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院校 : 中国 >江西 >赣州 >赣州市区 > 江西理工大学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联系方式电话:0797-8312129、8312088
  传真:0797-8312129、8312379
  江西理工大学投诉电话赣州市旅游投诉电话:0797--8220603
  江西省旅游投诉电话:0791—6269965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为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家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与就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总部位于京九线与赣龙线交汇处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赣州市东接福建,南临广东,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学校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绿化覆盖率达60%,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西省文明单位。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共4个校区,占地2200多亩,建筑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学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经、法、文、教等多学科相结合,具有鲜明办学特色、较强办学实力和较大社会影响,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的理工科大学。学校下设9个学院、2个分校(应用科学学院、南昌校区),17个科研院所。目前各类在校生3.4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0多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2万人,全日制高职(专科)生5700人。
  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32个硕士点、6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44个本科专业,具有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的教学单位。学校拥有江西省重点学科8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6个,拥有江西省矿业工程实验室、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铜冶炼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矿冶机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4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15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部级科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60多人,有20多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聘请了张文海、古德生、肖纪美、周尧和、邱定蕃等5位院士和丁石孙、梁开明、邹家祥、马克努松等8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学校建设了一大批设施齐全、装备先进、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大楼,拥有教学座位7万多个,教学仪器设施总值近2亿元;学校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专项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建有75个实验中心或实验室和70多个实习基地,2个江西省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课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到98%以上,基础课实验做到了每人一台套仪器,专业课实验实现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零距离操作。学校建有3万多平方米、具有电子阅览功能的数字化图书馆,藏书19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种,数字化期刊9000多种;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连通。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冰岛、泰国、巴西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特别是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开展了长达10年的合作交流,双方频频开展师生互访。2002年底,江西理工大学科技代表团访问冰岛国,受到冰岛方的高度重视和隆重接待。访问期间,代表团受到冰岛总统柯雷姆松及教育部长奥立齐的接见,并与冰岛教育界、科技界、工业界人士进行广泛接触,达成多项科技和教育合作协议。2003年,学校承担的“矿山采掘信息化”项目成功在赞比亚谦比西铜矿组织实施,合同经费达30万美元。同时,与荷兰hbo大学合作办学的“3+1”模式也正在组织中。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一直以来,江西理工大学坚持“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注重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2003年底,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受到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教学评估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组长朱子彬教授宣读了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考察意见,认为:“一、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定位准确;二、学校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教职工爱岗敬业,学生勤奋好学;三、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管理得到加强,成就明显;四、教学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五、学校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不断加强,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较高。”。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在采矿、选矿、冶金、材料、机电、环保、自动控制、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十五”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纵向项目200多项,各类横向开发项目5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奖40多项,公开发表论文3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特别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艺术团、学生文学社、摄影协会、机器人协会、电子设计学会……将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组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学术科技竞赛屡获佳绩:组织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三等奖4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从众多知名重点院校中脱颖而出,荣晋大赛前八强;参加机器人足球赛、智能机器人比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5项;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二等奖15项;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广告艺术大赛、互联网络大赛、电子商务大赛均获好成绩;学校攀岩队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暨国际邀请赛两项冠军、四项亚军;健美操队在全国健美操大赛总决赛中力克众多专体育院校,夺得两项全国冠军,一项全国亚军和一项二等奖。
  学校已为国家培养输送近4万名研究生、本科生,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各行业。有一批学子已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尤其是在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江西冶金工业集团公司、中金岭南集团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中,学校毕业生在各级管理和技术岗位上,已经成长为重要的骨干力量,有不少毕业生还成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领导。高校毕业生分配体制改革以来,江西理工大学毕业生更以其专业适应性广,“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历史沿革 History
  江西理工大学创建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国家部属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1962年起改由国家冶金工业部领导。1983年起由冶金工业部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领导。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1998年9月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同年,南昌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划归南方冶金学院管理。2000年1月,原江西省商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南方冶金学院,成为南方冶金学院的西校区。 2002年南昌有色金属学校撤销,正式成为南方冶金学院南昌校区。2004年南方冶金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冶金学院建构当年即开始招收本科生,老牌本科院校。1980年被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开办研究生教育,1984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6年取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举办成人高等教育,1996年举办高等职业技术育。目前已形成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兼顾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
学校简介 School Profile
  江西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举,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江西省政府确定的五所重点加强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宝钢教育奖理事成员单位;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学校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国务院国家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现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五十余年的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和“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江西、服务行业”的办学定位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有4个校区(校本部、西校区、应用科学学院和南昌校区),设有11个学院,18个科研院所,占地2480多亩,建筑总面积7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00多万册。学校总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校园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绿化覆盖率达60%,多年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和江西省文明单位。
  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现有各类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据2007年中国校友网和21世纪人才报等发布的《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榜》显示,在 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我校排在第63位,在“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排行榜”中,我校名列第53位。
  学校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56个本科专业(其中金属材料工程、工程管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5个本科专业属江西省本科一本招生专业),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硕士学位以及MBA授予权。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管理专业4个、江西省重点学科12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6个。
  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正副教授5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200多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的800多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省部级科技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0余人,有20多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聘请了古德生、肖纪美、周尧和、邱定蕃等一批院士和梁开明、邹家祥、马克努松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并聘有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教学设施齐全、装备先进,有25个实验中心和近百个实习基地,3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注重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实行了弹性学制、基础课分级教学、完全学分制、三学期制等,启动了质量工程,并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上屡创佳绩。学生在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同时,在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健美操大赛等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赢得了重要荣誉。2005年、2008年我校两次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均荣晋前八强;2006年,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实现了江西省在该赛事上一等奖零的突破;2008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我校又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再次实现了江西省在该项赛事上一等奖零的突破;2008年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大赛,获一等奖1项,2等奖3项;2008年全国高校首届算量大赛中,我校获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二等奖18项;攀岩队获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2008年中国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比赛中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5项冠军、4项亚军,并有3名学生入选国家队集训;健美操队多次力克群雄,获得全国冠军,2008年,更是以奥运啦啦操大赛冠军的身份,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一展风采,为全国大学生赢得了荣誉,也实现了我校“服务奥运,参与奥运,为奥运添光彩”的梦想。
  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在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等强势学科上科研发育良好,已形成了钨、铜、稀土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三大特色方向。 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863”、“973”高技术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70多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29个省市,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集团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等100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有400多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冰岛、泰国、巴西、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和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特别是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开展了十余年的合作交流,双方每年都开展多次师生互访并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应邀出席了在泰国举行的世界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先后派出代表团和学者赴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加拿大BOND国际学院、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访问和讲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所矿物所等国外百余位知名学者也应邀来校讲学;与冰岛大学合作开展环保、功能材料及铝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研究,指导阿克雷利大学建立冶金系,学校科技代表团在冰岛访问期间,受到冰岛总统柯雷姆松及教育部长奥立齐的接见和赞赏;“矿山采掘信息化”项目,成功在赞比亚谦比西铜矿组织实施;与印度尼西亚BBIM公司建立了科研信息互通机制和全面技术合作开发平台;承担的卢旺达“钽铌氧化物制备中的钨回收工艺设备系统技术开发”项目,项目经费达300万元;与越南合作“褐铁矿磁化熔烧及磁选工业生产技术开发”项目,科研经费超过200多万元。
  半世纪沧桑砥砺,五十载春华秋实。江西理工大学刚刚走过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今天,她站在赣江源头,开始新的长征。“聚精会神抓内涵建设、一心一意促科学发展”,江西理工大学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更高的起点上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建设、科学发展的强校之路,朝着建设“江西一流、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校训 School Motto
  志存高远,责任为先
  “志存高远”源于远大的理想、强烈的抱负和卓越的追求;“责任为先”意指我们每一个同学,每一位教师,每一个部门乃至我们整个学校,都必须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对自身,对家庭,对学校,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民族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一切从肩负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出发。
  “志存高远”从大处着眼,“责任为先”从小处着手,二者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共同和谐统一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之中。
学校校徽 School badge
  学校校歌
  曲谱点击看大图我们从这里启航
  词:滕清安,赖章盛等
  曲:平 远
  告别了家乡亲切的明月,
  亲切的明月,
  迎来了校园灿烂的朝阳,
  灿烂的朝阳。
  八角塘映日荷花别样红,
  赣江水源头万涓泛波浪。
  走进这梦想梦想的殿堂,
  年轻的心啊澎湃激昂,
  澎湃激昂,
  我们从这里这里启航,
  去实现心中心中的梦想。
  风儿传颂着冶金的故事,
  冶金的故事,
  心儿放飞着青春的梦想,
  青春的梦想。
  让我们造就金属的风骨,
  让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
  为了民族民族的复兴,
  不辱使命谱写新章,
  谱写新章,
  我们从这里这里启航,
  去拥抱明天明天的太阳。
院系设置 Colleges
  资环学院 建测学院 机电学院 材化学院 经管学院 信息学院 外语外贸 文法学院 理学院 应用科学学院
  继续教育 软件学院(南昌校区及专科)
学校地址 School Address
  校本部: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黄金校区(独立学院):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西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宋城路83号 邮编:341000
学校网址 School Website
  1.江西理工大学 http://www.jxust.cn
  2.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http://www.jxust-nc.cn
学校现任领导 Current leadership school
  党委书记:熊正明
  校长:叶仁荪
  副校长:张立峰、邱庭省、杨斌、罗嗣海、池汝安、温和瑞、陈本孝
杰出校友榜(不完全统计) Distinguished Alumni List (incomplete)
  政 界
  郭声琨,79年选矿毕业。现任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曾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公司副总经理、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党组书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李德水,67年采矿毕业。曾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曾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党组书记、重庆直辖市副市长、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介车,61年炼钢毕业,吉林省副省长。
  黄名鑫,65年采矿毕业,江西省人大副主任
  林 武,82年炼钢毕业,湖南经贸委主任。曾任湘潭钢铁公司总经理。
  林卫国,77年炼铁毕业,福建省经贸委。
  曾小平,81年炼钢毕业,天津市冶金工业局局长。
  揭赣元,77年采矿毕业,江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江西省人事厅厅长。
  程宗锦,69年采矿毕业,江西省人事厅副厅长。
  朱方生,81年炼铁毕业,江西省人事厅助理巡视员。
  汤乔荫,61年炼钢毕业,江西省公安厅副厅长。
  韩茂前,69年采矿毕业,南昌海关副关长。
  刘晓斌,81年采矿毕业,江西省黄金管理局副局长。
  王成云,75年冶机毕业,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曾任温州市副市长。
  顾秋麟,76年矿机毕业,绍兴市委副书记。
  王朝新,84年有色毕业,萍乡市副市长。
  涂 强,67年矿机毕业,浙江省经济技术协作办主任(厅级)
  黄继晏,76年矿机毕业,省高招办副主任。
  曾晓文,91年矿机毕业,省公路局副局长。
  饶俊达,64年采矿毕业,抚州地区人大副主任。
  陈建德,77年轧钢毕业,厦门市委统战部部长。
  管跃庆,81年炼铁专业毕业,广西自治区国资委副主任。
  程国江,84年采矿毕业,国家经贸委产业政策司处长。
  徐水源,91年冶机毕业,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处长。
  黄松保,78年有色毕业,《绍兴日报》社副社长。
  企业界
  熊维平,76年选矿毕业,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陈茂生,75年采矿毕业,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任中国有色金属南昌公司经理。
  徐乐江,81年冶机毕业,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
  刘同高,76年稀冶毕业,厦门钨制品公司总经理。
  朱锦彦,67年采矿毕业,江西铜业公司副总经理。
  龙子平,82年有色专业毕业,江西铜业公司副总经理。
  阎鑫元,70年采矿毕业,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总经理。曾任省冶金厅厅长。
  陈雪山,75年轧钢毕业,江西省冶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张福连,88年测量毕业,北京百分通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傅民安,81年轧钢毕业,南昌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飞来,81年炼钢毕业,南昌钢铁有限公司总经理。
  信维克,77年炼钢毕业,南昌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邹立志,77年稀冶毕业,江西省有色工业公司总经理。
  姚迪明,79年采矿毕业,江西省投资公司总经理。
  陈 翔,82年炼钢毕业,江西省投资公司副总经理。
  卢玉龙,81年压加毕业,南昌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文浩,81年压加毕业,洪都航空工业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敖新华,86年测量毕业,萍乡钢铁公司副总经理。
  罗胜昌,83年炼钢毕业,中国钢铁工贸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李志民,83年炼钢毕业,中国钢铁炉料总公司总经理。
  李元曦,67年采矿毕业,新余钢铁公司党委书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况百梁,79年炼铁毕业,新余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
  王 洪,83年轧钢毕业,新余钢铁公司总工程师。
  干学义,81年压加毕业,南昌洪都钢厂总工程师。
  熊小星,79年炼铁毕业,新余钢铁公司总经理。
  钱国文,64年采矿毕业,宜春钽铌矿矿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刘庆科,70年冶机毕业,山东铝业公司党委书记。
  马达卡,84年有色冶炼毕业,山西铝厂厂长。
  孙振启,84年有色毕业,山东平阴铝厂书记。
  马旺伟,81年炼钢毕业,山东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董金武,81年炼钢毕业,山东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干部部部长。
  刘江,83年冶机毕业,山东济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板厂厂长兼书记
  眭志华,03年矿机毕业,山东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中板厂
  李世中,81年轧钢毕业,杭州钢铁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廖彩通,62年冶机毕业,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巡视员。
  郑文达,85年采矿毕业,深圳中金岭南有色公司副总,原韶关凡口铅锌矿矿长。
  王 文,89年矿机毕业,韶关凡口铅锌矿副矿长。
  罗水根,66年采矿毕业,山西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副经理。
  殷永生,68年冶机毕业,中国第五冶金建设公司总经理(成都市)。
  晏从高,64年采矿毕业,柳州华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姚根华,89年采矿毕业,柳州华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顾建国,77年炼钢毕业,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施雄梁,77年炼钢毕业,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张建平,81年炼钢毕业,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博士。
  甘富华,77年矿机毕业,中国冶金进出口江苏公司总经理。
  李安平,79年稀冶毕业,中国冶金进出口江苏公司副总经理。
  薛剑峰,77年轧钢毕业,江苏冶金贸易公司总经理。
  蒋筱春,81年轧钢毕业,南钢宝兴钢铁股份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朱炳安,86年矿机毕业,中国冶金设备南京公司副总经理,副书记。
  王方汉,81年采矿毕业,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采矿权威人士。
  陈耀连,82年冶机毕业,南京冷轧板公司经理。
  邵 武,82年采矿毕业,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邱晓悌,65年采矿毕业,铜陵有色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谢 苏,83年矿机工业,铜陵中金铜箔公司副总经理。
  吴根筛, 年矿机毕业,南京华新瑞实业公司(原南京第二钢铁厂)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扬毅,79年冶机毕业,江苏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徐寰宇,83年压加毕业,广州橡胶企业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原任广州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广州铝材厂董事长。
  罗小博,82年稀冶毕业,广州珠江冶炼厂厂长、党委书记。
  涂赣华,89年有色毕业,广州珠江冶炼厂副厂长。
  彭在美,65年冶机毕业,珠江钢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全国燃气、石油管材标准委员会委员、权威人士。
  何继长,82年炼纲毕业,广东伊佩克环保产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韩家新,81年选矿毕业,中冶国际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广州)总经理。
  龚天培,67年矿机毕业,中金岭南铅锌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黄 全,84年自动化毕业,国泰君安证券股份公司南昌营业部总经理。
  李建芳,67年矿机毕业,华东地勘局副局长。
  熊冬生,76年冶机毕业,核工业260厂党委书记。
  魏仲文,62年轧钢毕业,江西建材机械厂总工程师。
  危时安,75年采矿毕业,漂塘钨矿矿长。
  李上鉴,75年选矿毕业,西华山钨矿矿长。
  洪饶生,82年轧钢毕业,厦门市诺维信商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柯真明,81年选矿毕业,福建三木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上市公司)
  陈 伟,87年有色毕业,南平铝业公司副总经理。
  陈军伟,79年炼铁毕业,三明钢铁公司副总经理。
  林 平,81年测量毕业,宁波联合集团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
  吴文中,81冶机毕业。
  夏 江,81冶机毕业。宝钢公司。
  封国富,85年选矿毕业,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总经理。
  高 翔,89年计算机毕业,重庆冶炼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潘贻芳,83届炼钢毕业,天津钢铁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余旦新,82年有色毕业,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总工程师。
  陆维和,82年有色毕业,河南中州铝厂技术中心主任。
  何明德,82年选矿毕业,广西柳州有色冶炼股份公司总工程师。
  蒙建德, 广西平果铝业公司炭素厂厂长。
  杨吉华,85年冶机毕业,山东铝业公司氧化铝厂厂长。
  王克岳,86年矿机毕业,山东铝业公司副总经理。
  陈 强,85年有色毕业,江苏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博士。
  姚士良,79年炼铁毕业,马钢驻沪办主任。
  蔡景章,81年自动化毕业,景德镇焦化煤气总厂、副总经理。
  金 辉,83年炼钢毕业,广东韶关钢铁公司供应处处长。
  吴雨霖,83年冶机毕业,海南钢铁公司计划处处长。
  许 胜,83年采矿毕业,深圳发展银行杭州分行行长。
  汪子章,81年压加毕业,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处长。
  王元林,89年采矿毕业,华厦银行深圳分行处长。
  蒋小林,86年有色毕业,山西华泽铝电公司副总经理。
  赵新明,81年矿机毕业,山东日照国际经济技术公司总经理。
  林则森,81年冶机毕业,福建南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
  个体创业(民营经济界)
  陈铭培,81年冶机毕业,福建晋江好利来玩具公司总经理。
  江绍舒,82年自动化毕业,福建安福集团总经理。
  陈民和,76年矿机毕业,福建新明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
  张 忠,88年自动化毕业,江苏省通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总部在上海浦东新区,专门生产通信光缆,销售遍国内外。
  闻建良,85年自动化毕业,宁波明星光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姜 纯,83年压加毕业,上海楚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
  宁孜勤,82年炼钢毕业,南京三方四友实业公司总经理(房地产)。
  郑秀明,88年企业管理毕业,顺德联邦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耿锡,89年矿机毕业,顺德星徽金属制品公司总经理。
  叶观养,87年自动化毕业,顺德秦川恒利塑机公司副总经理。
  黄华宝,87年计算机毕业,顺德电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楼立忠,76年选矿毕业,浙江金华某啤酒厂,曾任钱江啤酒集团副总经理。
  任小军,98年压加毕业,江西四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葛德权,82年测量毕业,厦门派力实业公司总经理。
  张晓勇,87年测量毕业,赣州某建筑装璜公司总经理。
  郑春林,76年冶机毕业,温州正泰电器股份公司副总裁。
  林 祥,94年电气技术毕业,上海林顿商务酒店总经理;上海展恒实业发展公司副总经理。
  徐 翔,83年炼铁毕业,上海湖铁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江西商会常务副会长。
  周建华,83年轧钢毕业,上海杭冶冶金科技公司总经理。
  毛国辉,87年采矿毕业,海通证券股份公司投资银行部副总监。
  计 震,93年设备工程毕业,上海浦奎贸易公司总经理。
  高良元,93年压加毕业,宝威(上海)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
  龚云生,83年冶机毕业,惠州市云泰塑胶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光昶,83年冶机毕业,北京。
  李 芮,91选矿毕业,深圳。
  刘旭东,89年自动化毕业,赣州市超想电脑公司总经理。
  王和民,88年冶机毕业,南通中洲工程设备公司副总经理。
  朱 军,86年冶机毕业,江西特种电机股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第十届“江西十大杰出青年”。
  梅 清,83年稀冶,江西长江药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九江市政协常委。
  汤宇法,77年冶机毕业,无锡四方冶金设备工程公司总经理。
  陆兆兰,77年冶机毕业,苏州科惠冶金设备公司总经理
  宣晓华,82年物理师资班毕业,上海华院分析技术公司总经理。
  刘欣隆,81年炼钢毕业,上海盛宝钢铁冶金炉料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育瑞,87年干部专修科毕业,江西堆花酒业公司总经理(吉安)。
  曹新平,82年压加毕业,重庆先锋期货公司总经理。
  朱克明,82年压加毕业,江苏常熟市长城轴承公司总经理。
  曹建国,82年压加毕业,浙江诸暨市海亮集团总经理。
  肖以华,86年有色毕业,浙江华东铝业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兰溪市)。
  研究院所、高校界
  胡筱敏,81年选矿毕业,东北大学环境工程中心主任,博士。
  蔡嗣经,75年采矿毕业,北京科技大学博导,教务处处长。
  韩正炎,76年矿机毕业,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务处处长。
  黄元魁,76年炼钢毕业,赣州电大校长。
  胡奕信,1964年选矿毕业,江西教育学院巡视员。
  仇厚授,76年稀有金属冶炼毕业,华南热带作物大学工学院院长。
  施逢年,76年选矿毕业,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矿物研究中心,教授
  林多贤,1976年稀冶毕业,赣南师院党委书记、院长。
  孙弘安,82年数学师资班毕业,赣南师院副院长。
  高 峰,82年数学师资班毕业,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教务处长。
  薛世山,82年物理师资班,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李炎生,1976年稀冶毕业,九江学院副院长。
  蒋汉荣,79年炼铁毕业,闽西大学副校长。
  陈粟宋,81年自动化毕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处长。
  夏 忠,83年稀冶毕业,郑州轻金属研究院科技处处长。
  吕彦海,77年选矿毕业,山东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殷惠民,81年炼铁毕业,江苏冶金设计院院长。
  王占清,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
  王京海,82年压加毕业,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院长。
  王运敏,81年采矿毕业,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院长。
  项宏海,81年采矿毕业,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副院长。
  黄平华,81年轧钢毕业,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
  王文潇,83年采矿毕业,马鞍山钢铁集团设计研究院院长。
  唐靖炎,82年矿机毕业,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
  蔡 建,81年选矿毕业,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潘辛平,81年自动化毕业,中科院研究生院自动化学院院长、博士。
  曹先军,81年选矿毕业,化工部连云港化工研究院院长。
  熊大和,82年选矿毕业,江西立环磁电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晓梅,76年选矿毕业,长沙矿冶研究院副院长。
  郑 翔,83年采矿毕业,福建省冶金工业设计院院长。
  张发饶,89年有色金属硕士毕业,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材料与化学系研究员、博士。
  褚福磊,81年矿机毕业,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工程机械系教授、博士。
  朱 荣,83年炼钢毕业,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副院长、博士。
  袁章福,83年炼钢毕业,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叶红齐,81年选矿毕业,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钟 宏,81年选矿毕业,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沈惠平,84年冶机毕业,江苏工业学院机械研究所所长、教授(常州)。
相关词
本科大学机电学院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教授赣州高校
软件培训江西理工大学培训中心华为培训法学法学专业
包含词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江西理工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江西理工大学法学专业
江西理工大学IT培训中心江西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外语外贸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理学院江西理工大学电子协会江西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图书馆江西理工大学培训中心
江西理工大学西校区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江西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