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
河北医科大学投诉电话石家庄市旅游投诉电话:0311-8606171986061715
河北省旅游投诉电话:0311-8581423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河北医科大学座落在华北平原、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由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的。其中原河北医学院建校最早,前身是创建于1915年的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原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也都有了近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经过八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设有16个学院、15个本专科专业。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7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河北医科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700人,成教学生11000人,另外还招收了80名韩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并取得了招收台、港、澳学生的资格。
河北医科大学师资力量较强,全校系统共有教职工7100余人,其中正高职专业技术人员441人,副高职1134人。校区编制职工2197人,其中专任教师867人,内含教授155人,副教授398人。这支队伍中有一批学识渊博、造诣颇深,在省内乃至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其中省管优秀专家18人,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25人,有近40人担任国家级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
河北医科大学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1123亩,建筑面积73万平米,仪器设备总值14700万元,图书馆藏书54万册。
河北医科大学下设6所医院,开设病床3566多张。其中四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另有多所教学医院和多个实习基地,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教学、专业教学、实习的场所。
河北医科大学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学校有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河北分院也设在我校。全校年承担科研课题近200项。此外还承办编辑出版3种国家级和8种省级学术刊物。
近年来,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的十几所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协作关系,聘请了24名外国专家担任学校的名誉职务,派出400多名专家教授出国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百名青年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同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也日益增多。
目前,河北医科大学正以崭新的面貌,为把学校办成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和较高水平的综合性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
|
河北医科大学坐落在华北平原、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由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的。其中原河北医学院建校最早,前身是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的北洋医学堂。原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也都有近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
目前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集西医、中医、药学等学科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科大学。现设有16个学院、14个本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招收七年制本硕连读学生。建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40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在校生11800人,还招收了50多名韩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并取得了招收台、港、澳学生的资格。
全校系统共有教职员工71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职441人,副高职1134人。校区现有职工1781人,专任教师765人,其中教授173人,副教授231人。在所有教师中,博士生导师81人,硕士生导师85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两院院士后备人选2名,燕赵学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2人,省管优秀专家13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和省级中青年专家67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21人,有40余人担任国家级专业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
河北医科大学具有完善的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75.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6.58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4342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88.1万册,电子图书82万册;有6所省级医院为直属附属医院,开设病床4000张,其中四所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另有16所非隶属附属医院,60余所教学医院和实习基地。
河北医科大学不仅是河北省的医学教育、医疗中心,也是河北省的医学研究中心。设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9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研究所,年承担科研课题250余项。此外还承办编辑出版了国家级及省级9种学术刊物。
近年来,河北医科大学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学校先后与日本、韩国、美国、法国的15所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协作关系,聘请了24名外国专家担任学校的名誉职务,派出300多名专家教授出国讲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近百名青年教师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同国内高等学校的合作也日益增多。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七。该校在05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年来在全国同类院校中排名一路攀升。
西校区的前身是河北省中医学院,曾是名动一时的中医名校,全国公立大学中首个中西医结合学院即在这里,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西校区建筑风格古朴,绿树茵茵,位于石家庄西南高教区与河北经贸大学南校区,河北师范大学西校区比邻,学术氛围浓厚,古朴与现代并立,沉稳与活泼共存。
河北医科大学校史
1894年,清政府批准建立北洋医学堂
1913年,在保定创办直隶公立医学专门学校 。
1921年,并入河北大学为医科。
1932年,河北大学停办后,成立独立学院,称河北省立医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停办,共停办9年。
1947年,学校由保定迁往天津。
1949年,天津解放后,学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4月改由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领导,学校改称河
北医学院; 鞍山卫生学校建立,先后更名为鞍钢卫生学校、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
1952年,河北医学院由天津迁回保定。
1956年,河北中医学校建立。
1958年,河北医学院由保定迁到石家庄;河北中医学校改称河北中医学院。
1962年,河北中医学院建制天津中医学院。
1970年,天津中医学院迁至石家庄与河北医学院合并,改称河北新医大学,设医学、中医两个专业。
1979年8月,河北省委决定河北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独立建制。
1988年,华山冶金医学专科学校迁至石家庄 ,改名为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5年5月,根据河北省政府决定,河北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为河北医科大学。
2005年,河北医科大学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取得优秀。
河北医科大学名人校友
中国首部《人体系统解剖学》的作者、著名解剖学专家张岩教授
我国第二位“南丁格尔”国际奖获得者,优秀护理专家司堃范;
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卫生群英会的刘震华教授,曾在1979年成功开展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骨科专家凌彤教授1965年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一例右中指完全离断再植手术;
生理学专家贺维彦教授
工程院院士李春岩教授
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英勇献身的李晓红烈士
中西医结合鼻祖李恩
河医和北中医两院博导,国家级名中医李世懋
络病学创始人吴以岭 |
|
|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河北医科大学二院 |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五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 | 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石家庄市中医院现更名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门诊部 | 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原石家庄市中医院 | 河北医科大学第五医院原华山医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