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禾属 > 李氏禾
目录
No. 1
  李氏禾
  又名秕壳草,禾本科杂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形态特征
  具地下横支根茎和匍匐茎,株高90~120cm,秆基部倾斜或伏地,叶片披针形,花序圆锥状,分枝细、粗糙,并可再分小枝,下部1/3~1/2无小穗;小穗含1花,矩圆形,长6~8mm,具0.5~2.0mm小柄;颖缺,外稃脊上和两侧刺毛,内稃具3脉。
  2 发生特点
  稻李氏禾以根茎和种子繁殖。种子和根茎发芽,气温需稳定到12℃,在密山地区5月中旬出苗,6月中旬分蘖,6月下旬拔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抽穗、开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颖果成熟。稻李氏禾繁殖力较强,大约每株可产生8~14个分蘖,每穗可结150~250粒种子,地下根茎20cm左右有7~8个节芽。稻李氏禾通常生于河边、湖边,属湿生杂草。由于近几年水稻栽培采用浅—湿一干灌溉,造成其侵入水田,每平方米有稻李氏禾80株,可使水稻减产80%;有100株以上,可使水稻减产90%,甚至绝产。
  3 防治方法
  防治稻李氏禾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在实行秋翻整地,清除田间根茬;秋后拔除田间大草,防止形成新的种源;及时清除池边沟渠的稻李氏禾,避免外来种源侵入等措施的同时,要进行药剂防治。可用5%韩乐天乳油900~1050ml,于水稻缓苗后,稻李氏禾3~5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喷雾时排干稻田水,施药后1~2d灌水5cm,保水5~7d,对稻李氏禾的防治效果达95%以上,同时可兼防稻稗、匍茎剪股颖、三棱草等杂草。也可采用20%莎多伏水分散粒剂两次施药的方法,对稻李氏禾的防效达85%以上,同时可兼防三棱草、野慈姑、泽泻、雨久花、萤蔺等杂草。插秧前施药:在整地结束后,每公顷用20%莎多伏150g加杀稗剂混用,采用毒土或毒沙法,插秧时不要换水;插秧后10~15d每公顷施20%莎多伏150~225g,施药时水层为3~5cm,采用毒土、毒肥或茎叶喷雾法施药,施药后保水5~8d,如水不足时缓慢补水,但不能排水。插秧后施药:插秧后5~7d每公顷用20%莎多伏150~225g与杀稗剂混用,隔10~15d每公顷用20%莎多伏225g,施药方法和水层管理同上。直播田施药:晒田后复水1~3d,每公顷用20%莎多伏150~225g与杀稗剂混用,隔10~15d每公顷用20%莎多伏150~225g,施药方法和水层管理同上。
英文解释
  1. n.:  barit
  2. lat.:  Leersia hexandra Sw.
包含词
李氏禾属稻状李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