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iu nisha
河流泥沙
river sediment
河水挟带的岩土颗粒。泥沙输运是河流中重要的水文现象,它对于河流的变迁有重大的影响(见河床演变)。中国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沙河流,《汉书·沟洫志》记:“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表明中国古时对黄河泥沙已有定量的认识。
泥沙特性 有泥沙颗粒的特性和泥沙群体的特性两种。泥沙颗粒的特性主要有:①重度,单位体积泥沙颗粒的重量,以千克/米□表示,其数值随泥沙的岩性不同而异,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泥沙的重度一般约2650千克/米□。②粒径,泥沙颗粒大小的一种量度,有不同方法表示。常用的有等容粒径即体积与泥沙颗粒相等的球体的直径;筛径,即用具有不同孔径的标准筛,对泥沙进行分筛求出的粒径;沉降粒径,即根据粒径与沉降速度的关系算出的粒径等。③沉速,指泥沙颗粒在无边界静水内的沉降速度,以米/秒或毫米/秒表示。它也可作为泥沙颗粒大小的一种量度,故又称泥沙的水力粗度。沉速综合反映颗粒和水的特性,因而是泥沙运动的一个重要参数。④细粒泥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颗粒表面双电层和吸附水膜的性质。细颗粒泥沙的絮凝(见河口泥沙运动)和分散等现象都与双电层和吸附水膜的结构有关。
泥沙群体的特性,泥沙总是由无数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和矿质不同的颗粒混合而成,呈群体形式存在。这种泥沙群体主要的统计特性有:①粒径分布,一般颗粒大小差异较大,很离散,常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表示(图1泥沙颗粒级配曲线)。 ②泥沙颗粒粒径的算术平均值称算术平均粒径。③中值粒径,即在泥沙颗粒级配曲线上与纵坐标50%相应的粒径,在全部沙群中,大于或小于这一粒径的泥沙在重量上刚好相等。用中值粒径概括泥沙群体的粒径能较小受极端值(最大及最小粒径)的影响。④泥沙群体的干容重和孔隙率,干容重指单位体积泥沙群体内干燥泥沙的重量,以吨/米□计。孔隙率指单位体积泥沙群体内空隙所占的体积。⑤均匀沙的群体沉速,当大小相同的沙粒群体的含沙量大于 2%左右时,颗粒将相互牵连,混为一体,全部颗粒以同一速度下沉,这种沉速称为均匀沙的群体沉速。
泥沙分类 泥沙按粒径特性和输移特性分类。按粒径特性分类较著名的有:阿特尔贝里分类,创于19世纪初期,1927年为国际土壤学会所采纳,在欧洲广泛应用;温特沃思分类,1947年美国地球物理学会制订的新分类标准与温特沃思分类基本相同。
按泥沙输移特性分为推移质和悬移质(见河流泥沙运动)。在悬移质泥沙中,部分细颗粒泥沙随水流一泻千里,不在河槽中沉降,不参与河床泥沙的交换,称冲泻质或非造床质;其余较粗颗粒则参与河床泥沙的交换和冲淤变化,称为床沙质或造床质。推移质一般仅占悬移质泥沙的5~10%,在山区河流,有时可占10~20%或更多。
中国沙玉清于1947年研究泥沙分类,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泥沙分类(表1 沙玉清泥沙分类)。
含沙量和输沙量 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数量称含沙量,单位为千克/米□。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时段的输沙量,单位为千克或吨。表2 中国主要河流输沙量为中国某些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和输沙量。
输移泥沙的时空分布 河流含沙量随时间而变化。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出现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在一次洪水过程中,最大含沙量称沙峰。沙峰不一定与洪峰同时出现,一年中首场大洪水的沙峰常比洪峰出现早,以后则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沙峰滞后于洪峰(图2黄河花园口和艾山测站流量过程线与含沙量过程线)
含沙量沿水深的分布,通常在水面处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