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显示地图 |
|
|
湖北工业大学投诉电话武汉市旅游投诉电话:027—82855773
湖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理、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校址位于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中部重镇武汉市,主校区坐落于武昌的南湖之滨,位于武汉三个高新开发区走廊腹地,艺术设计学院设在武昌马房山,机电研究设计院设在武昌石牌岭,校园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6.95万平方米。花园式的校园里,楼宇错落,绿草如茵,环境幽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园地。
学校按照“坚持三个面向,服务湖北建设,培养应用人才,办出鲜明特色”的办学方针,走改革兴校之路,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商贸学院、机电研究设计院等16个院(部)级教学单位及科研机构。学校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还设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英?湖北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产品质量检验基地、湖北省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学校设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多科性大学的学科布局。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品牌专业,4个“湖北省属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域”学科,8门湖北省精品课程、11门湖北省优质课程。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自1993年起,学校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若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工作。2001年,学校通过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整体条件省级评估。
学校现有各类学生1.5万余人,教职工19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员500余人;专任教师960余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超过总数的60%,副高以上职称近400人;受聘于重点院校的博士生导师7人,还聘有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陈惠发教授在内的校外兼职教授百余名。
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培养与选拔,艺术设计、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三个学科被湖北省政府评审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校在其它重点学科和校内主干课程中分别设置了校内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主讲教授等特聘岗位,目前已入选12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名、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首批国家、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人选27名,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7名、学术骨干12名;有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人获省级以上劳模,8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省名师。
学校图书馆面积9000平方米,藏书166万余册及电子载体文献资料,中外文期刊3300多种,是湖北省优秀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学校拥有较完善的教学、体育和后勤服务设施。
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先后与英国、美国、芬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派出并接受留学生。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技实力显著增强,学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8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社会科学奖84项。“九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836项,包括国家“火炬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级重点攻关计划等项目。学生科技活动成果丰硕,在国家级、省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荣获一系列奖项。
学校以“厚德博学、求实创新”为校风,呈现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精彩纷呈,各种学术型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群众性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呈现出浓厚的校园文化特色,是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武汉市绿化红旗单位。
学校发展前景广阔,《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再次将学校列入省属骨干建设高校。全校师生员工正以昂扬的斗志,奋发努力,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办成在全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
|
| [英]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湖北工业大学 |
|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当年,为适应新中国建设的需要,武昌农业机械化学校、武昌畜牧兽医学校、武昌农业学校、湖北省农业干部学校相继诞生。1957年,省农业厅将四校合并组建成立湖北省农业学校,1958年,在湖北省农校的基础上进一步组建成立了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1978年,湖北轻工业学院在武昌马房山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84年,两校合并组建湖北工学院;2004年,学校获准更名为湖北工业大学;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湖北工业大学大门
办学特色湖北工业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工为主,文(艺)、理、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体制,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学校坐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武汉,主校区位于武昌南湖之滨,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设在武昌马房山,机电研究设计院设在武昌石牌岭,校园总占地面积1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现有包括2个独立学院在内的在校生总规模达4万余人。
学校按照“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应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职业与成人教育等多层次以及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等多形式的办学格局。 |
|
机械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管理学院
经济与政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理学院
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
体育部
学校拥有工程技术学院、商贸学院两个独立二级学院。其中工程技术学院在本部内,可与湖北工业大学本部共享各种资源。
还有实验实训中心等13个教学机构、机电研究设计院、农机工程研究院、农机测试中心、图书馆、期刊社、机械总厂、医院、后勤集团等8个科研、生产与生活服务机构。学校还设有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中心、全国重点建设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英*湖北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湖北省城市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以及湖北省机电一体化工程中心、湖北省机电工程训练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工程实训中心、湖北省轻工工程中心、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土木建筑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艺术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产品质量检验基地、一个正筹建的GIS(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实验室。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管理学等5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多科性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8个“湖北省属高校科学研究优势与特色领域”学科,其中艺术设计学科是湖北省同类学科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2003年艺术设计专业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学校现有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拥有5个学科领域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学科领域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自1993年起,学校参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若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工作,2001年通过博士学位授予权整体条件省级评估,2005年再次通过博士点立项建设省级评估,6个在建博士点获立项建设。 |
|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69人,其中教授145人、副教授294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40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590人。学校在重点学科、品牌专业、精品课程和主干课程中,分别设置了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讲教授、学术骨干等岗位,目前已入选136人。教师中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8人,“湖北名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及湖北省“111人才工程”、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10人,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9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教育部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其他各类专家77人,105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6人获全国、湖北省劳模称号,12人被评为全国和湖北省优秀教师。
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8万余人、硕士生近1000人、专科生近3000人。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本科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居湖北省同批次院校榜首,在多数省(区、市)接近或超过当地重点院校录取线,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近4万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居湖北省高校前列。 |
|
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方面,学校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社会科学奖98项,259项艺术设计作品分别获法国肖蒙国际广告节全场大奖、未来设计师大奖等重大奖项。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会徽、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会徽,全国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会徽、湖北电视台台徽、武汉电视台台徽、《湖北日报》报徽以及海尔集团、国家开发银行等知名企业近千项徽标均由学校师生设计。近三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4项),年科研经费超过3000万元,转让推广科技成果472项;公开出版著作(含国家规划教材等)261部,发表学术论文2877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309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或转载38篇。学校先后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基础课教材《大学物理》获全国优秀教材奖。学校公开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国家机械类中文核心期刊)、《湖北工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
学校拥有较完善的教学、文体活动和生活服务设施。现有建筑总面积近7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近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5亿元;图书馆面积1.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112万余册,电子图书80余万册;建有2个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各类球类运动场和大学生活动中心;有9个标准化食堂和16万余平方米学生宿舍。学校是首批进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之一,现已建成了“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 |
|
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活跃,先后与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同时,与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芬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在互派教师、培养学生以及科研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派出并接受留学生。学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三度获得)、“武汉市绿化红旗单位”、“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湖北省美誉高校”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以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为近期工作总目标,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把学校办成在全省高教体系中起龙头示范作用、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地方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
|
| 工程 | 土木 | 教务处 | 教学平台 | 学报 | 外国语学院 | 湖工大 | 湖工大在线 |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学院 | 经济与政法学院 | 理学院 | 中山大学 | 物理 | | 北京大学 | 量子力学 | 北京大学物理系 | 更多结果... |
|
|
| 湖北工业大学校训 |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 | 湖北工业大学南门 | 湖北工业大学社团联合会 | | 湖北工业大学后勤集团 |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部 | | 湖北工业大学科技与产业处 | 湖北工业大学膜技术研究所 | | 湖北工业大学实验实训中心 | 湖北工业大学爱心助学社 | | 湖北工业大学环保协会 | 湖北工业大学校团委 | | 湖北工业大学校医院 | 湖北工业大学网络中心 | | 湖北工业大学体育馆 | 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 | | 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 | 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 | 湖北工业大学CG动漫特色班 | 湖北工业大学本科助学班 |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 | 徐家墩湖北工业大学 | 湖北工业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 | |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 湖北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函授站分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