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昆栏树
目录
No. 1
  昆栏树
  trochodendraceae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唯一科唯一属植物。产于中国台湾、朝鲜南部和日本。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体无毛,小枝有明显叶痕。木质部中无导管;早材中的管胞长,有典型的梯状具缘纹孔,是很原始的特征。叶互生,常6~12个成轮生状,革质,具羽状脉。花小,两性,组成顶生的多歧聚伞花序,有小苞片,无花被;雄蕊约70,分化成明显的花丝与花药,花丝基部与心皮下部愈合,心皮4~11(~17),以子房侧面合生,但子房顶部仍分离,每心皮有25~30胚珠,聚合蓇葖果。木材可制家具;树皮可制粘胶;树形优美,在庭园栽培供观赏。
  在a.恩格勒系统和j.哈钦森系统中 ,昆栏树科均包含昆栏树属和领春木属,放在木兰目(或广义的毛茛目)中。近年来,a.l.塔赫塔江和a.克朗奎斯特等学者把昆栏树科作为单型科(即只包括昆栏树属),和另一无导管的单型科水青树科组成昆栏树目,放在从金缕梅目到胡桃目、壳斗目演化路线的起始位置,作为金缕梅类与木兰类之间的中间群。
  ~~~~~~~~~~~~~~~~~~~~~~
  拉丁名 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sieb. etzucc.
  中文名 昆栏树
  拉丁科名 trochodendraceae
  中文科名 昆栏树
  保护级别 2
  分布 台湾
  现状 稀有种。昆栏树为东亚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在我国仅台湾省有分布。由于林木砍伐破坏严重,此种植物数量逐渐稀少,分布区已日益缩小。
  海拔下限(米) 300
  海拔上限(米) 2700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2米;大枝开展,小枝褐色或灰色,节处具叶痕或芽鳞痕。叶互生,常4一12聚生枝顶,革质,宽卵形、菱状倒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一12厘米,宽3一7厘米,先端尾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下延至叶柄,中部以上具圆钝锯齿,侧脉5一7对;叶柄长3一10厘米,上面有纵槽;无托叶。总状花序顶生,直立,有花10一20;花两性或杂性,直径1.5一2厘米,花梗细长,有苞片及小苞片,无花被;雄蕊多数,排成3-4轮,花丝细长,花药形成一环;离生心皮6-10,排成一轮,基部合生,花柱顶端反转,胚珠多数,排成两列。聚合蓇葖放射状,着生于肉质花托上,成熟时褐色,腹缝开裂;每室有线形种子数粒,长4一6毫米,黑色。
  特性 分布区气候温暖或温凉湿润,年平均温8.8一15℃,年降水量3000一3500毫米,云雾多。土壤多为发育良好的黄壤或山地黄壤,海拔2000米以上的土壤为棕壤或灰棕壤,成土母质为灰色砂质岩, ph值5.5一6.0。昆栏树为半阳性树种,能稍耐荫蔽,一般多生长在25一35度坡地上,常散生于红桧chamaecvparisformosensismatsum。或台湾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var.formosana (hayata)rehd.林中,或与其它阔叶树种如云山青冈cyclobalanopsis sessillfoliaschott.、台湾狭叶青冈cr.slenophylloides (hayata)kudoetmasam。、尖叶械acerkawakamii koidz,、玉山槭a. morrisonensehayata等混生。昆栏树种子不能随风远扬,天然下种大都限于树冠周围,幼苗在较弱光照下生长较好,根系发达,多能长成大树。
  保护价值 昆栏树为第三纪的孑遗植物,间断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台湾,为东亚特有的单种属,其形态特殊,分类学家已据此建立单型科。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古代植物区系及古地理有重要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应在昆栏树分布中心地区建立自然保护点,或建立红桧自然保护区,同时重点保护昆栏树。今后应严禁砍伐破坏,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天然更新,扩大分布范围,并积极开展繁殖试验,在大陆适生地区进行引种试验。
  栽培要点 采用种子繁殖。
花木百科
  昆栏树介绍
  昆栏树 (Trochodendron aralioides Sieb.et Zucc.)
  科属:
  昆栏树
  别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2米;大枝开展,小枝褐色或灰节处具叶痕或芽鳞痕。叶互生,常4-12聚生枝顶,革质,宽卵形、菱状倒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尾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下延至叶柄,中闻以上具圆钝锯齿,侧脉5-7对;叶柄长3-10厘米,上面有纵槽;无托叶。总状花序顶生,直立,有花10-20;花两性或杂性,直径1.5-2厘主,花梗细长,有苞片及小苞片,无花被;雄蕊多数,排成3-4轮,花丝细长,花药形成一环;离生心皮6-10,排成一轮,基部合生,花柱顶端反转,胚珠多数,排成两列。聚合放射状,着生于肉质花,成熟时褐色,腹缝开裂;每室有线形种子数粒,长4-6毫米,黑色。
  分布与习性:
  昆栏树在我国仅分布于台湾省中北部山地,即台北北部硫磺泉,宜兰太平山,花莲丰坪溪列克内社山,台中鞍马山,以及嘉义里山、玉山等地。日本、朝鲜也有分布。
  分布区气候温暖或温凉湿润,年平均温8.8-15℃,年降水量3000-5500毫米,云雾多。土壤多为发育良好的黄壤或山地黄壤,海拔2000米以上的土壤为中灰棕壤,成土母质为灰色砂质岩。pH值5.5-6.0。昆栏树为凌晨阳性树种能稍耐荫蔽,一般多生长在25-35度坡地主,常散生于红桧ChamaecyparisformosensisMatsum.或台湾扁柏Chamaecyparisobtusavar.formosiana(Hayata)Rehd.林中,或与其它阔叶树种如云青冈CyclobalanopsissessilifoliaSchott.、台湾狭叶青冈Cy.stenophylloides(Hayata)KudoetMasam.、尖叶槭AcerKawakamiiKoidz.玉山槭A.morrisoneneHayata等混生。昆栏树种子不能随风远扬。天然下种大都限于树冠周围,幼苗在较弱光照下生长较好,根系发达,多能长成大树。
  繁殖与栽培:
  采用种子繁殖。幼苗期需架搭荫棚。
  应在昆栏树分布中心地区建立自然保护点,或建立红桧自然保护区,同时重点保护昆栏树。今后应严禁砍伐破坏,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天然更新,扩大分布范围,并开展繁殖试验,在大陆适生地区进行引种试验。
  应用:
  昆栏树为第三纪的孑遗植物,间断分布于日本、朝鲜及我国台湾,为东亚特有的单种属植物,其形态特殊,分类学家已据此建立单型科。对研究植物系统发育、古代的区域及古地理有重要科学价值。
  图片:
包含词
昆栏树科昆栏树目昆栏树属
昆栏树白纹羽病昆栏树盘多毛孢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