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测
目录
月球概况
  月球也称太阴,俗称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太阳的1/400。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探月历史
  利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的各种探测。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当然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宇航员和月行车,1969年7月21日,人类登上月球,进行月球探测个目标。从1959年起,美、苏两国就开始发射探测器对月球探测,已发射约70个月球探测器和登月载人飞船。对月球探测的方式有:①在月球近旁飞过或在其表面硬着陆,利用这较短时间探测月球周围环境和拍摄月球照片。苏联月球3 号探测器就是以近旁飞行发回首批月球背面照片;美国徘徊者7、8、9 号探测器就是击中月球表面前发回一批照片。②以月球卫星的方式取得信息,这种方式能有较长的探测时间。③载人航天器、不载人航天器或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通过减速使航天器在接触月球或其他星球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最小值,以实现安全着陆的技术),登月载人航天器(见阿波罗工程)可大量收集月球土壤、岩石样品,拍摄大量照片,安装各种测量仪器,获取丰富和详细的月球资料;不载人航天器或探测器,在月球软着陆后,拍摄高分辨率的月球表面照片传回地面,或者将仪器测量的数据传回地面,甚至像月球16、20、24号探测器那样在月球软着陆并取回月球表面样品。由于30多年来对月球的各种探测,极大地充实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
  月球探测
  月球1号(俄语:Луних-1)是苏联、也是人类发射成功的第一个星际探测器。它是一系列以“月球号”命名的探测器中的第一个成员。
  月球一号 在月球1号发射之前,苏联航天机构已经对向月球派遣使者做了三次尝试。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不到一年之后就进而做这种难度更高的航天活动,这一方面是因为赫鲁晓夫基于与美国打宣传战的目的而鼓励这种太空竞赛,一方面也是由于苏联太空计划的总负责人科罗廖夫对自己开发的火箭的能力具有充分的信心。
  发射月球1号所使用的火箭被称为月球号火箭。这实际上是卫星号火箭的一种改进型。
  1959年1月2日,月球1号在苏联的拜科努尔发射场顺利升空,随即离开地球轨道。这使它成为人类发射成功的第一个摆脱地球引力场的航天器。1959年1月4日,月球1号从5995千米外掠过月球。
  月球1号的最终命运是成为了第一个人造行星,它将永远地围绕太阳公转,周期为450天。
月球2号探测器
  月球2号(俄语:Луних‎-2)是苏联于1959年9月12日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表面硬着陆的航天器。1959年9月14日,月球2号击中月球。
  月球2号的探测结果表明,月球没有磁场,且月球周围没有像范艾伦带一样的辐射带。
  在月球2号上携带了两枚刻有苏联国徽的装饰物。1959年9月15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把一枚这种装饰物的复制品送给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月球2号
月球3号探测器
  月球三号
  月球3号(俄语:Луних‎-3)是苏联于1959年10月4日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拍得月球背面照片的航天器。1959年10月7日,月球3号在飞过月球背面时发回了29祯图像,覆盖了月球背面70%的面积。
  在获得这些图像之后,苏联天文学家对月球背面的地貌进行了命名。月球3号后来成为一颗地球卫星。月球3号
月球9号
  月球9号 月球9号探测器
  月球9号是第一个在月球软着陆的探测器,在1966年1月31日由苏联发射。它经过79小时的长途飞行之后,于2月3日在月球的风暴洋附近着陆,用摄像机拍摄了月面照片。月球9号探测器重1583千克,在到达距月面75千米时,重100千克的着陆舱与探测器本体分离,靠装在外面的自动充气气球缓慢着陆成功。
百科大全
  yueqiu tance
  月球探测
  lunar exploration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自然地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个目标。从1959年起美、苏两国就开始发射探测器对月球探测,自那时以来已发射60多个月球探测器和登月载人飞船。对月球探测的方式有:①在月球近旁飞过或在其表面硬着陆,利用这个过程的短暂时间探测月球周围环境和拍摄月球照片。苏联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就以这种方式发回了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美国的“徘徊者”7、8、9号探测器采用了命中月球的轨道,在与月球撞击之前发回一系列照片。②以月球卫星的方式取得信息,这种方式能有较长的探测时间并能获取较全面资料。③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可拍摄局部地区的高分辨率照片和进行月面土壤等分析。“月球”9号探测器发回月球局部地区的第一批照片,测定了月球表面的辐射量;“勘测者”号探测器共发回图像约8.7万幅;苏联的月球车通过地面遥控在月球上行驶、探测并发回资料。④载人或不载人航天器软着陆后取得样品返回地球进行实验室分析的方式。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航天员在月面安置了激光测距反射器、宇宙线探测器、太阳风收集器、月震仪等仪器,带回了月面岩石样品和照片。“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在月球上一共停留近280小时,足迹达100公里,带回月球岩石样品约440公斤,这些样品受到20多个国家的1000多位专家,其中包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分析研究。苏联发射了“月球”16、20和24号探测器,从月球取回了样品。这些探测器所取得的大量资料大大充实了人们对月球的认识。
    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编:《月质学研究进展》,科学出版社,北京,1977。
     (杭恒荣)
    
相关词
科学研究火箭航空航天活动天文天文学太阳系月球科学
卫星航天探月卫星嫦娥工程太空探测
包含词
月球探测器阿波罗月球探测
月球探测工程标识月球探测工程准备
月球探测器轨道设计(精)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月球探测器轨道运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
“月亮女神”月球探测在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月球探测工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