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足目真虾次目长臂虾科的 1属,为大、中型游泳虾类,体表大多有暗褐绿色斑纹,俗称青虾。主要生活在池沼、湖泊或河流等淡水中,有些种也分布于河口半咸水域,个别种如等齿沼虾等能栖于低盐浅海。最大的种如罗氏沼虾,雄性体长可达400毫米,一般种体长50~100毫米。沼虾头胸甲发达,额角上下缘有锯齿,具有肝刺、触角刺而无鳃甲刺。第 2腹节侧甲覆盖于第1、3节侧甲外面,后部腹节较细小。第 1触角有3条触鞭。第1、2步足具螯、腕不分节,捕食和御敌;第2步足的螯特别强大,雄性的更长大,甚至可达长2倍,第3~5对爪状,用于爬行。腹肢具内附肢,能将左右内肢联在一起,便于游泳。
沼虾属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区,全世界共有 100多种,主要产于亚洲、非洲、中南美洲的内陆水域。为杂食性,喜食小型动物或其尸体,也食水生植物或有机碎屑。中国已发现沼虾20多种,最常见的是日本沼虾,广泛分布于华北及南方各省;海南沼虾分布于长江以南的通海湖泊、河流及河口区。此外还有粗糙沼虾、细螯沼虾、云南沼虾等。罗氏沼虾和海南沼虾等种的幼体阶段,必须在含盐的半咸水中生活才能发育变态,说明它们是自海水中进化而来,幼虫阶段与成体不同,不能适应纯淡水环境生活。沼虾刚孵化的幼体是原□状幼体,经几次蜕皮变为仔虾。华北常见的仅一种即日本沼虾,夏初开始产卵繁殖。长江流域、江南及西南各省种数增多。春季开始繁殖,4~11月均可见抱卵雌虾。5月份孵出的仔虾生长迅速,两个多月即可达性成熟而开始产卵。
沼虾是淡水经济虾类中最重要的一类,中国产量最大的是日本沼虾,以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各省产量较大;东南沿海各通海湖泊河流中则以海南沼虾为最多;山溪中常见的经济种为粗糙沼虾。这几种目前都能进行人工育苗和养殖。
世界最重要的淡水养殖种是罗氏沼虾,它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区的淡水水域,自70年代人工育苗养殖成功以来,现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养殖。这种虾要求在24℃以上水温环境中才能迅速生长。另外个体较大的有南亚常见的马氏沼虾,体长可达230毫米;美洲的美洲沼虾体长可达250毫米;大臂沼虾在中美洲产量大,体长可达233毫米;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常见的刺尾沼虾体长达166毫米。它们不仅为捕捞对象,近年来也都已进行人工养殖。
沼虾又称葡江大河虾、白河虾、大钳虾,其主要分布于南方沿海地区,浙江葡江中下游盛产该虾,其个体大、可与罗氏沼虾相媲美,发现最大雄性个体达200克,但肉味更鲜美。体色以白色透明为多,但会随着环境与水色而变化,适温范围广,5℃~35℃均能生存,最适温为20℃~28℃,ph值为6.3~7.5。其为广盐性虾类,幼体在河口咸、淡水区生活,可在低盐度及纯淡水中生活。其喜集群、有趋弱光性,食性以杂食性为主,偶有互相残食的现象发生,主要为食物短缺时较严重。雄虾钳大,紫蓝色;雌性钳小,个体小些。其壳薄,在溪流清水中生活时壳呈透明色,也有黄锈色,在河流中一般为玉白色。最长寿命可达2年,一般养殖经3个月~4个月可达5厘米以上。其溶解氧要求较其他青虾高,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的溪滩中。因此养殖环境要求较高,但肉质鲜美,出肉率较罗氏沼虾、青虾高,是值得开发利用的一大淡水虾类。 | | zhaoxia
沼虾
Macrobrachium
十足目(Decapoda)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甲壳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共有 100多种。因大都生活在湖沼、池塘和河流中而被称为沼虾。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易于保鲜,是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
形态 体侧扁。一般体长 5~10厘米。最大的罗氏沼虾,体长可达40厘米。额角发达,侧扁,上、下缘都具锯齿。头胸部较粗大,具1肝刺和1触角刺,无鳃甲刺。头胸甲的前下角具有较多的颗粒状突起,雄性尤为明显。腹部较小。尾节呈长三角形。5对步足中,前2对呈钳状,第1对短小,第2对粗壮,雄性特别强大,通常超过其身体的长度,有的可达体长的两倍。螯强壮有力,其各节长度的比例,两指切缘上的齿数、大小和排列形式以及绒毛着生状况等随种类而异,常以此作分类依据。后3对步足呈爪状。腹肢5对,双肢型。雄性的第2对在内肢与内附肢间具1雄附肢,可据以鉴别雌雄。
生物学特性 沼虾绝大多数生活于淡水湖泊和沼泽中,但罗氏沼虾等种需降海产卵,等齿沼虾等少数种类则生活于海洋中,一般不进入淡水。杂食性,但偏爱动物性饵料,常摄食动物尸体和小型水底动物;因捕食能力差,故有机碎屑或固着性藻类仍是主要食物。食物缺乏时也有同类残食现象。沼虾用第1对步足捕食,第2对用作攻击和防御。通常用后3对步足在底上爬行,或在水草间攀爬,或隐藏在石下、石缝中。腹肢可用以拨动水流以进行短暂游泳。雌体还以此作抱卵工具。尾肢的内、外肢均很发达,与尾节形成尾扇。遇敌害时常强烈屈曲腹部和用尾肢急剧拨水以向后迅速逃遁。
沼虾在中国北方复季开始繁殖,江南一带春季开始产卵,再往南则更早。整个繁殖季节可延至夏、秋,4~11月均可见雌虾抱卵。水温20℃以上时为产卵盛期。雌虾性成熟后交配前先行蜕壳,通常在交配后1~2天内的夜间产卵。卵产出后即粘附于母体的腹肢上,经20天左右幼体□出后离开母体,破卵膜后即为□状幼体。蜕皮4~14次(因种而异)后变成仔虾。5月份变态的仔虾,约经2个多月即可达性成熟,并开始产卵。雄虾的生长速度一般快于雌虾。当年□出的虾入冬前即可销售。冬季水温下降,生长也随之减缓,至翌春水温上升后又加速生长,并开始繁殖。雌虾产卵后常可见到第2次产卵。寿命1年多。亲虾在交配、繁殖后陆续死去。
中国主要经济种 中国有沼虾20多种。其中日本沼虾(M.nipponense)遍布全国各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虾(见图日本沼虾)。体呈青绿色,带有棕色斑纹,俗称青虾,在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洪泽湖、鄱阳湖及洞庭湖到梁子湖一带和西江下游产量十分丰富。分布于浙江温州以南沿海各省的海南沼虾(M.hainanense),个体比日本沼虾略大,产量也高(见图海南沼虾),中国南方的淡水经济虾类则在长江中、下游山溪中常见的粗糙沼虾(M. asperulum)是山区的经济种。
世界主要经济种 主要有以下几种:
罗氏沼虾(M.rosenber□ii) 是沼虾属个体最大的一种淡水虾。最大雄虾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达600克,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及印度一带的热带水域。个体大、食性杂、生长快,易于饲养。在20世纪60年代初由美国华裔林绍文研究清楚其生活史后,人工养殖随即获得成功。在天然水域中经交配产卵后,抱卵雌虾即降河至半咸水域生活,直至□化。幼体生长必须在一定盐度的水中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直至长成幼虾以后才溯河而上,至河川上游或湖泊中生活至产卵。人工繁殖时,池中海水的适宜盐度为12~14,适宜水温为24~30℃。
贪食沼虾(M.lar) 分布于从东非到琉球至夏威夷的印度西太平洋海区。在淡水中生活,咸水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