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山东 >日照 >莒县 > 浮来山
显示地图
目录
《浮来山 Floating to Mountain》
诗人: 梅尧臣 Mei Yaochen

  秦鬼驱卯沙,聚结无苍翠。
  谁云海上移,能与潮浮至。
  洞嘘蛟鼍腥,庙画风雷异。
  云母今有无,庶为仙药饵。
《浮来山 Floating to Mountain》
诗人: 赵时韶 Zhao Shishao

  秦鬼驱卯沙,聚结无苍翠。
  谁云海上移,能与潮浮至。
  洞嘘蛟黾腥,庙画风雷异。
  云母今有无,庶为仙药饵。
No. 3
  浮来山联系方式电话:0633-5331351浮来山投诉电话日照市旅游投诉电话:0633-8816276
  山东省旅游投诉电话:0531-8296342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莒县城西9公里,海拔298.9米,处莒西平原尽头,扼莒县、沂南两界。在莒城登高西眺浮来,呈平地崛起之势,有水上浮来之感。此山三峰鼎立,拱围相连,构成藏风聚气幽境。
  
  浮来山风景区内,有八观、十二景、三泉与四园。修竹奇木,居谷繁茂,怪石嶙峋,溪流潺潺。千年古刹定林寺,始建于晋代,全寺分前、中、后三进院落,有五殿二堂,两庑一宫三院。主体建筑,飞檐螭首,雕梁画栋,既轩敞典雅,又古朴大方,是典型的北国古建筑风韵。寺中的“校经楼”,系郭沫若先生于1962年亲笔所题。此楼乃当年刘勰校经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馆内塑刘勰像,陈列各种版本的《文心雕龙》及历代研究文献。丰厚的资料珍藏,曾令史学泰斗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
  
  定林寺前院中央,巍然屹立着一棵枝叶参天古木,这便是“天下银杏第一树”,树高24.7米,径围15.7米。早在春秋时期,鲁隐公与莒子曾在树下会盟,算来,树龄当在3000余年。这株古银杏树,虽历经沧桑,但至今枝荣叶茂,生机盎然,实为举世无双的一大奇观。
  
  神奇的浮来山,地处沂沭河断裂带中部。大约在四五亿年前,这里还是汪洋大海,后来随着地壳抬升,海水退去,形成陆地。再后来,在地壳的不断变动中,几经沉浮,形成独特的地质遗迹奇观,科学家誉为“地质教学天然课堂”。2001年4月被山东省政府定名全省第四处地质公园,成为浮来山一道颇具科研价值的风景线。
  
  浮来晚照,是历史上莒州外八景之一,这里不仅有迷人的风光,更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寺庙内外,亭阁之间,有读不完的证史碑文;清泉峡俗、云龙崖畔,留下了看不完的摩崖石刻;华人寻根馆内,陈列着堪称世界之最的古檀根艺精品;峰火台上,晨曦暮霭中依稀可见缕缕青烟;定林寺古刹,历来是名闻遐迩的佛教圣地,法汰讲《禅定》、慧地讲《华严》、昙观送舍利、三丰炼金丹、佛成受衣钵、法镜苦承传······每一位名僧、每一处景点,无不留传着一段段动人故事和优美传说,耐人寻味,百读不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上述名僧、高道何亚于仙?为此而称名山。
No. 4
  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日照市莒县城西,距县城8公里。有三峰,北为“佛来峰”,西为“浮来峰”,南为“飞来峰”。三峰鼎峙而又拱围相连,唯东面略微开敞。三峰名称的由来,有许多不同的神话传说...
  早时有一部地理传说《琅琊乡音》曾介绍浮来山的由来:远古时代,神仙浮丘公驾鹤来到还是洪水泛滥的的莒地,适逢一山自东海而来,于是用道法定住。因是水上漂浮而来,故名以“浮来山”,又唤作“浮丘”。又有一片树林随波而至,也用仙法定住,唤作“定林”。浮来山与老神仙道号相同,浮丘公认为有缘,便以此地为道场,修身养性。后来有一条黑龙在浮来山附近为虐,被浮丘公移山而来,压在山下。龙头再山前,化为卧龙泉(在今定林寺前),龙尾在山后,化为龙泉(在今朝阳观附近),以此向百姓谢罪。这座山便被称为“佛来峰”。再往后,又从南海飞来一山,即“飞来峰”,三峰鼎力,便成为现在的“浮来三峰”。
  还有另一个传说。莒地在很久很久以前是片汪洋大海,要不,浮来山上的石头里怎么样会有水生小虫化石呢!传说那时,凡是云游到这里的神仙,都看着这地方是一方宝地。这一天,东海龙王扩建龙宫,嫌旁边一座山头碍事,就想把它挪个地方。猛想起莒地近郊缺少山峦,何不将此山挪去,再把那里的水收回东海,让人类在那里繁衍生息,开创文明?想到这里,便命一老龟驮起大山漂浮到莒。山刚刚放定,就听山上有一童子泼口大骂老龟。老龟好生奇怪,便爬到山坡上想看个究竟。等它来到山坡一看,原来是龙王三太子在山上玩银杏果,老龟没发现就连山加太子一起驮了过来。老龟说:”你别急,我再把你驮回去就是了。”说完,太子坐到老龟背上,又被驮回东海去了。老龟回禀龙王:“山已安好。”东海龙王面对莒地这片汪洋,只用鼻子一吸,水就没了,果然是一片平川。一座山孤立在这片土地上,因为它是从水漂浮而来,所以人们叫它“浮来峰”;后来山上出了一棵银杏树,这是三太子玩银杏果丢落的种子长出来的。这棵银杏树以后长成大树,年年结银杏果,为人们享用。
  再说南海观音一日云游到了莒地上空,看见东海龙王为这里赐了一山,大增了光彩。可惜只有孤立的一座山,风淡景浅,我何不再赐一山,使其锦上添花?说办就办,观音回到南海,将菩陀岩下一秀山托在手中送来,依浮来峰北侧放定;因这山峰由佛地而来,故称“佛来峰”,为凡人世代流传,并点一寺院,后叫定林寺。
  名山好水并不是一日形成。又一日,八仙云游到莒,见浮来、佛来二峰平空而至,为此地增色不少。议论之间,那铁拐李抬高声音说:“人说八仙神通广大,到处为民造福,可这里所造山景却没有我们的份,咱蓬莱仙山多得很,我们移来一座,为莒地做点奉献,不是很好吗!?”那七仙欣然同意。铁拐李挥动拐杖,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一座山峰从蓬莱仙岛飘飘飞来,稳稳当当地靠浮来峰以南落了下来,此峰即称“飞来峰”。有山无水称不上山明水秀,铁拐李好事做到底,拐杖照山坡通去,一下子通到了东海,等拔出拐杖来,清水哗哗喷了出来,天长日久,水流不断,有时东海龙子龙孙顺泉眼游玩到浮来山,卧龙泉则是他们停留的好地方。
  你看浮来山那秀丽的景色,确实像仙景。山林葱茏,泉水叮咚,怪石林立,古树参天,那龙王三太子无意种下的银杏树,如今枝叶繁茂如华盖。就它的古老与粗大,在今天盖世无双,人称“天下银杏第一树”。南海观间点的定林寺,至今完美无缺。
  神话传说,原不足信,但从山上多次发现三叶虫化石和其他海生动物化石来看,说明早在4.9-4.4亿年前古生代奥陶纪,浮来山确实曾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沉积了深厚的岩层。由此可见,说浮来山由海上漂来,其实是不无根据的。浮来山虽无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奇、庐山之秀,但却以它特有的清雅灵秀之丰姿和得天独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众多的游人纷至沓来。
  院内银杏树,树龄达3500多年,树高26.3米,周粗15.7米,号称“天下银杏第一树”,也有人管它叫“银杏之祖”,参天而立,远看形如山丘,龙盘虎踞,气势磅礴,冠似华盖,繁荫数亩。
  在莒城登高西眺浮来,呈平地崛起之势,有水上浮来之感。此山三峰鼎立,拱围相连,构成藏风聚气幽境。山东坡有女米许隘口,入此口经弯曲陡峭山路,汽车可以直达寺畔停车。
  此山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莒鲁盟浮来,法汰讲《禅定》,惠地校《华严》,昙观送舍利,三丰传丹术……尚有遗迹存在,志乘可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上述名僧、高道何亚于仙?为此而称名山。
  在这秀奇玲珑的浮来山上,有定林寺、校经楼、银杏树、清泉峡、怪石峪、仙书石、莒子墓和啁鸡岩八大景观,有救生泉、卧龙泉等三大名泉。春来花满园,夏来绿满山,秋来果实香悠远。修竹奇木居古繁茂,果树满山春华秋实。寺庙内外、亭榭之畔,有读不完的证史碑文;云龙崖上、怪石峪内,有阅不尽的摩崖石刻;校经楼中陈列着历代名家的墨宝和有关浮来、刘勰、《文心雕龙》等今古佳作,丰厚的资料珍藏,曾令史学泰斗发出“绝仰千古”的赞叹!
  另外现在还有朝阳观 浮来阁 福寿塔等景观,每年10月会举行福寿节
  在山上还有"华人寻根馆",内存世界最大的根雕(获吉尼世界记录大全认可)
近义词
浮来山镇
相关词
莒县日照银杏树洪武绿茶雨润薄家口绿茶
包含词
浮来山镇浮来山景区浮来山定林寺
浮来山风景区浮来山党支部浮来山高回望失
莒县浮来山党支部莒县浮来山风景区浮来山风景名胜区
山东省莒县浮来山定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