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中国 >西藏 >日喀则 > 樟木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樟木投诉电话 拉萨市旅游投诉电话:0891-6650808 0891-6324691
  西藏旅游投诉电话:0891-6834193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樟木有山城之称,海拔只有2000米,在西藏来说是低地。樟木是中国和尼泊尔的边界,两国以波曲河为界,和上筑有友谊桥,供旅客徒步过境。 交通:樟木没有定期客车来往拉萨及其他地区,只可乘便车或租车。游客可在客运站或樟木宾馆查问。另外尼泊尔常常有旅行团到拉萨,游客想坐便车,可以在宾馆联络导游或司机。 住宿:樟木宾馆是镇上唯一的宾馆,但价钱较贵,标准房100元/间。对游客来说,最好还是到聂拉木投宿,一方面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大多数司机都在聂拉木投宿,容易找到便车。可在聂拉木的运输站旅馆及聂拉木旅馆住宿,运输站旅馆每晚约10元,聂拉木旅馆每晚20-50元;此外还可在运输站的餐厅用餐,这里的饮食以家常菜和川菜居多,附近的藏式茶馆里,还有青稞酒和馍馍供应。
No. 2
  别名 香樟木
  来源 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num camphora (l.)presl的木材。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全株具香气。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纹。叶互生,薄革质,卵形,长6~12cm,宽3~6cm,下面灰绿色,离基三出脉,脉腋有明显的腺体。圆锥花序腋生;花被片6,淡黄绿色,内面密生短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第3烨雄蕊花药外向,瓣裂;子房上位。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溪边;多栽培。主产长江以南及西南各地。
  采制 冬季伐树劈碎或锯成块状,晒干或风干。
  性状 木材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红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味清凉,有辛辣感。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d -樟脑(d-camphor)、桉油精(cineole)、黄樟油醚(safrole),尚含僮脑醇(campherenol)、樟脑酮(campherenone)及d-蒎烯、莰烯、水芹烯(phellandrene)、α-柠檬烯(d-limonene)、杜松烯(cadinene)、龙脑奥等。
  性味 性微温,味辛。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
  木材用途:樟木是一种很好的建筑和家具用才,不变形,耐虫蛀。民间多用樟木雕刻佛像。
  附注 樟脑为樟树根、干、枝、叶经蒸馏加工制成的颗粒状结晶。性温,味辛;能 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
  西藏樟木镇,中尼(尼泊尔)边界口岸。樟木地处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沟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
  樟木这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潮湿,风景宜人。其建筑以二、三层的小楼房为主,材质有石料,木板以及砖混等。由于樟木镇是依坡而建,街道拐弯很多,整个镇的房屋布置比较随意,高低错落明显,层层紧挨,全由街道和石阶相沟通。大多数屋顶都有小花园和铁皮屋顶,各种风马旗,运气树等布满屋顶,将整个城镇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在周围青山绿水和白云的环抱中,显得非常醒目。作为一个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镇里车水马龙,常常水泄不通。公路两旁,商店密密麻麻约有几百家,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舶来品。街上常能见到五颇六色的尼泊尔tata货车,除藏族和汉族外还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
  分布:中国江西
No. 3
  樟木
  (《本草拾遗》)
  【异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
  【植物形态】樟(《本草拾遗》),又名:樟公(《花木考》),香樟(《分类草药性》),香蕊、樟脑树、芳樟、乌樟。
  常绿乔木,高20~30米。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厘米。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毫米;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毫米,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根(香樟根)、树皮(樟树皮)、树叶(樟树叶),果实(樟树子)以及木材、枝、叶中提取的结晶(樟脑)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块后晒干。
  【药材】为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地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尝之有清凉感。以块大、完整、香气浓郁者为佳。
  盛产我国沿海一带,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均有,以台湾产量最大。
  四川地区有以本品制成的船底板,经多年水浸腐朽,取出入药者,名"甲沉香"。
  【化学成分】樟木含樟脑及芳香性挥发油(名樟油)。樟油减压分馏,可得白油20%(沸点160~165℃),中含1,8-桉叶素25~30%、α-蒎烯、莰烯、柠檬烯等;赤油24%(沸点210~250℃),中含黄樟醚、α-松油醇、香荆芥酚、丁香油酚等;蓝油1%(沸点250~300℃),中含毕澄茄烯、甜没药烯、α-樟脑烯、薁。樟树的根中尚得新木姜子碱和牛心果碱。木材尚含C16~25正烷烃、C17~33异烷烃、C16,20,22,24,26,28烷醇(其中C26烷醇约占50%)、β-谷甾醇、多元醇、酮醇等。树皮中尚检出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硬脂酸、油酸等。叶中尚含C16~33的正烷烃。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比例为80、17、1、2%。髓季节不同,叶中含樟脑0.2~1.5%。叶中黄樟醚含量为0.04~0.05%,与季节无关。
  樟树变种的叶含重挥发油0.83%,轻挥发油0.26%。重油中含黄樟醚80%,樟脑10%;轻油中含芳樟醇70%,樟脑1%。
  云南樟叶袖中含莰烯、α-蒎烯、聚伞花素、芳樟醇、α-松油醇、樟脑、柠檬醛、癸醛、甲基庚烯酮、1,8-桉叶素及丁香油酚。
  毛叶樟的小品种之一香茅樟的鲜叶出油0.68~2%,叶油中樟脑约为50%,柠檬醛及甲基庚烯醒约为42%,另外尚含有1,8-桉叶素、α-蒎烯、莰烯及dl-柠檬烯。毛叶樟的另一小品种毛叶芳樟的叶油以含萜烯和1,8-桉叶素为主。
  日本产樟树的叶和小枝产挥发油和樟脑约1%,挥发油去樟脑后的余油约占10%,中有α-衣蓝烯约3%,β-榄香烯约8%,β-石竹烯约35%,葎草烯约18%,芹子烯14%,橙花叔醇1%。另有报道,樟油高沸点部分(沸点>215°)中的主要成分是α-衣蓝烯、α-檀香萜烯、β-檀香萜烯和δ-毕澄茄烯,含量都在10%以上;尚含γ-广藿香烯、二氢白菖考烯、白菖考烯、茄萜二烯-9,11、1,6-二甲基-4-异丙基-7,8-二氢萘、β-榄香烯、石竹烯、葎草烯等。从蓝油部分还分得倍半萜成分樟烯酮、樟烯醇、枯苏醇。日本产樟树的枝叶存放几天后再蒸气蒸馏,可产挥发油1~1.3%,油中含醇类90%,主为芳樟醇,樟脑2.1%。
  【性味】辛,温。
  ①《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苦,性温,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辛,性温,有小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①《本草拾遗》:"主心腹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之。亦作浴汤治脚气,除疥癣风痒。"
  ②《本草再新》:"暖血道,利关节,治跌打折骨,气逆血滞,兼能堕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胃痛:樟木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②治脚气,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樟木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普济方》樟木散)
  ③治痛风,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医学正传》)
  ④治蜈蚣咬伤:鲜樟树枝,煎服二碗。(《验方选集》)
  【名家论述】《纲目》:"霍乱及干霍乱须吐者,以樟木屑煎浓汁吐之,甚良:又中恶卒死者,以樟木烧烟熏之,待苏乃用药,此物辛烈香窜,能去湿气、辟邪恶故也。"
分布:
  中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浙江等长江以南地区。
  樟树,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性味: 性微温,味辛,无毒。《中国木材志》《本草纲目》、《中药大辞典》等专著均有记载。
  樟脑(camphor)化学名为莰酮-,分子式为C10H16O,分子结构为立体结构。由樟树木片用水蒸气蒸馏所得的精油,系白色晶体。根据原料和加工方法,有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两种。
  概况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记载:“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色白如雪,樟树脂膏也。”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樟脑业开始传入台湾。1863年起樟脑行销国外,台湾樟脑由此闻名世界。随着赛璐珞工业的迅速发展,天然樟脑供不应求。20世纪初德国首先以松节油中的蒎烯为原料进行樟脑的工业合成研究。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合成樟脑。世界樟脑年消耗量约 1万吨。国际贸易量每年约0.7~0.8万吨。中国每年出口量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一半。
  性质 樟脑结晶体呈粒状、针状或片状;无色或白色;具粘性,可压制成半透明团或块。加少量乙醇、氯仿或乙醚后易研碎成细粉。易升华,有特殊香气,刺鼻。味初辛、后清凉。燃烧时能发生有光的火焰并有浓黑烟。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等。极易溶于氯仿、乙醚和乙醇。微溶于水〔1:598(14~17℃)〕。天然樟脑大多为右旋体。罕见左旋体和外消旋体,合成樟脑一般为外消旋体。
  生产 天然樟脑和合成樟脑的生产方法如下述。
  天然樟脑 中国宜于提取天然樟脑的树种主要有:①樟树。又名香樟,是提炼樟脑、樟脑油最重要的树种。就所含樟油成分又可分为3个类型:本樟(含樟脑为主),芳樟(含芳樟醇为主)和油樟(含桉叶油素和松油醇为主)。②猴樟 (Cinnamomum bodinieri)。③云南樟(C.glanduliferum)。
  樟脑由粗樟脑精制而成。粗樟脑通常在冬季加工用50年生以上樟树树干和根为原料,削成薄片后在木甑中隔水蒸馏,樟脑和樟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凝所得白色晶体为粗樟脑,油状液体为樟脑油。总得率2.0~2.5%。粗樟脑精制有吹风升华法和连续分馏升华法两种方法。中国以吹风升华法为主。粗樟脑先经离心机除去油和水,放入升华锅熔融、升华,樟脑蒸气随锅顶吹入的空气一起引入第1升华室,控制冷却温度得粉状结晶成品。随后进入第2、第3升华室的馏分,因控制温度较低,沸点低于樟脑的水分和油分随同少量樟脑蒸气在此冷凝结晶,为樟脑粗品(含油水 8%以上),需重新升华精制。中国天然精制樟脑有粉状和块状两种。质量符合各国药典规格:熔点174~179℃,比旋度[a]厍+41°~+43°(20%于乙醇中),不挥发物0.05%以下,水分符合1克加石油醚10毫升澄清溶解。
  樟脑油主要由各种萜类化合物组成。一般用多塔式连续减压精馏,结合冷冻、升华等工艺制得精制樟脑和各种香精油(如桉叶油素、芳樟醇、松油椁、黄樟素)以及副产品(如白樟油、红樟油、蓝樟油)。
  合成樟脑 优级松节油减压分馏所得a-蒎烯,用偏钛酸催化剂异构成莰烯。经分馏所得的纯莰烯(凝固点在44℃以上)用冰乙酸等酯化成乙酸异龙脑酯。分馏提纯至含酯量达95%以上,用约45%浓度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适量二甲苯加压皂化,反应完毕再加入适量二甲苯作溶剂,静置分层,分离去乙酸钠后,水洗至中性,得异龙脑二甲苯溶液。以碱式碳酸酮[CuCO3·Cu(OH)2]为催化剂,在180℃使异龙脑脱氢并蒸去二甲苯,最后于212℃进行吹风升华制得合成樟脑。中国合成樟脑的规格分工业级和药用级两类。工业级樟脑粉规格为熔点 165℃以上,含脑量96%以上:药用级能符合各国药典规格。
  用途 樟脑用于制造赛璐珞和摄影胶片;无烟火药制造中用作稳定剂;医药方面用于制备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十滴水、人丹)和复方樟脑酊等。能防虫、防腐、除臭,具馨香气息,是衣物、书籍、标本、档案的防护珍品。天然樟脑纯度高、比旋度大,在医药等方面的特殊用途难于用合成樟脑完全代替。
  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41536
  CAS号 76-22-2
  中文名称 2-莰酮
  英文名称 Camphor;2-Camphanone
  其它名称 韶脑,潮脑,脑子,油脑,树脑
  分子式 C10H16O
  分子量 152.23
  熔点: 180℃
  沸点: 204℃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9 ;相对密度(空气=1)5.24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8(易燃固体)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白色半透明块状或粉末,有樟木气味
  蒸汽压 0.05kPa/24℃
  闪点: 65.6℃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氯仿、二硫化碳、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赛璐珞、化学漆、照相软片、炸药、香料、杀虫药、医药等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213mg/kg(小鼠经口);70mg/kg(大鼠经皮)
  致突变性:细胞遗传学分析:制酒酵母菌2mmol/管。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常温下有蒸气挥发,高温下能迅速挥发。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以根、枝、叶及废材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除春分至立夏期间含油较少外,其余时间均可采叶,用蒸馏法提取樟脑油。根含樟脑油最多,茎次之,叶更次。
  【性味归经】辛,温。
  【功能主治】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用法用量】 1~5分,多入丸散或酒剂;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樟脑和臭丸
  夏天的时候, 许多人把樟脑或臭丸(卫生球)放入衣柜里, 以防上昆虫的蛀蚀。事实上, 樟脑和臭丸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如果我们不当地使用它们, 可能发生相反的效果。所以在这里, 我想谈论一下樟脑和臭丸。
  樟脑是酮类, 分子式为C10H16O。它是从天然樟木得到的晶体。它特别的香味由晶体升华出来, 能够用于医药及预防昆虫蛀蚀等方面。正因为它无毒和对人体和衣服没有任何坏影响, 所以使用樟脑是安全的。
  臭丸是由萘制造而成,萘是从原油或煤焦油提取的一种稠环芳烃化合物。它升华出来的“臭”气有毒性, 尤其伤害肝脏。它也对丝绸和尼龙有化学反应, 所以在这些衣服上会出现一些孔洞。当我们使用臭丸时, 使用1——2个球已足够, 记紧要用布包着这些臭丸, 以避免臭丸与衣服的直接接触。
  因此, 使用樟脑比使用臭丸更为安全。但价钱方面, 樟脑比臭丸较贵。
  如何去除衣物上的樟脑味?
  巧除衣物上的樟脑味 秋天一到,放了一个夏天的厚衣服又该拿出来穿了,可是这衣服上的味道可就让人好头痛呀!原来这怪怪的味道出自咱们平时放在衣橱里的樟脑球呀!经过一个夏天的时间,樟脑气温慢慢的散发到衣橱的各个角落,等我们再拿出来衣服,可不就有浓浓的气温吗?如果我们再拿熨斗熨一下的话,那么樟脑味可就会牢牢的留在衣服上,可是非常难洗的哟! 去除樟脑味道的方法登场了!先从冰箱里取出一件东西,是冰箱除味剂.把衣服叠好,拿来一个大塑料袋,把除臭剂放进塑料袋里,扎好袋口,为了能让袋子密封我们可以找一个夹子,把塑料袋口夹紧了。然后放到阴凉的地方晾一天,经过一天的时间除臭剂里的活性炭等有吸附作用的材料会吸收衣服上的异味。一天以后再打开塑料袋,闻一闻,衣服上的异味一点都没有了!这个方法还真不错!
  西藏樟木镇,中尼(尼泊尔)边界口岸。樟木地处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沟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镇。周围自然环境很美,现代化建筑和一些古老的木结构房屋依山交替地散落在盘山而下的公路两侧。
  樟木,古称“塔觉嘎布”,藏语总为“邻近的口岸”,是茶马古道一条重要的分支延长线。它东南西三面与尼泊尔接壤,距拉萨736公里,距加德满都120公里。
  樟木这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潮湿,风景宜人。其建筑以二、三层的小楼房为主,材质有石料,木板以及砖混等。由于樟木镇是依坡而建,街道拐弯很多,整个镇的房屋布置比较随意,高低错落明显,层层紧挨,全由街道和石阶相沟通。大多数屋顶都有小花园和铁皮屋顶,各种风马旗,运气树等布满屋顶,将整个城镇打扮得花花绿绿的,在周围青山绿水和白云的环抱中,显得非常醒目。作为一个非常繁忙的通商口岸,镇里车水马龙,常常水泄不通。公路两旁,商店密密麻麻约有几百家,经营着各种各样的物品,能看到不少印度、尼泊尔等地的舶来品。街上常能见到五颇六色的尼泊尔TATA货车,除藏族和汉族外还有很多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各种肤色的游客、商人来来往往。
英文解释
  1. n.:  camphor wood
近义词
樟木村
樟木镇
樟木乡
包含词
樟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