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授(1969-) Nanj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1969 -)
李向东,1969年3月生,理学博士、教授。1995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留系任教。现任系主任、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1998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x射线双星的时变特性;x射线双星的形成和演化;中子星物态和奇异星的观测对应体;反常x射线脉冲星和软γ射线复现源;中子星磁场和吸积盘的相互作用;双星系统中吸积盘的不稳定性。
主要成果包括系统提出ia型超新星的两类前身星及其与超软x射线源之间的联系、利用x射线双星的观测资料证认奇异星的候选天体和双星系统中的超磁星候选天体、改进和发展中子星磁场与吸积盘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和研究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吸积盘的热不稳定性条件及其观测证据等。 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代表作:
1. evolution of white binaries: supersoft x-ray sources and progenitors
of type ia supernovae,
li, x.-d., van den heuvel, e. p. j.,1997,a&a, 322, l9
2. could 2s 0114+650 be a magnetar?
li, x.-d., van den heuvel, e. p. j., 1999,apj, 513, l45
3. is sax j1808.4-3658 a strange star?
li, x.-d., bombaci, i., dey, m., dey, j., van den heuvel, e. p.j.
1999, phys, rev. lett., 83, 3776
南京大学教授(1969-) Nanj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1969 -)
1969年3月生,理学博士、教授。1995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后留系任教。现任系主任、华东天文与天体物理中心主任。1998年被评为南京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X射线双星的时变特性;X射线双星的形成和演化;中子星物态和奇异星的观测对应体;反常X射线脉冲星和软γ射线复现源;中子星磁场和吸积盘的相互作用;双星系统中吸积盘的不稳定性。
主要成果包括系统提出Ia型超新星的两类前身星及其与超软X射线源之间的联系、利用X射线双星的观测资料证认奇异星的候选天体和双星系统中的超磁星候选天体、改进和发展中子星磁场与吸积盘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和研究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吸积盘的热不稳定性条件及其观测证据等。 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代表作:
1. Evolution of white binaries: supersoft X-ray sources and progenitors
of type Ia supernovae,
Li, X.-D., van den Heuvel, E. P. J.,1997,A&A, 322, L9
2. Could 2S 0114+650 be a magnetar?
Li, X.-D., van den Heuvel, E. P. J., 1999,ApJ, 513, L45
3. Is SAX J1808.4-3658 a strange star?
Li, X.-D., Bombaci, I., Dey, M., Dey, J., van den Heuvel, E. P.J.
1999, Phys, Rev. Lett., 83, 3776
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管理信息化、商务智能、技术创新管理、协同管理等。
主讲课程信息系统导论,现代企业管理,数据挖掘,数据仓库等课程。
科研项目主研参加纵、横向课题多项,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石家庄市科技攻关项目、以及多家企业横向项目等。
部分主研项目:
1.面向模糊前端的机械产品创新设想产生系统化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
2.面向原始创新的模糊前端及概念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题课题,2006.12-2008.12
3.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大型阀门协同定制系统.石市科技计划课题.2004.7—2006.6
4.自主版权三维CAD和ERP软件在离散型中小企业的应用研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 2002.9-2004.8
5.QFD、AD、TRIZ集成的概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基金.2003.1-2005.12
6.组合夹具计算机辅助构形设计中基于案例的推理方法的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1—2003.12
7.基于网络的新产品快速开发系统.河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99.1-2000.12
8.组合夹具计算机三维局部智能组装系统.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999.1-2000.12
9.功率键图图形编辑器原理与实现方法的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997.1—1998.12
学术成果近几年,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业自动化等核心期刊,以及GMC、IEEE/IEEM、CIRP、IDPT等国际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EI、ISTP、ISSHP收录。荣获河北省社科奖一项,第一完成人。专利两项。
部分论文:
1.面向平台创新的阀门企业快速设计流程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8
2.Research on the Globa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Strategy for Platform Innovation.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lobal Manufacturing and China. Hangzhou. Sep. 8-9, 2007
3.Research on Rapid Design Process Model of Large-scale valve for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EEE IEEM.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EEM2007), Singapore,2-5,2007.
4.Research on Product Service System of Large-scale Valve for the Circular Economy. The 16th CIRP International Design Seminar in the Kananaskis, Alberta, Canada - July 16-19, 2006
5.RESEARCH ON OBJECT MODEL OF BILL OF MATERIALS AND ITS CONFIGURATION BASED ON SINGLE SOURCE OF PRODUCT DATA.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Guangzhou, China. 2006.6
6.面向网络化制造的中小企业协同管理平台研究.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2005.11
7.Collaborative Managing Platform SYSTEM of Enterprises for THE PATTERN OF Networked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Design and Process Technology, Beijing:IDPT-2005,2005.6
8.动态BOM在企业数字化中的组织应用. 制造业自动化. 2003.8
9.OMT方法在采购供应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制造业自动化. 2003.11
10.PDM中的BOM面向对象模型及其应用.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2002.7
义马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Yima City Musicians Association Chai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