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theism●skepticism)
广义上讲,无神论是一切对神或灵魂的存在缺乏相信的思想的总和;狭义上,无神论指认为神不存在的思想。无神论并没有统一的哲学思想,例如一些无神论者可能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事物,但一些无神论者可能相信诸如占星术、缘分等伪科学。无神论经常同反神论(或反有神论)相混淆,前者是拒绝相信有神论,而后者是直接明确反对有神论。
根据定义的不同,无神论可以分为强无神论(或显无神论,explicite atheism)和弱无神论(或隐无神论,implicite atheism)。强无神论明确声称神不存在,类似于对无神论的狭义定义。很多情况下,无神论其实是指强无神论。弱无神论则类似于广义定义下的无神论,即一切不是有神论的关于神的思想。这样一来,弱无神论包括不可知论。无神论是仅仅指强无神论,还是应该包括弱无神论的问题存在很大争议。
成为无神论者不需要任何诸如皈依或洗礼之类的仪式,因此对于无神论者不容易判断。只有少数声称自己是无神论者的人,一般可以肯定他们是无神论者。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学的理论,是一种认为神或灵魂是不存在的哲学思想。历史上的无神论一般都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反对传统宗教的精神束缚,讴歌人的尊严和自由,与“启蒙思想”具有类似的性质和意义。一般说来,唯物主义者同时也是无神论者,无神论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家”的同义语。
今天人们说的无神论一般是指完全否定任何超自然,或一个与肉身无关的灵魂的存在。
在西方国家,“无神论”一般都指“一种认为根本没有超自然力量存在的理论”,而在中国大陆,一般的无神论者其实只是不可知论者。在西方人来讲,不可知论者只是“没有宗教信仰”。
中国的历史与无神教
中国的传统教育如儒家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不可知论。宗教体系则与无神论认识难以相容。一些佛教认为,佛教在早期从某种程度上也有无神论的概念,但佛教其中包含轮回与地狱观念,目前南传佛教仍然比较坚持佛教早期理论,但北传佛教已经引入了神的概念。 在现实的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中,事实上其理论体系与宣传是偏向以超自然与神秘化,并且不可作出重复验证,虽然不一定与不可知论者完全矛盾(大部分信众也接受超自然的多神理论),因此对强无神论者来说,一般不会接受这种自称的无神论理论体系。
无神论者的思维逻辑
无神论者认为,宇宙本身及其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属于自然的,只存在已知和未知,不存在超自然的神。有神论者常常试图改变无神论者的观点,但他们总是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为了避免被彻底否定,他们经常回应:既然科学无法证明神不存在,那么就应当假定神存在。
多数无神论者及有神论者是通过家庭和社会被动地获得他们关于神的观念,但他们从未站在理性的高度、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辨,独立地做出有神还是无神的判断。
成年以后开始信神往往是由于跟据偶发事件错误地建立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尤其是失业生活方面所遭受的挫折所致。
即使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无神论者也占其中的大多数。原因是大多有关生命真谛的学说,多鼓吹由自省出发,并非盲目相信,依赖一些不知名的外在力量,不劳而获来得到正面的改变。
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科学家和所有的伟大人物的人生都不需宗教信仰支持渡过。在关于“科学家的信仰与无神论者”的争论中,经常被提出的是例子是科学家牛顿(牛顿在物理和数学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晚年寻找第一因而求助于上帝),还有另一个著名的数学家帕斯卡,他提出过“帕斯卡的赌注”,以证明信仰宗教的合理性。
对无神论的争论
有神论者通常认为,坚信神不存在的人是不道德的。但是,这种论调除了宗教上的理由之外,并不存在其他的合理的理由。所以,在大多数国家,无神论者通常不会遭受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但在某些宗教国家,这种谴责或制裁仍然存在。
大多数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以实际数据说话,避免宗教的影响。在大多数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教育是属于不可知论的,即不承认也不否认神的存在;但也有一些国家的教育体系,教授的是无神论;还有少数的一些国家,采用的是有神论的教育,这些国家通常是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
范缜-南朝杰出的无神论者
范缜(约450~约515) ,南朝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家。字子真。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少孤贫而好学,十多岁时拜名儒沛国刘为师,在其门下数年,布衣草鞋,徒行于路,在车马贵游的同学面前 ,毫无愧色。范缜学成后,博通经术,尤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仕齐为宁蛮主簿,后迁尚书殿中郎,永明中,曾出使北魏。
我国古代反佛斗争的勇士,杰出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他抓住佛教神学的理论基础“神不灭论”,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神灭论”思想。 |
|
无神论者说,神是人造出来的,是信众为了寻求精神寄托而在自己的心目中创造了神的观念。为了否定造物的神,他们把宇宙中所有天文的、地理的、以及生物界的无数奇妙现象和人类良心的奇特功能,也一概说成是物质的本性使然,并非出于神的创造。如此,他们却恰恰自己制造了另一个神,这个神的名称就叫“物质”。他们笔下的物质不但具备神明的一切特征,而且比传说中的神仙还要神通广大:是物质使星辰罗列,日月运行;是物质使山明水秀,鸟语花香;是物质赋予人以卓越的智慧和逻辑思维,使人能理解万物、统御世界……虽然人有高度的智慧和创造力,尚且造不出一个活细胞、一只小蚂蚁,而毫无理智的物质粒子本身却能滋生万物,生生不息,小至细菌病毒,大到巨鲨长鲸。这难道还不是当之无愧的“神明”吗?然而,这在理智上却是讲不通的。 |
|
一些朋友们为了否认神,还故意把物质说成是永恒存在的,它不生不灭,无始无终。那么,物质果真是永恒的么?若是如此,则地球和天体的年龄也应该是无限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进化论者认为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而宇宙年龄约为200 亿年(或说是150亿年)。那么,在此之前又有什么呢?于是又有人辩称,在很久以前,这些物质是由能量自行演化而成的。可是无形的能量究竟如何才能转化成有形的物质元素,却是科学上的极大难题,有高度智慧的科学家既然无法办到,却相信“自然演化”竟能办到,岂不是更荒唐吗?
总之,科学家们不能不承认宇宙万物必有一个超奇的起始,而且必将有一个终结,因为所有的恒星都在不断地发光发热,消耗能量。例如,太阳每秒钟进行热核反应所消耗掉的质量约为400万吨,一旦燃料耗尽,它的终局也就到了,而此时地球也早已完蛋了。因此,科学上并不能证明宇宙是永恒存在的。其实这也正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作用的必然结果。圣经说,天地会象衣服渐渐变旧,而且终有一天,天地都要废去。这岂不是对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最好说明吗? |
|
我们发现,好些人之所以否定神,原因是他们首先认定了自己所持的某种哲学观点就是绝对的真理,凡与之不同的哲学流派则一概给予排斥和否定。然而,这种作法本身就有问题。因为根据2001年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上的数据表明,当今世界上有神论者占总人口的85%(其中基督徒占了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客观事实表明,他们的观点在全世界范围内是被大多数人所否定的。所以无神论本身是大有重新探讨的余地的。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一个人若想否定神其实是难乎其难的。因为从哲学上讲,否定某件事物的存在,比肯定该事物的存在要困难得多。比如,我们要向别人证明地球上存在珍珠,那么只要向对方出示一颗珍珠就可以了,或者向他展示一下珍珠的实物照片,甚至可以请一个生产珍珠的人作一下旁证,也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如果要根本否定它的存在,则你非得找遍天涯海角、五湖四海不可。仅从技术上来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同样,一个人若要对上帝作全宇宙性的否定,则他必须找遍整个宇宙的每一处,包括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时空,即他必须具备了解整个宇宙的全部知识才能证明,这就需要全知(无所不知)才行。因此,当一个人否定上帝时,实际上已将自己当作无所不知的上帝了。由此可见,一个甚至数不清自己身上有几个毛孔的人,若想否定无限的神是极其荒谬的! |
|
有神论者对无神论在经验上的困难的看法
关于这点,我们倒可以很科学地肯定,一个无神论者是根本无法用实验的手段来检验有神论的观点是否正确的。因为当他们寻找属灵界的神的时候,往往只会习惯于使用物质的工具,如肉眼或望远镜、显微镜之类的科学仪器,这使得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只能局限在物质世界里打圈圈,根本无法触及非物质的灵界。试想,你用物质的手段去寻找非物质的神,那是何等的荒谬啊?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神的问题本来就是无解的。因此,除非他们的思维方式有新的突破——从“属物质”的转变为“属灵”的,才有可能找到神——而这,又恰恰是他们从未尝试过的,因此找不到神乃是必然的结果。
无神论者对以上观点的反驳
有神论者认为,关于这点,我们倒可以很科学地肯定,一个无神论者是根本无法用实验的手段来检验有神论的观点是否正确的。
无神论者认为,有神论者也无法用实验的手段来检验无神论观点是否正确。
有神论者认为,因为当他们寻找属灵界的神的时候,往往只会习惯于使用物质的工具,如肉眼或望远镜、显微镜之类的科学仪器,这使得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只能局限在物质世界里打圈圈,根本无法触及非物质的灵界。有神论者认为,试想,你用物质的手段去寻找非物质的神,那是何等的荒谬啊?
有无神论者认为,如果神是非物质的,那每个人都可以在心中制造自己的神;如果神对物质世界没有丝毫影响,只存在与信徒的精神中,那么就等于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犹如一位年轻男子,看不上所有的姑娘,只爱上自己精神中的姑娘,那么这位姑娘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有神论者认为,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神的问题本来就是无解的。
无神论者认为,因此神是不存在的。 |
|
wushenlun
无神论
atheism
否定神、鬼迷信和宗教神学的理论。无神论在理论上否定神,否定灵魂不朽和来世生活等宗教的基本信条,对宗教在社会历史上的作用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历史上的无神论一般总是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反对传统宗教的精神束缚,讴歌人的尊严和自由,它与“启蒙思想”具有类似的性质和意义,无神论者常常是“自由思想家”的同义语。
无神论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阶级斗争和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往往利用宗教势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要求变革社会制度的社会力量常常进行批判信仰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斗争,批判宗教神学常常是破除旧传统和旧制度的开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论争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从理论上对神的有无以及灵魂的本性之类问题作出说明,却是哲学问题,而且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是无神论的有力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着无神论的发展。由于历史的不同阶段,阶级力量对比有强有弱,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有高有低,无神论的理论形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情况:有的态度鲜明,战斗性强;有的曲折隐蔽,甚至利用神学的语言作为掩护。
中国哲学史上的无神论 先秦时期出现了荀子、韩非等杰出的无神论者。荀子对作为传统宗教基石的天神崇拜和天命神学进行针锋相对的批判,把人格化的“天”改造为自然的天,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勘天”思想,公开反对“营巫祝,信□祥”等世俗迷信。韩非发展了荀子的无神论,在否定鬼神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反对“神道设教”。东汉王充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批判天人感应的谶纬神学,在唯物主义形神观基础上否定人死为鬼等宗教迷信。他建立了中国古代最为系统完整的无神论体系。南北朝的范缜深入细致地论证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唯物主义神灭论,对当时统治集团支持的佛教神不灭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宋代的张载,明代的王廷相,清代的王夫之、熊伯龙、王清任等都对宗教迷信展开批判,深化和发展了无神论思想。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派吸收西方的启蒙思想和自然科学,把反对宗教有神论和传统天命神学的斗争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民主革命联系起来,提出了只有先破教才能使众生平等及“革天”思想,表现了无神论的战斗传统,把中国的无神论发展到新的高度。
西方哲学史上的无神论 产生于古代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古希腊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传统宗教,提出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启蒙的无神论。他们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灭还原为物质本原的分合。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用人的理智代替神的意志,在对自然奥秘的解释中排除了奥林匹斯诸神的作用。这种具有启蒙意义的自然哲学启发人们去探索认识自然、理解人生的新路。不少思想家摆脱了对传统宗教的迷信,对神灵的本质、宗教的起源和作用进行理性的探讨。从古代希腊到古代罗马,出现了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琉善等无神论思想家。伊壁鸠鲁被认为是西方“无神论之父”,马克思对他的无神论思想给予高度评价。
中世纪是基督教及其神学体系在上层建筑领域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无神论几乎不可能公开存在。但在一些反正统神学的泛神论中仍不时见到无神论的思想火花。9世纪的J.S.爱留根纳认为,上帝内在于世界,与自然界浑然一体。12世纪,木内的阿摩利把上帝视为万物的形式,迪南的戴维认为上帝是万物的原初物质和潜能。他们的观点实际上反对了基督教正统神学所主张的超自然上帝,因而被教会判为异端。有些学者把迪南的戴维的观点称为“唯物主义的泛神论”和“西欧中世纪第一个唯物主 |
|
- : Wu Shenlun
- n.: antitheism, atheism, belief that there is no God
|
|
- n. athéisme
|
|
辩证唯物主义 | 哲学 | 百科辞典 | 唯物主义 | 哲学学派 | 古罗马 | 百科大全 | 历史人物 | 二元论 | 唯理论 | 宗教 | |
|
|
无神论者 | 无神论的 | 无神论者的 | 自命的无神论者 | 无神论者的悲哀 | 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 | 放荡的无神论者青年俱乐部 | 学习唯物论宣传无神论百题答问 | |
|