句三字,用平平仄,已成定格。后片起四句,均三字仄句,第二、四句叶韵分作两排,各自对偶。为了避免呆滞,可以改为以上二句对下二句。第五、六句均四字,上加一豆。
(3)本调从苏轼开始多抒豪放之情,故一向以声情激越称著,岳飞词就是一例。作者写词时年已三十,却把自己已建立的功名看作象尘土一般微不足道。还我河山,直捣八千里外的金邦老巢--黄龙府,才是自己的志愿。站得高,看得远,意境才能开阔。“三十功名”两句不仅内容好,对仗也很工,音节也很响亮。后片“壮志”一联,说我怀着雄心壮志,象饥饿要觅食似地饱餐敌人的肉;我谈笑自如象口渴了要喝水似地痛饮敌人的血。它表现了作者对敌人刻骨仇恨,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没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写不出来的。此外,“白了少年头”的“白”字,“踏破贺兰山缺”的“破”字,都用得十分生动有力,从炼字上也可以得到启发。有人认为此词的忠君思想比较严重。我们认为这首词尽管有忠君思想,但表现了恢复中原的不可动摇的意志,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杰作。 |
|
作者: 独孤红 Dugu Hong 作者:独孤红
北京城卧龙藏虎,郭燕南为报国仇家恨,潜入大内谋刺雍正,事机败露,幸被八大胡同怡红院名妓梅心所救,混入为满清官府效力的四海镖局,藉机结交当朝亲贵。
凭着惊人武功及机智谋略,郭燕南先后与紫京城总馆贝勒海青、功高震主的大将军年羹尧成为至交,不但在京城内外呼风唤雨,并且成为雍正身边的当红人物。
另一方面,郭燕南暗以丹心旗号令天下反清复明的各路人马,揭发江南八侠中的叛徒白泰官的奸计,联合天地会、大刀会及铁骑帮等抗清实力,屡败大内鹰犬血滴子及拥和宫密宗红衣喇嘛,削弱雍正压制明朝遗民的统治力量。
为逃避清廷捉拿,郭燕南带着爱人云珠及德佳公主离京返乡,途中传来雍正驾崩的消息,四阿哥弘历继位,就是日后雄才大略的乾隆皇帝。
第一章 怡红院
第二章 相见恨晚
第三章 海贝勒
第四章 天桥赌场
第五章 四海镖局
第六章 大内高手
第七章 杀身之祸
第八章 玉楼春
第九章 御书房
第十章 年羹尧
第一章 欲擒故纵
第二章 大罗剑
第三章 冷霜刃
第四章 江南八侠
第五章 八方客栈
第六章 红衣喇嘛
第七章 洪门兄弟
第八章 绝处逢生
第九章 真情流露
第十章 要命郎中
第一章 松筠庵
第二章 丹心旗
第三章 宝亲王
第四章 文武双绝
第五章 叩头换帖
第六章 起事造反
第七章 帝驾亲临
第八章 奇男子
第九章 剖明爱意
第十章 暮鼓晨钟
第一章 白泰官
第二章 猛将莽夫
第三章 鲁中三虎
第四章 醉仙居
第五章 货郎鼓
第六章 西湖泛舟
第七章 三湘五义
第八章 杀人灭口
第九章 血溅禁城
第十章 美人恩仇
第一章 花香天府
第二章 勾魂玉姬
第三章 金玉楼
第四章 九龙冠
第五章 怡亲王
第六章 纪刚贝勒
第七章 唱戏班子
第八章 震天指
第九章 虎胆豪情
第十章 万寿图
第一章 白虎钉
第二章 挥刀溅血
第三章 时文评选
第四章 秀才造反
第五章 定情玉佩
第六章 大刀会
第七章 铁骑会
第八章 查缉营
第九章 万里情
第十章 青龙巷
第一章 押解狂生
第二章 回澜塔
第三章 断魂砂
第四章 拦路劫人
第五章 一门忠义
第六章 甘瘤子
第七章 泠香醁
第八章 九指头陀
第九章 红衣喇嘛
第十章 疾风劲草
第一章 尽吐相思
第二章 伊人憔悴
第三章 患难真情
第四章 英雄本色
第五章 奇峰突起
第六章 探囊取物
第七章 冲冠一怒
第八章 情义双全
第九章 德佳格格
第十章 尾 声 |
|
诗人: 岳飞 Yue Fei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
诗人: 辛弃疾 Xin Qiji
满江红 满江红
点火樱桃,
照一架、
荼縻如雪。
春正好、
见龙孙穿破,
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
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
不肯带愁归,
肠千结。
层楼望,
春山叠;
家何在?
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
向他谁说?
蝴蝶不传千里梦,
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
枕上劝人归,
归难得。 |
|
诗人: 柳永 Liu Yong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蔬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
|
诗人: 苏轼 Su Shi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 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 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
幽梦里,传心曲。 肠断处,凭他续。 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 便相将、左手抱琴旧,云间宿。 |
|
请鉴赏:
|
|
词牌名。双调,常用为九十三字。有仄韵和平韵两体。仄韵一般用入声。 南宋 姜夔 始创平韵体,但用者不多。 |
|
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同名曲牌。南曲较常见,属正宫者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者与词牌前半阕同,用作引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满江红》为“仙吕调”,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中的为“南吕引子”。 |
|
一种漆成红色的江中渡船。后亦指坚固而载重的大船。 明 董穀 《碧里杂存·满江红》:“我 圣祖 居 和阳 时欲图集庆,遂与 徐公 达 间行买舟,以覘 江 南虚实,至 江 口,适值岁除,呼舟人无肯应者。有贫叟夫妇二人,舟尤小,欣然纳之,曰:‘天晚矣!明当早渡。’且进鸡酒,具黍,情甚真。厥明发舟,老叟举棹,口中打号子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圣祖 元旦得此吉语,喜甚,与 中山 躡足相庆。登极后访得之,无子,官其姪,并封其舟而朱之。以故,迄今 江 中渡船皆谓之满江红云。”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满江红船》:“ 江 船之巨而坚实可重载者,曰满江红。”《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九月十四日》:“晡时回舟,已换坐满江红。” |
|
①又称“绿萍”、“红萍”。蕨类植物门,满江红科。植株很小,漂浮水面。茎细弱横长,向水下长出不定根。叶小,裂为上下两片。上片春夏季绿色,秋季转紫红色。有蓝藻共生,能固氮。是中国南方水田的优良绿肥,也是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②词牌名。双调,九十三字,押仄声韵,一般用入声韵。又有平韵体,但用的不多。
③曲牌名。南曲正宫、南吕宫,北曲仙吕宫都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的字句格律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属南吕宫的与词牌前半阕相同,用作引子。 |
|
满江红(怒发冲冠) : 词篇名。南宋岳飞作。词以“怒发冲冠”领起,表达了对北方国土沦丧、金兵南侵的极大义愤,以及誓死报仇雪耻、收复失土的坚定信念。“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名句,尤为后人引用。 |
|
有五义:一、植物名;二、中药名,即前述植物入药;三、词牌名;四、京剧剧目。五、歌名。 |
|
【中文名称】满江红
【学名】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类】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槐叶苹目 (salviniales)、满江红科(azollaceae),满江红属(azolla lam.)
【形态特征】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分布】满江红科只有1属、6种,均为水生蕨类植物,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中国原产的只有满江红一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各地,河南、山东等地水域亦有分布。 |
中药-满江红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zolla |
【别名】红浮飘、红浮萍、紫薸、三角薸
【来源】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辛,寒。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祛风利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水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词牌-满江红 names of the tunes to which ci poems are composed Azolla |
一、题考
【词学全书 填词名解】:“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二、格式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三、著名词作
1、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2、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2,高楼下、葡萄深碧3。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4。君是南山遗爱守5,我为剑外思归客6。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7,君休读。狂处士8,真堪惜。空洲对鹦鹉9,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10,曹公黄祖11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12
3、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1,能消几两平生屐2。笑尘劳、三十九年非3,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4。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5。
4、满江红
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5、满江红
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6、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7、满江红
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
京剧传统剧目-满江红 Beijing opera Heritage a list of plays Azolla |
剧情:岳飞朱仙镇大捷,指日渡河,金兀术大惧。遣使通秦桧,故以放还钦宗(赵桓)为言,胁迫高宗(赵构)。秦桧乘势耸以危言,赵构果下诏撤回韩、刘大军,并发金牌召岳飞退兵。岳飞部将及父老无不愤惋,岳飞匹马还朝力争;赵构不听,解飞兵权。秦桧唆使王俊诬告岳飞谋反,密逮岳云、张宪逼供,又奉旨逮岳飞交大理守周三畏及万俟卨勘审。岳飞侃侃正言,周深敬佩,挂冠而去。秦桧构陷不成,朝野汹汹,又奉赵构密赐“黄柑碧盒”示意,遂于岁末杀害岳飞父子三人。牛皋怒据太行山,与岳雷共集义兵,誓不再为宋君出力。金兵二次南侵,赵构慌惧,复胡铨,释越夫人,下万俟卨等于狱,使周三畏颁诏至太行请岳家军,牛皋怒而扯旨,岳夫人劝以继岳遗志,抗金为重,牛皋始发兵,一举破金。
1961年范钧宏、吕瑞明本《宋史》等重加编写,并吸收桂剧、滇剧《牛皋扯旨》情节,中国京剧院一、四团均演出,各有特色。 |
|
满江红
词岳飞
演唱张明敏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
词牌:满江红 names of the tunes to which ci poems are composed Azolla |
【题考】
词学全书填词名解:“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格式】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
【中文名称】满江红
【学名】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类】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槐叶苹目 (salviniales)、满江红科(azollaceae),满江红属(azolla lam.)
【形态特征】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分布】满江红科只有1属、6种,均为水生蕨类植物,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中国原产的只有满江红一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各地,河南、山东等地水域亦有分布。 |
|
《满江红》 南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lán)(有的版本写作栏)处,潇潇雨歇(xiē)。抬望眼,仰天长啸(xiào),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jìng)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lu)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què)!
【作品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洗雪。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作品鉴赏
岳飞的这首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往,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满江红·遥望中原】
南宋·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城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北宋·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南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李叔同(弘一法师】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
看叶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
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
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
聂政死,尸骸暴。
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
魂魄化作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
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1963.01.09毛泽东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郭沫若·满江红】
当代·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赵希蓬·满江红】
宋·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柳永·满江红】
北宋·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张先·满江红】
宋·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文征明·满江红】
明朝·文征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辛弃疾·满江红】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
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群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满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满江红(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还又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便凤凰、飞诏下天来,催归急。
车马路,儿童泣。风雨暗,旌旗湿。看野梅官柳,东风消息。莫向蔗庵追语笑,只今松竹无颜色。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满江红(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
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对梅花、一夜苦相思,无消息。
【张可久·满江红】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惘,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练。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滂沱雨,无底涧。涉激流,登彼岸。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李正才·满江红】
绵绵诗意,多少文人陶醉。秦太虚,银汉迢迢,婉转凄悲。星海河汉知深浅,牛郎织女遥相叹。感喜鹊搭桥连情线,共缠绵。
几千载,情人离。生相许,死遗恨。海枯兮石烂,闺中长叹。司马文君吟《求凰》,易安居士《声声慢》。欲将使情人共愁欢,爱人间。
【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峨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张益邦·满江红】
怒涌江河,愁绪几。登临望月,天际水。仰天长啸,暴泪如倾。燕子楼空惟焦土,无可奈何伤心碧。莫等闲,愁白少年头,彻底枯。休学耻,犹未雪。误诊恨,何时灭?侠之大德厚绿天下,王侯将相本无种,我是男儿当自强。梦北大,愁绪飘然解,不胜悦!
【京剧:满江红】
岳飞朱仙镇大捷,指日渡河,金兀术大惧。遣使通秦桧,故以放还钦宗(赵桓)为言,胁迫高宗(赵构)。秦桧乘势耸以危言,赵构果下诏撤回韩、刘大军,并发金牌召岳飞退兵。岳飞部将及父老无不愤惋,岳飞匹马还朝力争;赵构不听,解飞兵权。秦桧唆使王俊诬告岳飞谋反,密逮岳云、张宪逼供,又奉旨逮岳飞交大理守周三畏及万俟卨勘审。岳飞侃侃正言,周深敬佩,挂冠而去。秦桧构陷不成,朝野汹汹,又奉赵构密赐“黄柑碧盒”示意,遂于岁末杀害岳飞父子三人。牛皋怒据太行山,与岳雷共集义兵,誓不再为宋君出力。金兵二次南侵,赵构慌惧,复胡铨,释越夫人,下万俟卨等于狱,使周三畏颁诏至太行请岳家军,牛皋怒而扯旨,岳夫人劝以继岳遗志,抗金为重,牛皋始发兵,一举破金。
1961年范钧宏、吕瑞明本《宋史》等重加编写,并吸收桂剧、滇剧《牛皋扯旨》情节,中国京剧院一、四团均演出,各有特色。 |
词牌-满江红 names of the tunes to which ci poems are composed Azolla |
一、题考
【词学全书 填词名解】:“唐【冥音录】载曲名﹝上江虹﹞,后转二字,得今名。”按万氏【词律】,引【冥音录】作﹝上江红﹞。但“上”谐作“满”,音殊不类。考【本草纲目】有“满江红”水草,为浮游水面之细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时,民间已有此种名称之水草,随取入词,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里杂存】载有“满江红”为江淮船名;则故事始自明太祖,当非词名所本也。
二、格式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三、著名词作
1、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2、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2,高楼下、葡萄深碧3。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4。君是南山遗爱守5,我为剑外思归客6。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7,君休读。狂处士8,真堪惜。空洲对鹦鹉9,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10,曹公黄祖11俱飘忽。原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12
3、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1,能消几两平生屐2。笑尘劳、三十九年非3,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4。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5。
4、满江红
郭沫若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太阳出,冰山滴;真金在,岂销铄?
有雄文四卷,为民立极。
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
迎东风革命展红旗,乾坤赤。
5、满江红
赵希蓬
劲节刚姿,谁与比、岁寒松柏?几度欲、排云呈腹,叩头流血。杜老爱君□谩苦,贾生流涕衣空湿。为国家、仔细计安危,渊然识。
英雄士,非全阙。东南富,尤难匹。却甘心修好,无心逐此!螳怒空横林影臂,鹰扬不展秋空翼。但只将南北限藩篱,长江隔!
6、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鸟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7、满江红
张先
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拚从前烂醉,被花迷著。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
|
《大宋提刑官》主题曲满江红
歌手:刘可
作词:王凯娟
朗诵:张志忠
千古悠悠/
有多少冤魂嗟叹
空怅惘/人寰无限/
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
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尽吹散 尽吹散
滂沱雨 无底涧
涉激流 登彼岸
风雨拨云间
消得雾患
社稷安抚臣子心
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
从头转
泣血蝇虫笑苍天
孤帆叠影锁白链
残月升
骤起烈烈风
社稷安抚臣子心
长驱鬼魅不休战
看斜阳照大地阡陌
从头转
【现代歌曲·满江红】
满江红
词:岳飞
岳飞书法满江红拓片 演唱张明敏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胡曲·满江红】
《满江红》选自《龙都--古韵临安忆》,宋朝民族英雄岳飞的传世不朽词作《满江红》,几百年来总是不断的被传诵,也会透过不同的乐器为之诠释,本乐曲系根据琴歌改编,苍劲、悲壮的曲调有别于歌曲的表达方式。曲调淳厚有力,节奏稳健,抒发了激愤、昂扬和壮烈的情绪。
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在抗击敌寇入侵的战斗岁月中,写出了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满江红》一词: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从音乐方面来说,《满江红》是宋词音乐的一支曲牌。岳飞所写的这首歌词,可经结合这支曲牌来歌唱。宋代《满江红》的曲调是些什么音符,现今并未知晓。在清初编辑的古代歌曲集《九宫大成》一书里,虽见有好几支《满江红》曲牌,但其情调都比较柔和纤细,拿来配岳飞的这首激昂慷慨的歌词,显然是很不协调的。后至1920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编的《音乐杂志》第一号、九、十两期合刊上,又见到另外一首《满江红》曲调,所配的歌词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金陵怀古》。关于这首《满江红》曲调的来源,至今并未得到确切的证明,一般称为“古曲”。其音乐曲调甚为悲壮雄伟。至1925年,又由杨荫浏先生将岳飞的《满江红》歌词对上述的这首“古曲”予以配唱,词曲也十分贴切契合,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自此,人们便常唱这首岳飞作词的《满江红》。
由于岳飞的《满江红》词早已深入人心,加上所配的曲调又是这样流畅激情。是以此曲一经问世,便广泛传唱,影响十分深远。后来,这首《满江红》还被改编成器乐曲,合唱歌曲等.
『满江红』(2首)
岳飞写的满江红共有两首
一首便是我们熟知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写作背景:该首词创作于绍兴六年(1136),岳飞北伐因粮草不济,无奈撤退,壮志未酬之际。
原作: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另一首是《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创作时间与背景:这首词创作时间较第一首早,创作于于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今湖北武昌)之时。
原文: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效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
满江红
词岳飞
演唱张明敏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
中药:满江红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zolla |
别名:红浮飘、红浮萍、紫薸、三角薸
来源:蕨类植物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Roxb.) Naka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辛,寒。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祛风利湿。用于麻疹不透,风湿关节痛,荨麻疹,皮肤瘙痒,水肿,小便不利。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
|
学名:Azolla imbircata (Roxb.) Nakai
别名:红萍、红浮萍、紫薸(piáo)、三角薸
分类: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薄囊蕨纲 (Leptosporangiopsida) 、槐叶苹目(Salviniales)、满江红科(Azollaceae),满江红属(Azolla Lam.)
【形态特征】
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幼时呈绿色,生长迅速,常在水面上长成一片。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做满江红。个体很小,径约1cm,呈三角形、菱形或类圆形。根状茎细弱,横卧,羽状分枝,须根下垂到水中。叶细小如鳞片,肉质,在茎上排列成两行,互生;每一叶片都深裂成两瓣:上瓣肉质,浮在水面上,绿色,秋后变红色,能进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质,斜生在水中,没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对生于分枝基部的沉水叶片上。满江红常与蓝藻中的项圈藻(鱼腥藻)共生,项圈藻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因此,满江红可以作为水稻的优良绿肥,也可作鱼类和家畜的饲料。
满江红亦称“红苹”“绿苹”。蕨类植物,满江红科。植物体小,三角形,飘浮水面。根丛生。叶小型,肉质,排列成两行,春季绿色,秋后叶色变红,形成大片水面被染红的景观,十分壮观,故名满江红。繁殖很快,生于水田或湖沼中,我国东南和西南部均普遍分布。全草可作鱼类及家畜的饲料,也可供药用。常与有固氮作用的项圈藻共生,为优良的绿肥。
【分布区域】
满江红科只有1属、6种,均为水生蕨类植物,几乎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水域中。中国原产的只有满江红一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各地,河南、山东等地水域亦有分布。 |
|
manjianghong
满江红
Azolla
满江红科(Azollaceae)满江红属水生蕨类植物。又名红萍、绿萍,古称□。光合作用和共生固氮能力强,产量高,多用作绿肥、饲草。
种类 满江红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已知有 7个种:①细叶满江红(蕨状满江红,A.filiculoides)。原产美国北部阿拉斯加,并分布在南部各州以及智利、玻利维亚、巴西等国。中国于1977年引入。性耐寒、耐盐、怕热。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也生长良好,繁殖快、产孢子多。现为主要生产种之一。②日本满江红(A.japonica)。原产日本四国和九州等地。与细叶满江红的形态、习性较相似,色泽较深。③卡州满江红(A.caroliniana)。原产美洲,自北美的阿拉斯加到南美的阿根廷均有分布。抗寒繁殖快的特性与细叶满江红相似,耐热性优于细叶满江红。抗虫、抗藻、抗霉等性能也较强,是很有价值的萍种。④大洋洲满江红 (A.rubra)。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萍体平面浮生,形薄而小,产量较低,其特点是耐寒、怕热、抗病性差。⑤尼罗满江红(A.nilotica)。分布在乌干达、刚果、苏丹等非洲中部的尼罗河流域。萍体羽状分枝,个体变异较大。⑥羽叶满江红(A.pinna-ta)。 分布在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与中国满江红相似,羽状分枝特别明显,萍体周年绿色,春发性较好,是东南亚的主要萍种。⑦中国满江红 (A.imbricata)。广泛分布在中国南方各省(自治区)。福建、浙江、湖南、广西一些地方较早用作稻田绿肥(见彩图满江红)。70年代已北移到东北地区。全国最多养殖面积曾达 130万公顷左右。80年代中国利用孢子果育苗获得成功。
中国满江红 萍体为羽状分枝,主轴不明显,耐寒性能次于细叶满江红,耐热性强,萍色随气候、土壤肥力等条件变化而呈绿色或红色,根为不定根,细长,多单生。根毛长短不一,衰老时颜色变褐而脱落。茎呈直线形或“ S”形,断裂后形成新个体,叶片覆盖茎上,侧向形成侧芽和分枝,腹面分化形成根和孢子果。叶片二行互生,卵形而厚,除进行光合作用外,还具有浮载萍体和吸收水分、养分的功能(见图)。叶片基部有含粘液的空腔称共生腔,内有固氮蓝藻(鱼腥藻)营共生固氮作用。
满江红以无性繁殖为主。水温10℃时开始断裂增殖,23~25℃时2~3天可增殖1倍;水温5℃以下、40℃以上停止生长,43℃时死亡。喜磷肥和钾肥,气温低和条件差时少量补充含氮的有机肥对保种和增殖有利;快速生长时不要氮肥。满江红形成大小孢子进行有性繁殖,大孢子果多数双生,少数4个簇生,位于小孢子果下方,长卵形,顶端尖,赤道轴长0.35~0.50毫米。成熟后的小孢子果为棕褐色,由果柄、果壳、果顶及果内小孢子组成,比大孢子果大5~6倍。孢子果一年可形成两次。4~6月形成的称夏孢子果,9~11月形成的称冬孢子果。
鲜草含水分90~93%,氮0.2~0.3%,磷酸0.02~0.03%,氧化钾0.12~0.20%。干体含粗蛋白16.2~21.0%,粗脂肪2~2.5%。可作猪和家禽的饲料。用作稻田绿肥时多在春季插秧前在稻田中放养,插秧缓苗后套养稻行间。此外,还可利用闲散水面放养作饲草和肥料。用满江红作绿肥的优点是少占农田,且因其木质素含量高,还可改良土壤
(焦彬) |
|
满江红
词岳飞
演唱张明敏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鉴赏】: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的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的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我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慨,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亦可能败退“凶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的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的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凶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
|
满江红
(《纲目》)
【异名】红浮萍(《分类草药性》),草无根、水浮漂(《开宝本草》),红浮漂(《贵州民间方药集》),浮飘(《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全草。
【植物形态】满江红
漂浮植物,略呈三角形。根状茎横走,羽状分枝;须根很多,悬垂水中。叶小形,互生,密生核上,呈二行覆瓦状排列,梨形,斜方形或卵形,无柄;叶片绿色,成熟时红色,上面有多数乳状突起,下面有空腔,内含胶质,有蓝藻共生其中。孢子果有大小两种,成对生于侧枝第一片叶的下面;大孢子果小,长卵形,果内有一大孢子囊,内含1个大孢子;小孢子果大,球形,果内有许多小孢子囊,各含64个小孢子。
生于稻田或池沼中。分布我国西南、华南、华中一带。
本植物的根(满江红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季捞取,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叶小,三角形,密生细枝上,皱缩成粒片状,直径约4毫米,上面黄绿色,下面紫褐色或红褐色;细须根多数,呈泥灰色。质轻,气无。以色红者为佳。
产四川。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味辛,无毒。"
【功用主治】发汗,祛风,透疹。治风湿疼痛,风瘙瘾疹,麻疹透发不出,癣疮,火伤。
①《纲目》:"主痈疽,入膏用。"
②《分类草药性》:"治红白风丹,皮肤瘙痒,风瘫。"
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以布包熬水外熨,能发出已收没的麻疹。"
④《四川中药志》:"发汗利水,祛风胜湿,治暴热身痒,利小便;止消渴,治风湿顽癣。"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热熨。
【宜忌】表虚自汗者忌服。
【选方】①治风湿痛,发汗驱风:红浮漂四十个。取二十个捣烂焙热,趁热包于风湿痛处,包后用针(先消毒)刺患处周围出气,以免内窜,同时将另二十个红浮漂捣烂,煮甜酒内服。(《贵州民间方药集》)
②治胸腹痞块:红浮萍、桃仁、紫草、茅根各五钱。煨浓汁,冲白酒一两服。
③治麻疹不透:红浮萍三钱。芫荽、椿树皮各二钱。煨水服;再用药渣擦全身。
④治风瘫、麻风癞:红浮萍、苍耳草各二两。煨水服;另取红浮萍、苍耳草各适量,煨水洗全身。
⑤治九子疡:红浮萍捣绒,调甜酒敷患处。
⑥治红崩,白带:红浮萍二钱。煨甜酒吃。(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⑦治火烧伤:红浮漂,晒干研末,以桐油调敷。(《贵州中医药方验方》) |
|
|
|
满江红科 | 满江红根 | 满江红属 | 括满江红 | 满江红梅 | 满江红荼 | 满江红特 | 满江红村 | 满江红灶 | 满江红自 | 满江红海 | 满江红黄 | 满江红夏 | 满江红·暮春 | 多果满江红 | 常绿满江红 | 细叶满江红 | 满江红·书怀 | 满江红伴奏 | 满江红苏轼 | 满江红随想 | 岳飞满江红 | 满江红岳飞 | 满江红射雕 | 植物满江红 | 满江红约台 | 满江红姝丽 | 满江红春晚 | 满江红杜鹃 | 满江红吴山 | 满江红春雨 | 平韵满江红 | 满江红杨花 | 满江红灯花 | 满江红愁感 | 满江红避暑 | 满江红自和 | 团结满江红 | 歌唱满江红 | 山城满江红 | 岳阳满江红 | 伴奏满江红 | 满江红晨曦 | 满江红更多 | 满江红暮归 | 吴潜满江红 | 满江红渔舟 | 满江红春日 | 满江红庆寿 | 满江红牧童 | 满江红听琴 | 满江红海棠 | 满江红再和 | 满江红端午 | 满江红丹桂 | 满江红书怀 | 满江红自赋 | 满江红忆别 | 中药满江红 | 满江红中秋 | 满江红暮春 | 满江红仙吕 | 满江红寄内 | 满江红初春 | 歌名满江红 | 满江红冬至 | 词牌满江红 | 满江红罗文精 | 满江红戴建民 | 满江红戴复古 | 满江红施鸿鄂 | 满江红随想曲 | 伤春曲满江红 | 念良游满江红 | 满江红咏砧声 | 满江红乌衣园 | 满江红衡岳词 | 满江红木芙容 | 满江红寿稼轩 | 满江红龙之韵 | 满江红咏武夷 | 满江红咏白莲 | 满江红别鹤林 | 满江红寿壑相 | 毛泽东满江红 | 满江红双头莲 | 满江红寿太守 | 满江红丹青阁 | 甫敬赋满江红 | 满江红鸟衣园 | 满江红寿郡幕 | 满江红寿某翁 | 满江红寿东人 | 满江红赋竹樽 | 满江红答景卢 | 满江红中秋日 | 满江红用前韵 | 满江红再用韵 | 满江红滕王阁 | 满江红都下作 | 满江红·沧海横流 | 满江红·雨后荒园 | 满江红·飘尽寒梅 | 满江红·暮雨初收 | 满江红·金甲琱戈 | 满江红·燕子楼中 | 满江红·仙姥来时 | 满江红·昼日移阴 | 满江红·中秋寄远 | 满江红·曲几蒲团 | 满江红·倦客新丰 | 满江红·绝代佳人 | 满江红中华武术 | 满江红·点火樱桃 | 满江红·题冷泉亭 | 满江红·斗帐高眠 | 满江红·劲节刚姿 | 满江红·小院深深 | 满江红·太液芙蓉 | 满江红·山居即事 | 满江红·怀子由作 | 满江红·中秋夜潮 | 满江红·敲碎离愁 | 满江红·江汉西来 | 满江红·赤壁怀古 | 满江红·怒发冲冠 | 满江红中秋寄远 | 满江红和四块玉 | 满江红怒发冲冠 | 精忠报国满江红 | 满江红自助火锅 | 满江红灶台渔村 | 满江红特色火锅 | 满江红黄贝岭店 | 满江红菱花形镜 | 满江红寿汤侍郎 | 满江红寿邹给事 | 满江红寿傅尚书 | 满江红东湖观莲 | 满江红己酉春日 | 满江红花朝雨作 | 满江红吴江秋夜 | 满江红登楼偶作 | 满江红寿赵枢密 | 满江红寿小叔母 | 满江红和程学谕 | 满江红乙巳生日 | 满江红寿章殿院 | 满江红寿大山兄 | 满江红金陵怀古 | 满江红和郭沫若 | 满江红赤壁矶头 | 满江红和清真韵 | 满江红刘守解任 | 满江红寿韩尚书 | 满江红雨中有怀 | 满江红风前断笛 | 满江红四月初六 | 平韵满江红牡丹 | 满江红壬子生日 | 满江红庚申初度 | 满江红高帅席上 | 满江红和卢国华 | 满江红山居即事 | 满江红再用前韵 | 满江红题冷泉亭 | 满江红怀子由作 | 满江红得襄阳捷 | 满江红饯林府判 | 满江红和赵公明 | 满江红寿韩思机 | 满江红郑园看梅 | 满江红九日效行 | 满江红和吴毅甫 | 满江红齐云月酌 | 满江红谢孟使君 | 满江红癸亥九日 | 满江红和范石湖 | 满江红辛酉生朝 | 满江红己未生朝 | 满江红和江亮采 | 满江红怀家山作 | 满江红送施德初 | 满江红丁巳中秋 | 满江红寿唐夫人 | 满江红寿王实之 | 满江红送王实之 | 满江红贺赵县丞 | 满江红和李颖士 | 满江红和坡公韵 | 满江红浣花因赋 | 满江红观雪述怀 | 满江红郡集观舞 | 满江红题博见楼 | 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 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 满江红·题范尉梅谷 |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