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 > 歼灭战
目录
jiān miè zhàn jiān miè zhàn
  消灭全部或大部敌人的战役或战斗。
jiān miè zhàn jiān miè zhàn
  歼灭敌人全部或大部的战斗
No. 3
  以消灭全部或大部敌人为目的的作战。 毛泽东 《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西北人民解放军发起歼灭战,经过二十九日至三月一日三十小时的战斗,即将该部援军全部歼灭,无一漏网。”
No. 4
  比喻集中人力物力突击完成某项任务。《人民日报》1967.3.2:“他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攻下了运输上的薄弱环节。”
No. 5
  歼灭战(annihilation),全部或大部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是一种不对称的战术,有很多具体的作战方式。歼灭战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有一点集中,战必求歼,不管几路来,只管一路去的特点。它是进攻战的基本原则,其主要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围歼敌人。
  对于在战略上处于劣势的军队来说,只有在战役战斗上打歼灭战,才能有效地、迅速地减杀敌人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改变自己战略上的劣势和被动。歼灭战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战略战术原则的核心,是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主要手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迭挫强敌的最基本的作战原则。在未来战争中,不管出现什么新的情况,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仍然是战胜强敌的主要手段。根据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最彻底最具规模的歼灭战是——秦赵长平之战,此战中秦充分利用了骑兵的机动性,遏制住赵的攻势并断其归路阻其粮草,将赵的出路和退路封住迫其投降,秦同时散布谣言动摇敌军上下,釜底抽薪使敌无粮无主自求死路。所以歼灭战又是一种讲速度、讲效率、讲彻底的科学作战方式。
  对于歼灭战,毛泽东同志在直罗镇战役后做过精辟的论述:“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著名歼灭战
  长平之战 60万-45万 全部坑杀
  台儿庄战役 10万-3万 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
  辽沈战役 70万-55万 歼敌47万
  淮海战役 60万-80万 歼敌55万
  平津战役 100万-60万 歼敌52万
百科大全
  jianmiezhan
  歼灭战
  war of annihilation
    全部或大部杀伤、生俘敌人,彻底剥夺敌人战斗力的作战。它是进攻战的基本原则,其主要特点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围歼敌人。对于在战略上处于劣势的军队来说,只有在战役战斗上打歼灭战,才能有效地、迅速地减杀敌人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改变自己战略上的劣势和被动。
    中外战史上曾有过很多歼灭战的战例,如:马陵之战(公元前342)、 坎尼之战(公元前216)、官渡之战、(200)滑铁卢会战(1815)等。 有关歼灭战的理论也出现较早。如中国春秋时期的“夫战,尽敌为上”(《国语·周语》), 战国时期的“毋独攻其地, 而攻其人也”(《战国策·秦攻韩围陉》),以及明朝万历时的“击虏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登坛必究·卷十六经武》),都含有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的思想。
    歼灭战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中战略战术原则的核心,是贯彻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主要手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迭挫强敌的最基本的作战原则。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把歼灭战作为战场作战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上以劣胜优的主要手段。他认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本质,是一切军事原则的根据。在战争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但是,当敌我力量悬殊,危及军力保存时,保存自己又是首要的,因在不利情况下保存自己,正是为了在有利情况下歼灭敌人。从这一基点出发,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打歼灭战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如: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在作战形式上,以运动战为主,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并以游击战、阵地战密切配合运用;在作战对象的选择上,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在作战方法上,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采取包围迂回战术,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等等。
    在未来战争中,不管出现什么新的情况,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仍然是战胜强敌的主要手段。
     (南品)
    
英文解释
  1. n.:  war or battle of annihilation
相关词
军事解放战争内战重庆谈判河北省雁宿崖
包含词
海空歼灭战齐会歼灭战平行歼灭战
黑道歼灭战德寇歼灭战陈庄歼灭战
蟠龙歼灭战大龙华歼灭战雁宿崖歼灭战
甄家庄歼灭战飞虎山歼灭战双堆集歼灭战
青化砭歼灭战羊马河歼灭战珊瑚海歼灭战
兴道歼灭战遗址俾斯麦舰歼灭战卑斯麦舰歼灭战
阵庆歼灭战纪念碑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