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亚 >印度 > 查谟-克什米尔邦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查谟克什米尔(Jammu and Kashmir)地处喜马拉雅山南簏的克什米尔地区,因印巴领土争议,也被称为“印控克什米尔”,为印度最北部邦。该邦南面与旁遮普和喜马偕尔邦接壤,西北部与巴基斯坦接邻,东北部与中国相连。地理上查谟克什米尔分为三大部分即查谟、克什米尔谷地和拉达克(列城)。
  下设14县(district)。“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是争议地区,以下数据是否包含了控制线以北和我国领土阿克赛钦地区尚不清楚,请辨别使用,若有转载请留意。
站外链接:
转载自行政区划网站()维基百科
No. 2
查谟-克什米尔邦
  查谟-克什米尔邦是印度的一个邦,位于青藏高原西部。
  邦政府所在地 斯利那加
  官方语言 克什米尔语
  面积 位于第 6 位
  平方公里 222 236
  人口 位于第 20 位
  (2001) 1006 万人
  人口密度 45 人/平方公里
  识字率 (2001) 位于第 33 位
  总共 54,46 %
  男 65,75 %
  女 41,82 %
  查谟和克什米尔,西北接阿富汗,北和东与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相连,南为印度的喜马偕尔邦和旁遮普邦,西为巴基斯坦的西北边境省和旁遮普省,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00多万。77%人口信伊斯兰教,20%人口信印度教,余为锡克教徒、佛教徒。大多数人讲克什米尔语,属印欧语系。
  境内多山地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从西南到东北,地形可分为查谟平原、山麓丘陵、皮尔本贾尔岭、克什米尔谷地、喜马拉雅山西段、印度河上游谷地和喀喇昆仑山。克什米尔谷地平均海拔1500~1800米,谷地长155千米,宽56千米,面积1.5万平方千米,是克什米尔人口最多、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位于中国和克什米尔边境的乔戈里峰高达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气候南北差异大,并随高度而变化。降水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气温自北而南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克什米尔是英属“印度帝国”的一个土邦。1947年印、巴分治时,其归属未明确规定,遂引起印巴争端,发生战争,经联合国调解,1949年1月1日停火生效,但原定的公民投票所定归属未能实现。根据停火线,印度控制3/5的土地和 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发生两次敌对行动。印度占领了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区。
  经济以农业为主,80%以上的居民从事农耕业,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粟、油菜、豆类及棉花、烟草等,多为夏季作物。农事活动主要集中于平原或谷地地区,广大山区多为森林和牧场。森林占总面积的1/8左右。主要树种有印度雪杉、兰杉、冷杉、松、云杉、核桃、榆木和白杨等。畜牧业以养羊和牦牛为主,出产的羊毛细软,闻名世界,牦牛还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矿藏资源仅有少量的煤和铝土矿,至今尚未很好开采,此外还有一些矿泉(包括硫黄泉)。水力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的不多。手工业以当地所产的羊毛为原料织成地毯、坎肩、围巾,还有木雕和皮革制品等。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位于杰卢姆河肥沃谷地的斯利那加,是克什米尔的最大城市,人口约61万,有毛毡、丝织、造纸等工业,也是避暑旅游胜地;1948年创建了斯利那加大学。西南部的查谟位于达维河畔,人口约22万,商业发达。东部的主要城镇是列城,有公路与斯利那加相通。由列城越喀喇昆仑山可以北入中国新疆的莎车、和田,经班公湖可通中国西藏的日土。
  克什米尔自古就是中国、印度和欧洲的交通纽带。中国古代到印度的陆上交通,多经新疆绕帕米尔之西越兴都库什山脉南下,经克什米尔抵达。
英文解释
  1. lat.:  Jammu and Kashmir,  Jammu & Kashmīr
近义词
查谟和克什米尔,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
分类详情
张开斯里那加张开拉达克斯利那加查谟多达
库普瓦拉巴拉穆拉巴德加姆普尔瓦马安南塔那加
卡基尔乌德汉普尔旁切拉贾乌里卡图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