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 : 宋词 : 古风音乐 > 月下笛
目录
《月下笛 Under the whistle on》
诗人: 姜夔 Jiang Kui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
  幽禽自语。
  啄香心、度墙去。
  春衣都是柔荑翦,尚沾惹、残茸半缕。
  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
  曾游处。
  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
  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
  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
  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月下笛 Under the whistle on》
诗人: 张炎 Zhang Yan

  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
  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
  天涯倦旅。
  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月下笛 Under the whistle on》
诗人: 彭元逊 Peng Yuanxun

  江上行人,竹间茅屋,下临深窈。
  春风袅袅,翠鬟窥树犹小。
  遥迎近倚,归还顾、分付横枝未了。
  扁舟却去,中流回首,惊散飞鸟。
  
  重踏新亭屐齿,耿山抱孤城,月来华表。
  鸡声人语,隔江相半歌笑。
  壮游历历,同高李、未拟诗成草草。
  长桥外,有醒人吹笛,并在霜晓。
  
《月下笛 Under the whistle on》
诗人: 张炎 Zhang Yan

  (孤游万竹山中,闲门落叶,悉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
  时寓甬东积翠山舍。)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更多诗歌...
请鉴赏:

  谢玉岑 Xie Yucen:月下笛 Under the whistle on
No. 6
  月下笛
  作者:张炎
  孤游万竹山中1,闲门落叶,愁思黯然,因动黍离之感2。时寓甬东积翠山舍3。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4,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5!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6,问杜曲7、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8。
  全部注释
  1.万竹山:据《赤城志》载在浙江天台县西南四十五里。
  2.黍离:《诗经·黍离》篇,起句为"彼黍离离",写周朝志士看到古都宫殿里尽是禾黍,悼念国家的覆灭而赋诗,后人以此寄寓哀叹亡国之情。
  3.甬东:今浙江定海县。
  4."连昌"句:是谓战乱后的萧瑟破败景象。连昌:唐代行宫名,在河南宜阳县。这里借指南宋故宫。古时宫中多种植柳树,元稹有《连昌宫》词。约略:大概。
  5.张绪:《南齐书》有其传,谓之少有文才,喜谈玄理,丰姿清雅。这里词人是借之自比。《艺文类聚·木部》:"齐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武帝植于太昌云和殿前,常玩嗟之曰:'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
  6.西州泪:见《甘州》注6。
  7.杜曲:唐代长安城南的名胜地区,此借指南宋故都杭州的繁庶之地。
  8."恐翠"二句:杜甫《佳人》有"天寒脆袖薄,日幕倚修竹"句,写一为避乱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处化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隐居不仕的南宋遗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元大德二年(1298),张炎流寓甬东,此时虽距南宋灭亡已有二十年,但时间流逝并没有减轻词人胸中郁结的家国之恨,所以当他身处清幽之境时,黍离之悲便自然而生。是词运用曲折深婉的笔法抒写亡国之痛,凄怆缠绵,词意含蓄深厚,正是姜夔所倡的清空一路。
  上阕"万里孤云"句凄怆渺茫,定下全篇基调。词人感时伤怀,痛极成梦,其中破败衰落之景,犹未忍观。元稹有诗感叹连昌宫之昔盛今衰,而张炎又以之借指南宋故宫,愈现悲凉沧桑之感。梦中已忧,梦醒复愁,可见词人心绪之悲已到无可逃遁之境地。
  下阕词人以翩翩才子张绪自况,既是切姓相类,又是承连上阕"连昌约略无多柳"意。"归何暮"以下都是抒伤怀之悲切,发感时之幽怨。结句化用杜甫《佳人》诗句,回应开头"别人何处",也含有褒扬那些高洁自守的南宋遗民之意。词人作词时年仅二十九,但已是历尽颠沛流离的苦楚和家国沦亡的创痛,故字字血泪,感人致深。
包含词
月下笛次韵月下笛越调月下笛·与客携壶
月下笛·万里孤云月下笛(越调)月下笛(次韵)
月下笛寄仇山村溧阳月下笛(寄仇山村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