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福建 >泉州 > 泉州师范学院
显示地图
目录
旅游
  泉州师范学院投诉电话泉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595-22162068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泉州师范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的省属本科院校。校园环境优雅,坐落在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泉州市。现有东海、崇福、诗山三个校区。东海校区位于晋、洛二水交汇处,携江临海,极目古港沧澜;崇福校区位于国家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南麓,倚山俯城,纵览泉南风光;诗山校区南倚高盖名山,北眺鹏峰胜景。是一所立足泉州、面向全省,集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一身,融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本科高校。
  目前,学校占地1268亩,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教职工982人,其中专任教师585人,教授、副教授180多人;教学仪器设备总65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103.5多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
  学校下设人文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九个学院和公共体育教学部、一个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现有56个全日制普通教育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6个,面向全国招生。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荣获“全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先进教务处”、“省级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泉州市园林式学校”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采取多元的办学模式,是一所具有浓郁侨乡特色的新型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加强校侨合作,创办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开展中外合作,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经济方向)”本科专业;推进校企合作,创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等。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本科教学为主体,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办学知道思想,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正逐步发展成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开放多元的,多科性、地方性本科院校。
旅游
  泉州师范学院投诉电话 泉州市旅游投诉电话: 0595-22162068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泉州师范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的省属本 科院校。校园环境优雅,坐落在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泉州市。现有东海、崇福、诗山三个校区。东海校区位于晋、洛二水交汇处,携江临海,极目古港沧澜;崇福校区位于国家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南麓,倚山俯城,纵览泉南风光;诗山校区南倚高盖名山,北眺鹏峰胜景。是一所立足泉州、面向全省,集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一身,融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本科高校。
  目前,学校占地1268亩,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教职工982人,其中专任教师585人,教授、副教授180多人;教学仪器设备总65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103.5多万册,电子图书80万册。
  学校下设人文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九个学院和公共体育教学部、一个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现有56个全日制普通教育专业,其中本科专业26个,面向全国招生。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学校荣获“全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先进教务处”、“省级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泉州市园林式学校”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采取多元的办学模式,是一所具有浓郁侨乡特色的新型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加强校侨合作,创办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开展中外合作,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经济方向)”本科专业;推进校企合作,创建软件人才培养基地等。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本科教学为主体,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办学知道思想,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观,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正逐步发展成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开放多元的,多科性、地方性本科院校。
学校地址
  学校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国际花园城市——泉州市。现有东海和诗山两个校区。东海校区位于晋、洛二水交汇处,携江临海,极目古港沧澜;诗山校区南倚高盖名山,北眺鹏峰胜景。
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1268亩,全日制在校生12000多人,全校教职工1120人,其中专任教师629人。专任教师中教授 、 副教授24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54人,其中博士(生)57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170万元,图书馆藏书120万册,电子图书90万册。
  学校现设有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和1个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设置了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是一所立足泉州、面向福建、辐射全国,集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为一身,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为一体,师范教育与非师教育并举的新型现代化大学。
校标校训
  校标
  校标为圆形图案,校标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名称,中间为圆形图案。圆形图案以泉州师范学院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南大门为设计主体,应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抽象表现,借用校门顶部的钢架结构造型和校门两侧帆形门柱组合成小篆书体“泉”字;两侧门柱的剪影叠加,形成两个“川”字相对应,代表着泉州晋江和洛阳江,显示出泉州师范学院的地理位置,即晋江和洛阳江的交汇之处,同时又有海纳百川之意;校门顶部的钢架犹如一艘抽象的航船,下面的横线图案象征海面,寓意作为一所年轻的本科高校,泉州师范学院正在扬帆起航;弧形的钢架造型又犹如一枚钢印,寓意泉州师范学院是所重承诺的高等学府。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线条排列,象征泉州师范学院严谨的学术精神和轻松自由的学术氛围。由建校年份“1958"体现出泉州师范学院的历史进程。校标标准色为刺桐红。刺桐红颜色采用由蓝、红、黄混色而成,分别象征着海洋、阳光、热情、刺桐花和闽南红砖墙。同泉州师范学院所有建筑色彩风格相似,其标志的色彩属性体现学校形象的同一性。
  校 训:善学如泉 正心至大
  校标涵义:善学,语出《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这是增进学问的方法。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善学如泉,意为希望学生勤学、感恩、善于积累,如源泉般时时把握力量、知识、感情的来源;如泉水般清澈反观自己并端正前进的方向。 正心,语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把个人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 “善学”和“正心”,契合大学精神的两个方面——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也是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里所应该学到的立身处世之根本,即拥有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泉”和“大”,在这里可解释为一种境界,即知识积累过程应像泉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提高修养应放到做人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一种地理标识,即泉州;此外,更是一种目标,即全体泉州师范学院人奋斗的“泉州大学”。
社团组织
  学校拥有许多家学生社团。有桐江文学社、学生通讯社、原野剧协会、自行车协会、读者协会、同心社、电脑协会、吉他协会、国防文化协会、茶文化协会、环保协会、教育与发展协会、棋牌协会、群众艺术协会、旅游协会、商务协会、摄影协会、集藏协会、集邮协会、天文爱好者协会、市场营销协会、物流协会、轮卷风轮滑协会、书画协会、晴帆心理协会、教育与发展协会、篮球协会、跆拳道协会、武术协会、足球俱乐部、长跑俱乐部、职业生涯规划协会、思想沙龙等。
相关词
人物教育
包含词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泉州师范学院原野剧社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丰泽小学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泉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中心泉州师范学院新校区泉州师范学院中国茶艺大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