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贰 : 中国 >湖南 >岳阳 >岳阳市区 > 洞庭湖
显示地图
目录
《洞庭湖 The Dongting Lake》
诗人: 宋之问 Song Zhiwen

  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张乐轩皇至,征苗夏禹徂。楚臣悲落叶,尧女泣苍梧。
  野积九江润,山通五岳图。风恬鱼自跃,云夕雁相呼。
  独此临泛漾,浩将人代殊。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
  要使功成退,徒劳越大夫。
《洞庭湖 The Dongting Lake》
诗人: 元稹 Yuan Zhen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洞庭湖 The Dongting Lake》
诗人: 许棠 Xu Tang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
  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
  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洞庭湖 The Dongting Lake》
诗人: 曹松 Cao Song

  东西南北各连空,波上唯留小朵峰。长与岳阳翻鼓角,
  不离云梦转鱼龙。吸回日月过千顷,铺尽星河剩一重。
  直到劫馀还作陆,是时应有羽人逢。
更多诗歌...
请鉴赏:

  孙应时 Sun Yingshi:洞庭湖 The Dongting Lake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2740平方千米。北纳经松滋、太平、藕池等处分泄的长江水;南、西有湘、资、沅、澧四支流汇入。在岳阳城陵矶汇入长江〗运便利。
dòng tíng hú dòng tíng hú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湖水面积2820平方公里,南面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北在城陵矶汇入长江,洞庭湖周围为鱼米之乡,现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在 湖南省 北部、 长江 南岸
  在 湖南省 北部、 长江 南岸。面积2,820平方公里,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八百里洞庭”之称。 湘 、 资 、 沅 、 澧 四水汇流于此,在 岳阳县 城陵矶 入 长江 。湖中小山甚多,以 君山 最为著名。沿湖有 岳阳楼 等名胜古迹。 明 徐元 《八义记·山神点化》:“三醉 岳阳 人不识,朗吟飞过 洞庭湖 。”
No. 9
  洞庭湖投诉电话 岳阳市旅游投诉电话: 0730-8232528
  湖南省旅游投诉电话:0731—4717614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的第二大湖泊,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范仲淹称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游洞庭湖不能错过三江口,湘江、荆江和洞庭湖一起在那里汇入滚滚长江,看了令人心胸开阔。此外,君山岛、香炉峰和千亩荷花荡也很值得一看。
  洞庭湖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跨湖南湖北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秀丽迷人。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
  湖滨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等珍贵的河鲜。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珍品。
湖泊概述 Lake Overview
洞庭湖 湖泊概述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又因湖滨土质肥沃,人们不断围垦,近百年来湖盆已显著收缩。洞庭湖原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现已退居第二。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水位变幅达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称。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所在地区 :湖南
  面积 :2789.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30.80米
  容积 :178.0亿立方米
  成因类型: 构造湖
  生态特征 :洞庭湖水质比较清洁,富营养化不明显,主要污染物通过降水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人湖,是污染物质进入湖水的途径之一,随雨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质是SO、Co、NoX以及烟尘,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镉、六价铬、砷、铅、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国主要淡水商品鱼基地,现有鱼类113种,分属11目22科,其中102种是与长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鲤科鱼类65种,鮠科10种,鳅科9种,鳍科6种,银科3种,鲇科、鮡科各为2种,其他16种。渔获量在15000-30500吨,主要经济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鲫、赤眼鳟。
  形态描述: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汩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洞庭湖景点
  君山
  君山在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积不足100公顷的小岛。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这浪漫神话传说,不足为信。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君山,古称湘山、洞庭山山、因尧女湘君所游处而得名,面积0.96平方公里,位于岳阳市西南12公里的东洞庭湖中,与岳阳楼遥遥相望,是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君山素以“集奇撮胜”之地著称。这里,湖光因山色生胜,风景与名胜争妙:奇景异物洞庭秋月、君山银针、湘妃竹、金龟,和铸鼎台、秦皇印、酒香亭、柳毅井、飞来钟等文物古迹,名动天下。
  龙涎井
  在飞来钟下面有有一口龙涎井。异说到龙涎井,其由来已久。因为君山地形酷似乌龙卧水,龙涎井前方为龙口,张口向南,两边钳形山嘴,岩壁拱护,为龙的上、下腭,中间的小山为龙舌头,山势平舒,形态逼真,此山因此得名。龙舌山下有一口井,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四时不涸,是龙舌头上面一点点滴下的涎水,故称“龙涎井”。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雅名,对君山的地形作了形神毕现的生动概括。据传,当年湘妃寻夫至君山,口渴异常。她们对爱情的忠贞感动了洞庭湖中的乌龙。乌龙化着一座小山,张开双腭,伸出舌头,让龙涎滴出,滴在山角下,化成一口古井。湘妃见到古井,饱喝了一顿井中仙甜的龙涎。顿觉精神振着。后来,湘妃投湖,乌龙悲伤过度,化为一座小山,如今,龙涎井就座落在这座山下。
  柳毅井
  柳毅井,亦称桔井。它位于君山龙口内的龙舌的根部。据《隆庆岳州府志》记载:“巴陵(今岳阳市)则有邕湖井及巴蛇、罗汉、秦皇诸井,而井之著者,又曰'柳毅'井旁有古桔一珠,大“五六围”,枝干奇古。《县志》又说:桔井“相传为柳传书之处(入龙宫之门)。井入口丈许,有片石作底,凿数孔以通泉,石下深不可测。”过去,崇圣祠有个老和尚作过试验,用半斤丝线,一端系上铜钱吊下井去,丝线放完了,还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一棵大桔树,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树虽已不复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远在民间传颂。
历史变迁 Historical changes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现在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
资源 Resources
  经济鱼类:鲤鱼、青鱼、草鱼、鲢鱼、鲫鱼、鳊鱼、鲂鱼、龟和鳖
  珍稀鱼类:中华鲟、鲥鱼、银鱼、鳗鱼
自然环境 Natural environment
  地质与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 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 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 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 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气候与水温
  湖区年均温16.4~17℃,1月3.8~ 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 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 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 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 洞庭湖北有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东、南、西三面有湘、资、沅、 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对称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45年)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年)1990亿 立方米。 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年均径流量的75%; 其中四口1164亿立方米,占汛期径流总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变幅,岳阳达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 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众水汇聚湖中,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 立方米,占82.0%,来自四水的0.241亿立方米,占18%, 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 达0.984亿立方米。 年均淤积量较鄱阳湖大十几倍。
  70年代以来,三口口门淤高,入湖水量减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长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达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2米,东洞庭湖注滋河口东伸,飘尾延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功能趋向衰减。
  发育过程
  先秦─汉晋时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缩小,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纪,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周极400余公里,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长江数次大水往 南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退居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经济概况 Economy
  洞庭湖区经1954年、1964年和70年代三阶段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 品粮基地之一,重点淡水渔区之一。湖泊以定居性鱼类为主,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江湖半洄游鱼类114种,隶 属12目,23科,70属,以鲤科为大宗,有63种,占55.3%。 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旅游 Travel
  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东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万里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
  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 、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重大事件 Events
  环境灾害
  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着水位上涨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严重威胁湖南省22个县市区沿湖防洪大堤和近800万亩稻田。据粗略统计,从6月21日-24日,灾区共捕杀90多吨老鼠约225万只。7月11日湖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告鼠害势头已经得到基本控制。
文化 Culture
  在我国所有的著名湖泊中,有关洞庭湖的名人名句最多,现摘录一些: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韩愈《登岳阳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范仲淹《岳阳楼记》。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分洪工程 Flood diversion project
  1950年冬经毛泽东批准,由湖北、湖南两省承担,1952年4月5日,工程全面开工,参加工程的工农兵群众达30万人,经过3个月的奋战,到6月20日全部竣工。整个工程包括在荆江以南,安乡以北,虎渡河以东,92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建筑了一个大型水库(蓄洪区);在水库北端太平口地带,建筑了一座长达1054米的进洪闸;在水库南端的黄山头地带,建筑了一座长达3360米的节制闸;在水库的四周建筑了一道围堤,包括安乡河北堤,黄天湖新堤,虎渡河东堤等等,在荆江北岸对长达133公里的荆江大堤进行培养加固工作。荆江分洪工程竣工后,水库(蓄洪区)可容纳洪水60亿立方米,使江汉平原300万人民、800万亩良田免遭洪水灾害,每年30多亿斤稻谷和1.2亿多斤棉花生产得到保障。同时能保证长江航运畅通,便利东西物资交流,特别是在湘、资、沅、澧四水同时涨水时,扼止长江洪水经虎渡河流入洞庭湖,在分洪时,可减少长江由四口流入洞庭湖的洪量,减少了洪水对洞庭湖的威胁。
百科辞典 Encyclopedia
  Dongting Hu
  洞庭湖
  Dongting Hu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构造湖。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 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外围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250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
    气候与水文 湖区年均温 16.4~17℃,1月3.8~4.5℃,绝对最低温-18.1℃(临湘 1969年 1月31日)。 7月29℃左右,绝对最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
    洞庭湖北有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东、南、西三面有湘、资、沅、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对称的向心水系,水量充沛,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1945)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1990亿立方米。 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年均径流量的75%;其中四口1164亿立方米,占汛期径流总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最高,11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多年最大水位变幅,岳阳达17.76米。素有“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
    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众水汇聚湖中,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立方米,占82.0%,来自四水的0.241亿立方米,占18%,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 达0.984亿立方米。年均淤积量较鄱阳湖大十几倍。70年代以来,三口口门淤高,入湖水量减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长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达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 2米,东洞庭湖注滋河口东伸,飘尾廷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功能趋向衰减。
     洞庭湖岳阳楼
    发育过程 先秦─汉晋时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缩小,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纪,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清道光年间(1825)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周极400余公里,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长江数次大水往南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退居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经济概况 洞庭湖区经1954、1964年和70年代三阶段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重点淡水渔区之一。湖泊以定居性鱼类为主,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江湖半洄游鱼类114种,隶属12目,23科,70属,以鲤科为大宗,有63种,占55.3%。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
    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陈灿荣)
    
英文解释
  1. n.:  The Dongting Lake
近义词
洞庭湖村
相关词
港口长江矶石湖南岳阳百科大全湖南岳阳岳阳楼
屈原古诗刘禹锡景色动物菜肴民间传说
水神神祇神话故事辞赋苏轼书法宋朝旅游
岳阳楼区桥梁内河公路桥三塔双索面斜拉大桥岳阳县张古英岛屿更多结果...
包含词
洞庭湖志洞庭湖区
洞庭湖村题洞庭湖
过洞庭湖洞庭湖作
游洞庭湖望洞庭湖
洞庭湖湘洞庭湖盱
洞庭湖畔洞庭湖甲
洞庭湖岸洞庭湖鱼
洞庭湖汤洞庭湖一
洞庭湖路洞庭湖银鱼
洞庭湖大桥洞庭湖空战
洞庭湖平原洞庭湖之战
洞庭湖地区游洞庭湖湘
声拔洞庭湖朝及洞庭湖
嘉怡洞庭湖青草洞庭湖
水溢洞庭湖曾过洞庭湖
洞庭湖图鉴洞庭湖龙宫
洞庭湖区菜四块玉·洞庭湖
洞庭湖区植被洞庭湖君山颂
洞庭湖寄阎九洞庭湖藏宝图
洞庭湖的来历洞庭湖湘菜馆
洞庭湖中地名一作过洞庭湖
岳阳洞庭湖大桥洞庭湖阻塞作战
洞庭湖国际公馆洞庭湖柳毅传书
过南岳入洞庭湖东洞庭湖管委会
洞庭湖阔蛟龙恶晚风吹过洞庭湖
洞庭湖西秋月辉一夜洞庭湖水声
洞庭湖上岳阳楼曾向洞庭湖上看
洞庭湖甲鱼食府洞庭湖的银宝盒
洞庭湖龙宫外侧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岳阳馆中望洞庭湖
岳阳洞庭湖旅行社洞庭湖岸湘菜食府
洞庭湖一哥香辣蟹西洞庭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区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洞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洞庭湖青山湖湿地公园汉寿县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区
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湖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西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经济技术开发区洞庭湖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鹿角镇洞庭湖中地名
洞庭湖长老的小福袋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
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刀尖上跳舞;洞庭湖上踩钢丝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三)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五鼓乘风过洞庭湖日高已至庙下作诗三篇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五月二日避贵寇入洞庭湖绝句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
鹿角镇(洞庭湖中地名)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三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一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