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维管植物 : 林业树种 : 中国 >安徽 > 水杉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裸子植物门,杉科。落叶乔木。高达35米。侧枝对生。叶线形,扁平,交互对生。单性花,雌雄同株。生长快,木质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和绿化树种。为中国特有的孑遗珍贵树种。
No. 2
  落叶大乔木。高达三十五米,叶子扁平,对生,花单性,球果近圆形,种子扁平。是世界上现存的稀有植物之一。
简介
  拉丁名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中文名 水杉
  拉丁科名 taxodiaceae
  中文科名 杉科
  保护级别 1
  分布 湖北(利川)、湖南(龙山)、四川(石柱)、陕西(汉中)
  保护等级: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现状
  稀有种。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远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约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县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海拔下限 800m
  海拔上限 1500m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5一41.5米,胸径达1.6-2.4米;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叶交互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线形,柔软,几无柄,通常长1.3一2厘米,宽1.5一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珠鳞所组成,各有5一9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特性
  产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年平均温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35.4℃,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土,ph值4.5--5.5。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花期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
保护价值
  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树形优美,树干高大通直,生长快,是亚热带地区平原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速生用材树种。
园林用途
  水杉树干通直挺拔,树形壮丽,叶色翠绿,入秋后叶色金黄,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水杉可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效果均佳。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性,是工矿区绿化的好树种。
  “科学上的惊人发现——1亿年前称雄世界而后消失了2000万年的东方红杉,在中国内地一个偏僻的小村仍然活着!”这是1948年3月25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上登载的一条头号新闻。
  这里所说的“东方红杉”或叫“黎明红杉”就是水杉
  据古植物学家的研究,水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远在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上白垩纪时期,水杉的祖先就已经诞生于北极圈附近了。当时地球上气候非常温暖,北极也不像现在那样全部覆盖着冰层,以后,大约在新生代的中期,由于气候的、地质的变迁,水杉逐渐向南迁移,分布到了欧、亚、北美三洲。根据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可说是繁盛一时。
  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地球上发生了冰川,水杉抵抗不住冰川的袭击,从此绝灭无存,只剩下了化石上的遗迹。可是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全军覆没。当世界各地的水杉被冰川消灭时,中国却有少数水杉躲过了这场浩劫。其原因是第四纪时,中国虽然也广泛分布着冰川,但中国的冰川不像欧美那样成为整块的巨冰,而是零星分散的“山地冰川”,这种“山地冰川”从高山奔流直下,盖住了附近一带,却留下了不少无冰之处,一部分植物就可以在这样的“避难所”中继续生存。我国有少数水杉,就是这样躲进了四川、湖北交界一带的山沟里,活了下来,成为旷世的奇珍。
  这些幸存的“活化石”像隐士那样,在山沟里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几千万年,直到公元20世纪的40年代被人发现了。
  国宝水杉
发现
  1943年,植物学家王战教授在四川万县磨刀溪路旁发现了三棵从未见到过的奇异树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33米,胸围2米。当时谁也不认识它,甚至不知道它应该属于哪一属?哪一科?一直到1946年,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肃(音肃,马字边加肃)和树木学家郑万钧共同研究,才证实它就是亿万年前在地球大陆生存过的水杉,从此,植物分类学中就单独添进了一个水杉属、水杉种。
  一亿多年前,当时地球的气候十分温暖,水杉已在北极地带生长,后来逐渐南移到欧、亚和北美洲,到第四纪时,地球发生大量冰川,各洲的水杉相继灭绝,而只在我国华中一小块地方幸存下来。1943年以前,科学家只是在中生代白垩纪的地层中发现过它的化石,自从在我国发现仍然生存的水杉以后,曾引起世界的震动!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先后从我国引种栽培,几乎遍及全球!我国从辽宁到广东的广大范围内,贵州省道真县都有它的踪迹。
  水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其树干通直挺拔,枝子向侧面斜伸出去,全树犹如一座宝塔。它的枝叶扶疏,树形秀丽,既古朴典雅,又肃穆端庄,树皮呈赤褐色,叶子细长,很扁,向下垂着,入秋以后便脱落。水杉不仅是著名的观赏树木,同时也是荒山造林的良好树种,它的适应力很强,生长极为迅速,在幼龄阶段,每年可长高1 米以上。水杉的经济价值很高,其心材紫红,材质细密轻软,是造船、建筑、桥梁、农具和家具的良材,同时还是质地优良的造纸原料。
  水杉,杉科,形似杉而落叶。树高可达三十五米,树皮剥落成薄片,侧生小树对生,叶线形扁平,相互成对,冬季与小侧枝同时脱落。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对生于分枝的节上,集生于枝端,此对枝上无叶,故全形量总状花序状。雌球花单生于小树顶上,此时小枝有叶,球果不垂。种鳞通常二十二个至二十四个,交互对生,盾状,顶端扩展,各有种子五到九个,种子扁平,周围有翅。
  此树为我国特产。它喜光,喜湿润,生长快,播种插条均能繁殖,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其木质轻软,可供建筑,制器具及造模型用。
【现状】
  稀有种。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现中国也建了最大的人工培育水杉基地,大丰水杉基地。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约发展在250万年前的冰期以后,这类植物几乎全部绝迹,仅存水杉一种。在欧洲、北美、和东亚,从晚白垩至新世的地层中均发现过水杉化石,1948年,中国的植物学家在湖北、四川交界的利川市谋道溪(磨刀溪)发现了幸存的水杉巨树,树龄约400余年。后在湖北利川市水杉坝与小河发现了残存的水杉林,胸径在20厘米以上的有5000多株,还在沟谷与农田里找到了数量较多的树干和伐兜。随后,又相继在四川石柱县冷水与湖南龙山县珞塔、塔泥湖发现了200--300年以上的大树。
  海拔下限:800m
  海拔上限:1500m
  水杉英文:Water Chinese fir
  水杉价格:首先要了解水杉的基本测量方法。
  水杉测量:有两种不同目的1:用于木材如(家具装潢)用专业测量木材立方的米尺量截断面,这个是谈立方的如:每立方什么价格。2:用于绿化造林的,一般量米径或胸径(一米处量)。
  水杉价格:1:如果是第一种用于木材的一般分成品和半成品,价格在800-1150元之间。
  2:如果是绿化用水杉价格,米径3-4-5-6-7-8-公分;4.5-7.5-10.5-25-40-70元;胸径8-10公分高8米80元;胸径10-13公分高10米100元;胸径13-15公分高12米200元;胸径13-15公分高15米350元
  以上价格是2007年8月份 国家级大丰水杉基地的报告具体要根据市场和对水杉的要求有一定的价格浮动。
  水杉价格:为更准确即时了解水杉价格可以去搜索大丰水杉基地或大丰林业基地。
【园林用途】
  水杉树干通直挺拔,高大秀颀,叶色翠绿,入秋后叶色金黄,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树。水杉可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效果均佳。水杉对二氧化硫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科学上的惊人发现——1亿年前称雄世界而后消失了2000万年的东方红杉,在中国内地一个偏僻的小村仍然活着!”这是1948年3月25日美国《旧金山纪事报》上登载的一条头号新闻。
  这里所说的“东方红杉”或叫“黎明红杉”就是水杉
  据古植物学家的研究,水杉是一种古老的植物。远在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上白垩纪时期,水杉的祖先就已经诞生于北极圈附近了。当时地球上气候非常温暖,北极也不像现在那样全部覆盖着冰层,以后,大约在新生代的中期,由于气候的、地质的变迁,水杉逐渐向南迁移,分布到了欧、亚、北美三洲。根据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几乎遍布整个北半球,可说是繁盛一时。
  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地球上发生了冰川,水杉抵抗不住冰川的袭击,从此绝灭无存,只剩下了化石上的遗迹。可是实际上它并不是真正的全军覆没。当世界各地的水杉被冰川消灭时,中国却有少数水杉躲过了这场浩劫。其原因是第四纪时,中国虽然也广泛分布着冰川,但中国的冰川不像欧美那样成为整块的巨冰,而是零星分散的“山地冰川”,这种“山地冰川”从高山奔流直下,盖住了附近一带,却留下了不少无冰之处,一部分植物就可以在这样的“避难所”中继续生存。我国有少数水杉,就是这样躲进了四川、湖北交界一带的山沟里,活了下来,成为旷世的奇珍。
  这些幸存的“活化石”像隐士那样,在山沟里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几千万年,直到公元20世纪40年代才被人类发现。
  现国内外广泛引种栽培。木质轻软,可用建筑,造纸用。该树种较耐水湿,生长快,可作平原绿化及速生用材树种。
【发现】
  1943年,植物学家王战教授在四川万县磨刀溪路旁发现了三棵从未见到过的奇异树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高达33米,胸围2米。当时谁也不认识它,甚至不知道它应该属于哪一属?哪一科?一直到1946年,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和树木学家郑万钧共同研究,才证实它就是亿万年前在地球大陆生存过的水杉,从此,植物分类学中就单独添进了一个水杉属、水杉种。
  一亿多年前,当时地球的气候十分温暖,水杉已在北极地带生长,后来逐渐南移到欧、亚和北美洲,到第四纪时,地球发生大量冰川,各洲的水杉相继灭绝,而只在我国华中一小块地方幸存下来。1943年以前,科学家只是在中生代白垩纪的地层中发现过它的化石,自从在我国发现仍然生存的水杉以后,曾引起世界的震动!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先后从我国引种栽培,几乎遍及全球!我国从辽宁到广东的广大范围内,贵州省道真县都有它的踪迹。
  水杉是一种落叶大乔木,其树干通直挺拔,枝子向侧面斜伸出去,全树犹如一座宝塔。它的枝叶扶疏,树形秀丽,既古朴典雅,又肃穆端庄,树皮呈赤褐色,叶子细长,很扁,向下垂着,入秋以后便脱落。水杉不仅是著名的观赏树木,同时也是荒山造林的良好树种,它的适应力很强,生长极为迅速,在幼龄阶段,每年可长高1 米以上。水杉的经济价值很高,其心材紫红,材质细密轻软,是造船、建筑、桥梁、农具和家具的良材,同时还是质地优良的造纸原料。
  水杉,杉科,形似杉而落叶。树高可达35米,树皮剥落成薄片,侧生小树对生,叶线形扁平,相互成对,冬季与小侧枝同时脱落。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对生于分枝的节上,集生于枝端,此对枝上无叶,故全形量总状花序状。雌球花单生于小树顶上,此时小枝有叶,球果不垂。种鳞通常22个至24个,交互对生,盾状,顶端扩展,各有种子5到9个,种子扁平,周围有翅。
  此树为我国特产。它喜光,喜湿润,生长快,播种插条均能繁殖,是园林绿化的理想树种。其木质轻软,可供建筑,制器具及造模型用。
  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利用RAPD技术,对9个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用10 bp的随机引物16条,共扩增出103个位点,其中37个为多态位点,占35.92%.各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在16.50%~33.01%之间.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处理结果如下:居群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930.遗传距离在0.0130~0.0650之间,遗传一致度在0.9370~0.9871之间.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占89.05%,居群之间有一定的分化.上述结果表明水杉栽培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略低于自然居群,涵盖了自然居群近80%的遗传多样性.由此可以确认栽培水杉的种源是经过混合的,它们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自潜江的9株丛枝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var.caespitosa)没有扩增出特有位点,将其视为一个居群根据遗传一致度作UPGMA聚类分析时,该居群和湖北的3个居群及南京(NJ)、成都(CD)居群聚在一起;单株聚类时丛枝水杉也没有聚成独立的一支,而是比较分散,因此不支持将丛枝水杉作为水杉的一个变种的分类处理.从亲缘关系上看,丛枝水杉应当归属于湖北潜江蚌湖种子园(BH)和湖北潜江广华(GH)居群,这与其分布现状也是吻合的。
【市树】
  将水杉作为市树的城市有:武汉。
花木百科
  水杉介绍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科属:
  杉科
  别名: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35-41.5米,胸径达1.6-2.4米;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小枝对生或近对生,下垂。叶交互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2列,线形,柔软,几无柄,通常长1.3-2厘米,宽1.5-2毫米,上面中脉凹下,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8条气孔线。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或苞腋,卵圆形,交互对生排成总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互对生,约20枚,花药3,花丝短,药隔显著;雌球花单生侧枝顶端,由22-28枚交互对生的苞鳞和球鳞所组成,各有5-9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近球形或长圆状球形,微具四棱,长1.8-2.5厘米;种鳞极薄,透明;苞鳞木质,盾形,背面横菱形,有一横槽,熟时深褐色;种子倒卵形,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
  分布与习性:
  水杉天然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三省交界的利川、石柱、龙山三县的局限地区,垂直分布一般为海拔(800-)1000-1200(-1500)米。产地的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冬季有雪而不严寒,年平均温13℃,极端最低温-8℃,极端最高温35.4℃,无霜期230天;年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酸性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土,pH值4.5-5.5。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为喜光性树种,根系发达,生长的快慢常受土壤水分的支配,在长期积水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缓慢,树干基部通常膨大和有纵棱。花期2月下旬;球果10月下旬至11月成熟。
  %26lt;br/%26gt;
  
  繁殖与栽培:
  以种子繁殖为主,亦可扦插
  应用:
  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称。它对于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地质学,以及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树形优美,树干高大通直,生长快,是亚热带地区平原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速生用材树种。
百科辞典
  shuishan
  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Taxodiaceae)水杉属落叶乔木。中国特有树种。
    形态特征 树高可达40~50米,胸径达2米以上。叶对生、线形、扁平、柔软、淡绿色,在脱落性小枝上列成羽状,冬季与之俱落。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叶腋,呈总状或圆锥状着生;雌球花单生或对生,珠鳞交互对生。球果有长柄,下垂、近圆形或长圆形,长1.5~1.6厘米,微具四棱,种鳞木质、盾形。种子倒卵形,长约6毫米,扁平,周围有窄翅。(见彩图水杉
    分布 最古老的水杉属植物化石出现于中生代白垩纪沉积地层,当时这一类植物约有10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到第三纪早期它们由南向北迁移,到达北极地区,其后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又向南迁移,在亚洲东部到达中国的东北、朝鲜、日本。但经过第四纪冰期以后,它们几乎全部绝灭。20世纪40年代,中国科学家在中国的四川、湖北和湖南边境发现尚有留存,并加以鉴定,使这个曾被认为早已在世界上绝迹的“孑遗植物”迅速传播于世界,被誉为“活化石”。水杉的原产地在湖北省利川县、四川省石柱县和湖南省龙山县相邻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利川县西部的小河镇周围,方圆仅600平方公里的局限范围内。现栽培范围已扩大至北起北京、辽宁南部,南及广东和广西、云贵高原,东临东海、黄海之滨和台湾,西至四川盆地的辽阔地区,并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重要造林树种;同时已被引种至亚、非、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特性 水杉喜光。生长良好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大致为12~20℃,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在年降水量500~600毫米左右的华北地区,干旱季节如能及时灌溉,也能正常生长。水杉在原产地主要分布在河滩冲积土及由侏罗纪沙岩发育的山地黄壤和紫色土上。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须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尤喜湿润,对土壤水分不足的反应非常敏感。在地下水位过高,长期滞水的低湿地,也生长不良。有一定的抗盐碱能力,在含盐量0.2%的轻盐碱地上能正常生长。
    营造技术 生长迅速是水杉的主要优点之一。在原产地,树高连年生长最高峰出现在10~15年,在50年以前一般均能保持在60~80厘米左右。胸径生长在20年以后增长较快,一般保持在1.3~1.6厘米左右,连年生长最高峰出现在20~25年,80~100年以后趋于缓慢。开始结实的年龄较晚,虽早期能出现雌球花,但雄球花一般要到20年后才能正常形成,40~60年大量结实,迄100年而不衰,仍可产生出高质量的种子。2~3月开花,10~11月球果成熟。种子千粒重1.75~2.28克,每千克约43~56万粒;有胚率很低,发芽率仅 5~10%。发芽适宜温度为18~25℃,宜在春季土温达到12℃以上时播种,每亩播种量0.75~1.50千克。 1年生苗高可达40厘米,地径0.8厘米以上,在生长较好的情况下,苗高可达70~100厘米。扦插育苗是加速繁殖水杉的有效途径。一般在春季用发育健壮的 1年生成熟枝进行硬枝扦插,插穗长10~14厘米,每亩扦插2~3万株。用幼龄母树的枝条扦插,成活率可达到80%以上。夏插是在初夏用带叶嫩枝扦插,具有生根快、成活率高、当年可以成苗的优点,但由于气温高,插后要加强水分管理。此外,也可在初秋可半成熟枝的梢端进行扦插,此时冬芽已形成,插后当年不再萌发新枝,而是完成生根、冬芽发育和苗干木质化的过程,翌春移植后培育成苗。由于水杉生长迅速,主干通直,顶端优势较强,造林密度不宜过大。可采用 2×3米的株行距,每亩110株。到10~15年时进行第一次间伐。单行栽植可采用2米株距。造林苗木以2年生的移植苗为好,苗高1~1.5米,地径2~3厘米。从晚秋到初春均可栽植,但以冬末为最好。病虫害较少,主要有赤枯病在9~10月间为害叶部,使叶片呈黄褐色或红褐色,严重时落叶,可每周用160倍的1:1波尔多液喷洒 1次,共3~4次。害虫主要有大袋蛾为害叶及嫩枝梢,水杉色卷蛾的幼虫为害叶部。
    用途 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纹理通直而不匀,结构粗,材质轻而软。易于加工,油漆、胶接性能良好。适于建筑、家具等用材。木材管胞长达 1.66±0.59 毫米,纤维素含量为42.7~44.1%,是良好的造纸用材。
     (黄宝龙)
    
法文解释
  1. n.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métaséquoia
相关词
森林植物工业农业材料湖北植物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